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运河,这条世界上里程最长、最古老、工程最大的人工运河,它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经过8年筹备,于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如今,中国大运河随着 “后非遗时代”到来,将此前的 “重申报”转变成为“重保护”,在更新历史的同时,开始重新出发。

2019年10月27日,北京时代美术馆于大运河申遗成功 5 周年之际即将举办“共同空间——后非遗时代的大运河叙事”主题展,特邀肖戈担任策展人,源于她在2013年策划的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大运河”,她曾与艺术家们一起,首次以当代艺术的形式助力申遗,向世界呈现了活态的中国大运河。

此次“共同空间——后非遗时代的大运河叙事”主题展共邀请了26位/组中国当代艺术家,他们分别是(按字母顺序排序):白崇民、陈琦、陈陈陈、费俊、何昊远、何云昌、黄锐、梁铨、李勇政、刘佳玉、马军、彭小佳、邱志杰、宋冬、史金淞、石青、石若宜、寿盛楠、王宝菊、无关小组、吴玮禾、 徐冰、张有魁/金善珍、章燕紫、张琪凯、郑路。参展的30余件作品涵盖绘画、雕塑、装置、影像、多媒体、VR技术等不同媒介。

展览从大运河文化、运河沿线非遗、 当代艺术这三个核心关键词出发,试图以当代艺术的视角重新构建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下现实中的作用与意义。当我们发掘“大运河”的当代性时,也许更应该思考,如何在一个以高铁、高速公路、飞机、全球化互联网通信,甚至是5G时代的大环境中,找到一个与文化遗产内涵相呼应的契合点,从而继续书写属于这一代人的新史诗。

人类逐水而居,文明薪火相传两千多年以来,大运河水系生命繁衍,世代不息。从历史上的南粮北运、盐运通道、北煤南运、防洪灌溉,大运河始终在时代变换中焕发着活力。大运河是活态的遗产,它关乎民族的历史和命运,它承载着时代的变迁和流变的文化。大运河是中华文明的载体,是全球化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历史隐喻,它是人类与自然共同创造的奇迹,蕴含着与自然和谐共处之道。

当“运河”作为一个概念被发明,修建运河疏导了被视为生命之源的水。历史学家可以告诉我们,文明是如何在美索不达米亚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以及中国的黄河流域诞生的。当人类遇到水,创造了运河,使得农业成为可能,使得土地肥沃,万物生长;使得船舶往来,商旅辐辏;使得沿河城市繁荣和发展;更是催生了被称之为“艺术”的精神产物。

水是宇宙的主要成分之一,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地球上就不会有生命。自古以来,水象征着情感与智慧,激发着永不枯竭的灵感。此次展览中,艺术家们并非以命题作文的形式描绘大运河,相反,他们试图发掘运河文化的底蕴与象征,通过人类与水与生俱来的关联,以自由的想象力与多元的艺术语言进行创作。

回溯历史,如果说中国大运河推动了经济的变革,文化的传播,思想的交流,社会的发展,它是人类改变自然而不破坏自然,并使得利益最大化的成就之一,那么在其未来的发展中,则需要人们齐心协力,共创未来。就如同展览中的每一件作品,由不同个体创造,自言自语,却于一个共同空间中汇聚交融,能量互动,诉说着同一个故事:在新时代,如何保护利用好文化遗产,并赋予其全新的意义。

如果说长城是中华民族挺立的脊梁,大运河就是中华民族流动的血脉,一条贯穿南北承载着文化基因的大动脉。北京的文化就是源远流长的运河文化,它曾是一切故事的始源,而此时此刻,大运河北京段也因艺术而再起波澜。

今天,在中国大运河“后非遗时代”这一语境中,当我们重新审视这条与民族相生相伴的生命之河时,以当代艺术重释其价值,从而进一步探讨如何面对自然;如何面对传统;如何传承与创新;如何启迪未来。

主办方北京时代美术馆十年来持续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通过在非遗领域的专家互动、学术研究、 实践支持,为非遗提供了展示平台和文化创新力量。“关注时代人文动向,推动时代文化创新” 是其宗旨,并期待通过本次“大运河”展览使美术馆有机会参与到更宏大的非遗叙事中,成为新时代推广非遗、挖掘本土文化价值的重要艺术力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