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虽然起点低,但一直前行,从不停步,每天都让自己进步一点,让自己变好一点,最后发现:曾经那些可望不可及的人,竟然被自己慢慢地超越了。后来才知道,许辉在读大学,读研究生以及留学的时候,一直保持高中时那种学习状态。

原标题:静读时光|慢慢变好,是给自己最棒的礼物

慢慢变好

是给自己最棒的礼物

《劝学》有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句话讲的是学习上要脚踏实地,注重点滴积累,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达到目的。

其实这句话也道出了人生的一种活法:人生路上,即便是涓涓细流,只要不畏艰辛坎坷,不断让自己变好变强大,在流经一个又一个的风景后,也可能汇成一条气势磅礴的大河。

每个人都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

有的人出身于富贵之家,人生就如开挂一样,占尽了各种天时地利人和,远远跑在别人前面;

可有的人,出生于贫穷寒舍,除了自己没人可以依靠,要独自奔跑好长一段时间,才能勉勉强强地够得着别人的起点。

并不是所有人生下来就是一条河,也不是所有人都出生在罗马。

当我们身处沟渠,身处逆境或是身处劣势时,与其悲观沉沦,抱怨世事不公,倒不如提灯前行,拔剑自救。

让自己慢慢变好,才有可能走出困境。用自己双手捧土,一点点填满人生坎坷,崎岖也可变通途。

我的高中同学许辉回国了,以“高端人才引进”的方式回国。许辉的求学经历,是我们每次同学聚会上必谈的内容。

刚上高中的时候,他成绩垫底,连班主任看了都直摇头,觉得他一定会是拖咱们班后腿的人。一个各科成绩都不怎么好的人,要在学习上赶上来,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

三年的时间里,许辉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学习上了。别人休息,别人逛街,别人考试完去放松的时候,许辉都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埋头学习。

可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能换来成绩上的突飞猛进。许辉努力了整整三年,高考的时候,他也只是勉强上了一个二本。

对于那些从小天资聪颖,成绩优异的学生来讲,一个二本院校,根本就算不了什么,他们也体会不了,从一个落后的状态一点一点进步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可对许辉来说,这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了,因为他证明了那些挑灯夜战,埋首苦读的日子是有价值的;那些拼尽全力,咬牙坚持的时刻是有意义的。

大学毕业,当大家东奔西跑,忙着找工作时,许辉考上了同济大学的研究生。后来又因为成绩优异,被自己导师推荐到美国去攻读博士。

博士毕业时,许辉因科研成果显著,以“人才引进”的身份光荣回国。没有人能料得到当年成绩那么不起眼的许辉,竟然是在求学的道路上走得最远的人。

后来才知道,许辉在读大学,读研究生以及留学的时候,一直保持高中时那种学习状态。虽然起点低,但一直前行,从不停步,每天都让自己进步一点,让自己变好一点,最后发现:曾经那些可望不可及的人,竟然被自己慢慢地超越了;曾经那些只能仰望的背影,已经远远落后于自己了。

人生的起点,我们往往无法决定,可人生的终点,多半握在自己的手中。不管起点如何,请让自己每天都进步。

山再高,只要一步步往上迈,总有踏上顶峰之日;路再远,只要一步步往前走,也有到达终点之时。

说起晚清名臣曾国藩,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转而为没落、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力挽狂澜,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

《曾国藩家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从少年起,曾国藩就“困知勉行,立志自拔于流俗”,天天写日记反省自己,一生中没有一天不监视自己、教训自己,他守着“拙诚”、埋头苦干,不论遭受多大打击,都不灰心丧气。

论家世,曾国藩出身于湖南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论才学,他在同辈士大夫中“属中等”,颇为钝拙。就是这样一个既无显赫家世,又无惊世才学的人,凭着勤勉,凭着坚韧不拔,不断前行,不断进步,最终成为晚清官场上的风云人物。

人生更像是一个过程,有人把它变成了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在自我抱怨,自我怀疑中遗憾收场,也有人把它变成了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增长阅历,积累经验,在不断学习中,让自己变得强大。

不管身居何位,请允许让自己慢慢变好。上天从不会亏待那些心怀大志,意志坚定,每天都进步的人。共勉!

来源品味遵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