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藥養生逐漸成了一股潮流。很多人都認爲中藥安全、沒有副作用,甚至能“有病治病,無病健身”。基於這種認識,不少人愛到藥店買些中藥來“自治”疾病,有些老病號甚至將一些含有參類的中藥錯當“補藥”長期服用來達到保健的目的。

據青年時報報道,浙江一中年女子10年間癡迷自己購藥治病,自認爲選的都是中草藥或中成藥,不大有副作用,結果導致多器官損傷、衰竭。

藥物的兩重性是藥物作用的基本規律之一,中藥也不例外。日常生活中,不少喜歡擅購中藥治病、保健的人本身多缺乏足夠的醫學常識,易因辨證不準、重複用藥、超量濫用引起不良反應,甚至導致病症加重,特別是有基礎病的患者以及老人、小孩和孕婦,服用不慎更容易傷身,應當引起警惕。

比如有些人一覺得有點腰痠背痛,就喫六味地黃丸補一補。其實六味地黃丸並非人人適用。六味地黃丸只適合陰虛患者,腎陰不足的人,特別是中年人適宜服用。年輕人或者肝脾溼熱、肺熱的人服用六味地黃丸,不但會加重溼熱,還會導致口舌生瘡、小便發黃等現象,還可能越補身體越不適,甚至使原有病情加重。所以服用六味地黃丸前一定要諮詢醫生,弄清是否對症,千萬不能當成補品隨便喫,也不能過量喫。

很多有便祕、痤瘡的患者,爲了瀉火解毒,緩解症狀,自行大量、長期地服用牛黃解毒片,結果卻出現了皮疹、劇癢、發熱、哮喘、胸悶、心悸、腹瀉等不正常現象。這是過量服用牛黃解毒片發生的不良反應。牛黃解毒片服用不要超過三天,否則會引起慢性砷中毒,對神經、血管、心臟、肝、腎、脾都能造成損傷,重者危及生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