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看电影爱较真儿的廖宇,今天我们聊烟火,慢慢看。

电影《非分熟女》中调料铺老板娘熟女与菜市

平时除了跟电影较真儿外我也很喜欢烧菜,但我烧菜的水平却着实很一般,因此与其说喜欢烧菜倒不如说我其实更喜欢逛菜市场。别人出差旅行到外地或者国外一般都会选择先去著名的景点或餐馆打卡,而我在条件允许下便会打听好路线,先去最大的菜市场逛逛。

电影《非分熟女》剧照

看着活鸡活鸭,鱼虾海产,挂着水珠儿的蔬菜,水灵灵的瓜果梨桃,还有熟食蒸腾的热气,能让我无比的放松。身边都是当地人,耳边也都是当地话,喧喧闹闹,挨挨挤挤。尤其是在我写作疲惫或者略感焦虑时,到菜市场里溜达一圈总能给我带来一股鲜活的能量,当我吸够这些能量便化作充沛的精力和灵感写出有意思的文章。比如今天我们要聊的——香港电影中,活色生香的菜市场。

电影《非分熟女》剧照

之所以喜欢香港的“街市”(菜市场),除了我这代人满怀的港片情节外,也可能是因为我在香港生活过一段时间,充分的感受到在这样一座既有高大上的繁华,又有烟火气的市井,冷漠与温暖并存的城市中饱含着一种似有似无的人情冷暖。因此也构成了这座城最独具一格的能量,我将其理解为一种烟火气的活色生香,所以我对香港的“街市”也算是情有独钟吧。

电影《非分熟女》剧照

然而介绍美食的香港电影举不胜数,但在电影中展现出一个我心中无比鲜活,充满能量的菜市场的场景却不多见,需要我这种看电影爱较真儿的人去留心搜寻,这不,我在电影《非分熟女》中发现了,这里不但有我十分喜欢的香港中环的嘉咸街市,还有活色生香,充满烟火气息的生活与欲望。

电影《非分熟女》中饰演小敏的蔡卓妍中环嘉咸街市

我在香港第一次逛的就是位于中环的嘉咸街市,这个菜市场大约有160年的历史。能在金融精英汇聚,奢侈品店云集,寸土寸金的中环占有最繁华的三条街道只买生鲜蔬菜,往来都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小生意,可见这个菜市场有多“魔幻”和“顶级”。

电影《非分熟女》中的嘉咸街市

“魔幻”的是西装革履的精英们从中环矗立的各个日进斗金的写字楼走出,用不了几步就能进入这个隐匿于摩天大楼之间的菜市场,这里从早到晚都营业,尤其是傍晚都是刚下班来买菜的人,灯光五彩斑斓,人声鼎沸,说缓不缓,说急不急的陡坡让两边的摊铺都是斜着往上延伸,一派赛博朋克质感。不同于你在奢侈品店中会被服务员带有色眼镜审视,在这里,无论你是师奶还是白领都一样受摊主欢迎。这里,除了问价还价声外更多的是“走散”,“唔该”,“你吃咗饭没”这些向路过的街坊问候闲聊的话语。

电影《非分熟女》中的嘉咸街市

我便是在这里学会了一些极为本土的语言,比如说“吹水”。据说这个词就是在街市中诞生的。以前街市中的肉贩为了让肉看起来新鲜,多买些价钱,便出现了"催水牛肉"(注水肉)。在售卖中肉贩为了转移顾客的注意力,往往会侃天说地,顾左右而言他。而那些本地精明的师奶们感到不对劲儿时便会不依不饶的问肉贩: “有冇催水呀?”慢慢的这个词汇变成了形容吹牛和高谈阔论,闲聊的意思。

电影《非分熟女》剧照

“顶级”的是这里与我们一般印象中的菜市场拥挤或脏乱有着很大不同,蔬菜瓜果,生肉熟食,海鲜干货,腌菜调料等各种摊档分类明确,排列有序,干净卫生。我在最“血腥”的生肉档,也几乎闻不到一丝腥味,各类生肉色泽鲜亮,砧板菜刀一点也不油腻,叫人不得不佩服香港人对食品安全的一丝不苟。这种一间间简易铁皮屋式的摊档分散于整个区域,据说其经营牌照是以“祖传”和“继承”的方式流传下来,颇为值钱。

嘉咸街市的鱼档

所然说这里的摊主们都是代代相传的,做的是长远生意,自然童叟无欺。但如果你能说一口流利的本地话,你还是能获得一些本地尖货和摊主藏货的。之前一直没有一部港片展现出令我满意的“中环的嘉咸街市”场景,偶然间看到《非分熟女》这部电影(别问我为什么看这片),却惊喜地发现里面不但有十分大胆追求突破的蔡卓妍,还有名不见经传却十分惹火的郭奕芯(别问我从哪部电影看到的)。

电影《非分熟女》中饰演小敏的蔡卓妍

前者饰演了继承父亲茶餐厅的熟女小敏,通过美食逐步面对自己的欲求。后者饰演了一名嘉咸街市中风韵犹存的调料铺老板娘,虽然现实中环嘉咸街市的摊主大多是阿公阿婆,但自从看了这部电影后我每次逛嘉咸街市时都幻想在某间铁皮铺子内能遇见这样一位老板娘。

电影《非分熟女》中饰演调料店老板娘的郭奕芯

有这样一位老板娘,谁又不愿意用姜水帮她祛寒呢。

电影《非分熟女》剧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