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投稿頂會一擊即中,卻對於已經獲得的成就很“健忘”;作爲計算機領域的少數,她不想接受因性別帶來的區別對待;在讓她“驚豔”的 MSRA 之旅中,mentor 的“甜”融化了她的“冷”。

她是陳藝虹清華大學複雜系統工程實驗室碩士生,MSRA BDM 組實習生

程序,不甘心只寫報告

在計算機領域,女性數量稀少似乎已成常態。但是,作爲少數羣體獲得的“優待”,反而壓縮了她們的專業鍛鍊和未來發展機會。

陳藝虹有過這樣的經歷,在做小組作業時,組內只有她一個女生,男生們出於好意包攬了更具挑戰性的 Code 工作,讓她負責寫報告就行。

這樣雖然可以輕鬆地完成作業,卻並非陳藝虹的心之所向。

高中時,她喜歡物理和數學,也喜歡動手做實驗。高考後,她如願進入清華大學學習電子信息科技,成爲了一名工科女。“身邊的人常常有偏見,不自覺地帶入思維定勢。”陳藝虹說:“長遠來講,這對於我們的發展並不是一件好事。”

陳藝虹

微軟亞洲研究院一直支持、激勵和啓發女性在計算機領域的發展,Ada Workshop 正是以世界上第一位程序員——Ada Lovelace 伯爵夫人命名的促進女性職業發展的活動。在 2016 年 12 月於清華大學舉辦的Ada Workshop 上,陳藝虹與微軟亞洲研究院邂逅了。

在活動中,陳藝虹獲得了與 MSRA 研究員和實習生交流的機會,MSRA 的包容——包容女性,包容每個人的想法——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促使她投出了實習的簡歷。

不久前,陳藝虹作爲演講嘉賓參加了 MSRA 女生分享會,講述了自己的成長經歷和個人愛好。這個活動爲在 MSRA 實習的女生提供了交流的平臺,相互扶持的友誼也將對大家在領域內的發展有頗多助益。

陳藝虹參加女生分享會,分享自己的成長經歷和個人愛好

MSRA的“驚豔”與“驚喜

陳藝虹是 MSRA BDM(Big Data Mining)組的實習生,看 paper、寫 code、做實驗、寫 paper 就是她在研究院的日常。在 mentor 陳蓓的帶領下,她第一次完整撰寫了一篇正式論文,也進行了人生中第一次頂會投稿

她用“驚豔”形容自己在 MSRA 的實習經歷,“走在路上,隨時都可能碰到大佬;在被 push 後,常常會做出之前沒有預想到的成果,這會讓人非常驚喜。”

這份“驚喜”來源於頂會論文的一投即中。她的論文 Learning-to-Ask: Knowledge Acquisition via 20 Questions 投中了 2018 年 8 月在倫敦舉行的 KDD 會議(ACM SIGKDD Conference on Knowledge Discovery and Data Mining)。她希望通過交互式遊戲來解決高質量知識庫的構建問題,於是基於“二十個問題”這個遊戲,提出了既可以讓用戶開心玩遊戲、又可以構建高質量知識庫的“LA”框架。這次頂會之旅讓陳藝虹獲得了與優秀研究者交流的寶貴機會,她對自己研究領域的熱愛也因此更進一步。

MSRAers 在 KDD2018 上的合影,陳藝虹(二排右二)

MSRA 豐富且有針對性的科技前沿講座是陳藝虹不得不提的福利,她表示在 MSRA 可以先於學校聽到知名學者的講座。“在這裏我可以更專注於研究,而不是用戶的體驗,”陳藝虹認爲,濃厚的學術氛圍是 MSRA 區別於其他公司的重要特質,“我也有充足的時間去探索自己想做的。”

而今,陳藝虹已在 MSRA 實習了一年零兩個月,當被問及期間最有成就感的工作時,她短暫地思考後提到了她在這裏進行的另一項工作:一種自適應的正則化調整方式的研究,它既可以幫助工程師減輕調校負擔,也提高了推薦模型處理“Data Sparsity”的能力。在實驗中,陳藝虹的努力使 2.5 小時的評估環節縮減到 1 分鐘,實現了 150 倍的效率提升,這也解決了實驗過程中的一大瓶頸,後續研究得以順利進行。

“其實不要問我成就感,我的成就感肯定是來自最近的事情。我對成就感遺忘得太快。” 她又補充。她的“健忘”亦是她的工作態度:過去的成就只屬於過去,思考現在和未來或許纔是她的首要目標。

導師很“”,我也不那麼“”了

“甜”,這是陳藝虹用來形容 mentor 陳蓓的詞。

“她很喜歡笑,很有魅力。”陳藝虹說,“做論文比較晚的時候,mentor 會騎她的小電動送我回學校,會在聚餐上細心考慮所有人的飲食偏好,會在出差時給實習生帶小禮物。”

陳藝虹覺得自己的性格有點“冷”,正如她酷酷的外表和簡潔有力的說話方式。但即使是這樣的她,也被 mentor 陳蓓融化了。以前的她認爲和同事的相處僅限於工作,但她與陳蓓卻亦師亦友。

陳藝虹(右)與導師陳蓓在 KDD2018 上展示 paper

“甜” ,這也是陳藝虹用來形容她和 mentor 之間關係的詞。作爲陳蓓的第一個實習生,她們常常對談,這是她們喜愛的交流方式。

在研究工作中,陳蓓懂得如何“引爆“實習生們的積極性和興趣,讓陳藝虹嚐到研究的”甜“。“她會 push,但不會限制你的發展。”陳藝虹說。

從想法提出、實驗到撰寫論文,陳蓓對整個過程都很有掌控力,也會將研究經驗傳授給實習生。陳藝虹對研究的進展往往過於樂觀,譬如在撰寫第一篇論文時,她預估一週就能完成,但陳蓓告訴她,“大概需要一個月,因爲這是你的第一篇論文。“事實也確如陳蓓所言。

陳藝虹(右二)與小夥伴們在 MSRA 合影

在陳蓓的指導下,也在自律和嚴謹的自我要求中,陳藝虹不斷汲取,不斷成長。

學習和研究之餘,陳藝虹喜歡跑步和讀書。《僧侶與哲學家》是她很喜歡的一本書,她從中悟出:佛教更強調個人體驗,科學則關乎造福全人類。“做科學就是需要不斷地嘗試、做實驗,儘管可能窮盡一生都只能在某個細微的領域邁出一小步。”她說。在這樣的信念下,陳藝虹正在鍾愛的領域裏踏實前行。

饅頭寄語

藝虹是我的第一個實習生,她來 MSRA 的時候,我也纔剛剛離開象牙塔 2 個月,所以我們的關係比起導師和實習生,更像是朋友。我們一起合作了兩個有趣的課題:基於強化學習的知識獲取,以及自適應的正則調參方法。藝虹完成得十分出色,她是一個很適合做研究的人,在課題遇到困難時,她總是充滿熱情地去探索和鑽研。她對問題的思考很深刻,常常能提出新的想法,動手實現的能力也很強。在未來的道路上,希望藝虹能繼續帶着對科學的“好奇”與“熱情”,做出更多出色的工作,生活當然也要開心幸福!

——微軟亞洲研究院研究員 陳蓓

也許你還想看更多: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