“師傅,您從哪裏來的?請您出示一下證明,測一下體溫。”

“婆婆,這裏不能坐着聊天,回去回去...”

每天唸叨着這些話的,是一名23歲的“小哥哥”餘貝。他是武漢花山和景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的“小余隊長”,負責東湖高新區花山街道花城家園6個還建小區的保安工作,帶領72名隊員天天在戰“疫”一線。

正在穿防護服的小余隊長

建設隔離點:騰退搬運迅速行動

2月4日,花山街緊急徵用聯投青年城部分樓棟建設集中隔離點,隔離人員當晚就要入住。

接到改造通知後,小余隊長克服時間緊、任務重的困難,帶領隊伍爭分奪秒地拖運、搭建隔離牀,確保當晚隔離樓棟能順利啓用,爲疫情防控爭取了寶貴時間。

小余隊長和隊員們深夜搬運隔離牀材料

後來,不斷有增設隔離點的任務,他每次都義無反顧、衝鋒在前,沒有絲毫猶豫。

封堵小區出入口:材料不夠,雜物來湊!

2月11日起,武漢所有住宅小區實行封閉管理。指令傳來,小余隊長迅速響應,一面通過張貼公告、微信羣發、巡迴廣播等方式向業主宣傳管控內容,一面組織隊員迅速封閉小區護欄缺口。

疫情期間,封堵材料難以購買,小余隊長就地取材,用木板、廢棄車、橫幅、沙發等廢料封堵出入口。

用雜物封堵起來的小區出入口

封堵完畢後,還要對在出入口進行24小時值守,嚴查登記進出車輛和人員。早春的夜裏氣溫非常低,隊員們往往在寒風裏一站就是幾個小時。

“物業小陀螺”:一天三萬步,哪裏需要轉哪裏

小余隊長被夥伴戲稱爲“物業小陀螺”,哪裏需要轉哪裏。

夜班保安人員不足,小余隊長迅速補位值夜班;聽說梅園晚上有人敲門騷擾,他立即蹲點,將騷擾人員勸離;半夜有人在樓道昏倒,他第一時間衝到現場;保潔消殺忙不過來,他主動扛起藥壺幫忙;雪後路面溼滑,年紀大的保安體弱喫不消,他立馬衝到卡口頂替;聽說棠園住着兩名80歲的老人,他自掏腰包五次爲他們購買生活物資……

正在消殺作業的小余隊長

疫情發生以來,小余隊長每天到家都已是深夜,而從工作崗位到家的距離是微信運動上的三萬步。

“魏老大”是小余隊長的女朋友,年前他們特意到民政局預約了2020年2月2日登記結婚。然而,戰“疫”打響的那天起,他就把自己隔離單獨居住,和“魏老大”再沒見過面。從最初的埋怨、擔心,到慢慢理解、支持,小兩口用愛共度難關!

信息來源:東湖高新區花山街道

編輯:張珊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