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地時間4月22日,CNBC報道稱,卡夫亨氏首席執行官(CEO)Bernardo Hees將於6月30日辭職,接替他的將是百威英博(AB InBev)前首席營銷官傅玫凱(Miguel Patricio)。3G資本在運營公司時,慣用的手法就是不斷降低成本,股價的下跌或許證明了這個方法行不通。

  股價一年下跌43%!這家巴菲特都看走眼的“番茄醬公司”,打算進軍啤酒業?

卡夫亨氏(Kraft Heinz)一直被英國《衛報》戲稱爲“番茄醬公司”。

這家番茄醬公司,在股票經歷了長期的動盪後,迎來了換帥的時刻。

當地時間4月22日,CNBC報道稱,卡夫亨氏首席執行官(CEO)Bernardo Hees將於6月30日辭職,接替他的將是百威英博(AB InBev)前首席營銷官傅玫凱(Miguel Patricio)。

據CNBC消息,Hees的辭職或是因爲被公司推出來充當“替罪羊”。

2017年,卡夫亨氏的股票如日中天,股價曾一度高達97.77美元/股,而2018年,卡夫亨氏股價大跌43%,如今一直徘徊在32美元的低位。

這也導致最大股東巴菲特直呼自己“看走眼”。巴菲特此前在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承認,自己在收購卡夫亨氏時花了過高的價格。

路透社則援引羅斯福投資集團(Roosevelt Investment Group)基金經理Jason Benowitz的話報道稱,卡夫亨氏的高層換血或將給集團帶來積極作用。

缺乏創新

卡夫亨氏的股價彷彿遭遇魔咒,自2017年以後,每年的1月31日至2月28日,卡夫亨氏股價都會遭遇一次重創。2018年,卡夫亨氏的股價在這兩個月間從78.39美元跌至67.05美元。

同樣的時間點,同樣的劇情,在2019年的2月,卡夫亨氏的股價又大跌近16美元,從原來的48.06美元跌至32.65美元。2月28日,卡夫亨氏的股價還觸及了有史以來的最低點31.53美元。

CNBC報道認爲,卡夫亨氏股價不斷下滑或與市場競爭激烈,以及消費者口味提升有關。CNBC認爲,現在整個食品行業都在面臨挑戰。

據Euromonitor的數據,整個包裝食品銷售額在去年下跌了1.2%,大宗食品公司的銷售額正在不斷萎縮。大宗食品公司正在受到新品牌的衝擊,也走上了資產剝離和削減投資的道路。

在這一背景下,卡夫亨氏食品集團的銷售額處在一種增長停滯的狀態就不奇怪了。

在《華爾街日報》看來,這是卡夫亨氏不求創新所導致。在卡夫亨氏公司的觀念中,促進公司盈利最有效的辦法是削減成本。

路透社也認爲,卡夫亨氏不能再依賴這種削減成本的方式活下去。

CEO“背鍋”

不管股價暴跌的原因在哪,面對股東的質疑,卡夫亨氏亟需一個“替罪羊”承擔所有責任,而Bernardo Hees就成了不二人選。

對此,《華盛頓郵報》評論稱,卡夫亨氏長期以來的股價下跌,並不是一個CEO或其他管理者就能引發的。問題的根源是由收購卡夫亨氏的3G資本(3G Capital)以及巴菲特導致的。3G資本在運營公司時,慣用的手法就是不斷降低成本,股價的下跌或許證明了這個方法行不通。

CNBC則認爲,Hees已經做到了3G資本所希望的積極削減成本和預算的想法。“他監督着卡夫亨氏兩家食品公司合併成了一家,並節省了大約17億美元的資金”。

在《華盛頓郵報》看來,卡夫亨氏宣佈更換CEO的時間點也非常有深意。巴菲特股東大會將於5月初召開,在股東大會的前一週宣佈更換CEO的消息,或將有效避免巴菲特在股東大會上被問到這一尷尬的問題。

據悉,Bernardo Hees在從卡夫亨氏離職之後將回到3G資本。CNBC認爲,隨着他的離開,意味着3G資本掌控卡夫亨氏的時代已經結束。

或進軍啤酒業

那麼,更換CEO之後,卡夫亨氏的問題能迎刃而解嗎?要回答這一問題尚需時間,不過,單從卡夫亨氏的股價來看,答案恐怕是否定的。消息公佈後,卡夫亨氏的股價不但沒有應聲上漲,反而跌了0.06。

但彭博社認爲,這一次換帥將會給卡夫亨氏帶去一些新氣象。

在4月22日的卡夫亨氏董事會上,3G資本創始合夥人Marcel Herrmann Telles表示,傅玫凱在2012年到2018年擔任百威英博全球首席營銷官期間,表現出了優秀的品牌塑造能力。

《華爾街日報》在評論中指出,傅玫凱的背景也許正是卡夫亨氏在接下來的發展中所需要的,因爲卡夫亨氏正在瞄準啤酒行業。正如傅玫凱在接受CNBC採訪時說的那樣,“我的個人履歷可以幫助卡夫亨氏的未來發展。”

見習記者 張者昂

——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