鈉是人體內的重要宏量元素,主要食物來源是食鹽及醃漬及添加了食鹽的加工食品,由於目前我國居民膳食鹽攝入量較高,所以大家可能經常會聽到提倡要採取減鹽行動。

那麼鈉在體內有什麼功能嗎?

不喫鹽可以嗎?

爲什麼要提倡減鹽呢?

鈉過量有哪些危害?

我們下面就一一來說說。鈉的生理功能

① 調節體內水分與滲透壓

體內鈉的含量左右着體內的水量,鈉離子主要在細胞外,鉀離子主要在細胞內,通過細胞膜上鈉泵使鈉離子主動從細胞內排出,以維持細胞內外液滲透壓平衡。

當細胞內鈉含量增高時,水進入細胞內,使水量增加,造成細胞腫脹,引起組織水腫;反之,人體丟失鈉過多時,致鈉量降低,水量減少,水平衡改變。

日常生活中喫的飯菜鹹了就想多喝水是人體鈉攝入過多維持正常水鹽平衡的一種代償性反應。

② 維持酸鹼平衡

體內需要有強大的酸鹼緩衝能力,血漿中的碳酸氫鈉緩衝系統佔全血緩衝能力的35%,而鈉離子的含量可以影響碳酸氫鈉的量,鈉離子在腎臟重吸收時與氫離子交換,以排出體內的酸性代謝產物,從而保持體內酸鹼度的恆定。

③ 維持血壓正常

膳食鈉攝入與血壓有關。血壓隨年齡增高,這種增高中有20%可能歸因於膳食中食鹽的攝入。

爲防止高血壓,WHO建議每日鈉的攝入量小於2.3g,約相當於食鹽6g。

④ 增強神經肌肉興奮性

鈉、鉀、鈣、鎂等離子的濃度平衡時,對於維護神經肌肉的應激性都是必需的,滿足需要的鈉離子可增強神經肌肉的興奮性。

⑤ 參與物質代謝

鈉對ATP的生成和利用、肌肉運動、心血管功能、能量代謝都有關係,鈉不足均可影響其作用。此外糖代謝、氧的利用也需有鈉的參與。

從上面可以看出啊,鈉也是人體的必需礦物質,人不喫鹽是不行的,人如果長期不喫鹽能量代謝、肌肉運動受到影響,會感覺渾身乏力,嚴重者影響身體活動。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電影《閃閃的紅星》,其中就講到了游擊隊在山上沒有鹽喫,潘冬子想法送鹽上山,否則游擊隊員無力行軍打仗。

食鹽(鈉)攝入過多有什麼危害?

① 攝鹽過多是導致高血壓的重要誘因

一個人每天多喫2克食鹽,收縮壓和舒張壓分別升高2.0毫米汞柱及1.2毫米汞柱。

② 高鹽飲食可加重心臟、腎臟的負荷

衆所周知,如攝取鈉過多可造成體內水瀦留,血管內壓力升高,阻力增大,使心臟負荷加重,久而久之造成心臟肥大、心衰、腎功能異常等難以治癒的疾病,是心腦血管疾病的禍根。

③ 高血壓是腦卒中、心臟病和腎臟病死亡的最大獨立原因

減少鹽的攝入量可明顯減少全球腦卒中、心臟病和慢性腎臟病的死亡。

④ 攝鹽過多易引起胃癌和鈣質流失,導致骨質疏鬆

爲什麼開展減鹽行動?

正常人減少鹽的攝入量,可預防高血壓的發生。高血壓病人減少鹽的攝入量,可改善高血壓的治療效果,減少腦卒中,心臟病和慢性腎臟病等併發症的發生和死亡。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食鹽的攝入量要小於6克。然而根據我國2010-2012年全國營養監測的結果表明,我國成年居民食鹽的攝入量平均爲10.1克。同時18歲以上成年居民高血壓患病率爲25.2%。

所以我們必須開展減鹽行動,減少食鹽的攝入量,控制高血壓發病率,以降低冠心病、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

中國營養學會2013年《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中成年人鈉的適宜攝入量爲1500mg/d,預防非傳染性慢性病的建議攝入量爲小於2000mg/d,約相當於食鹽3.8g和小於5.1g。什麼樣的烹飪方法減鹽又美味?

① 選用新鮮食材,巧用替代。在烹製菜餚時放點辣椒、蔥蒜、醋等調味品,提高菜餚鮮味,幫助自己適應少鹽食物;

② 做好總量控制,每餐都使用限鹽勺等量具;

③ 合理運用烹調方法,少用用鹽較多的烹調方法;

④ 注意隱性鈉問題, 少喫高鹽(納)食品。儘量少喫醬菜、醃製食品以及其他過鹹食品;

⑤ 查看食物標籤,儘量選擇含鈉(Na)低的包裝食品;

⑥ 少放味精,因爲味精中含一定量的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