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大雅肖像

池大雅(又作池野大雅1723~1776)是日本江戸中期著名文人畫家、書法家。自幼喜歡書法,出生於京都的小官吏家庭,父親早亡,從小家庭經濟拮据艱苦、6歲開始學畫,7歲學習中國畫風。學習一開始就在當地萬福寺展示畫作、被僧人稱爲「神童」,讚不絕口。從此,池大雅癡迷於中國文化,以董其昌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理論爲行事準則、熱衷於旅遊和登山。曾於好友一起登富士山,一月以上不歸,這種登山的體驗作爲繪畫的特色,創作了許多不朽名作。

15歲即以扇面畫謀生。一邊經營畫扇鋪,一邊自學來自中國的畫譜,自學中國南宗國畫,接受著名畫家柳沢淇園和祗園南海的教導,將傳統日本畫和西洋繪畫的表現手法融入,形成自己獨立風格的畫風。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池大雅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池大雅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局部)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池大雅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局部)

池大雅成爲18世紀日本藝術的代表,是日本文人畫(南畫)的集大成者,也是日本人模仿中國傳統文人畫和自我創新的集大成者。

池大雅以中國故事,典故爲題材,創作了許多超大畫面的屏風,也臨摹了歷代大家董源、米芾的作品、畫風富於變化。大雅不但創作中國曆來的畫譜、還醉心於日本山水室町繪畫,琳派作品、更以西洋畫風格的表現手段、確立了自己獨自繪畫風格。日本川端康成記念館中珍藏的國寶級藏品“十便十宜圖”就是以清代李漁作品爲藍本,生動描繪鄉村山荘的隠遁生活和鄰里間那種淳樸的親情。畫由大雅和同代大畫家與野蕪村共作,是日本家喻戶曉的畫帖(大雅畫的是十便圖)。

池大雅《釣便圖》 不蓑不笠不乘舠,日坐東軒學釣鰲。容欲相過常載酒,徐投香餌出輕鯈。(李漁釣便詩)

池大雅諳熟於中國國畫和詩歌,特別是明朝和清朝的藝術,與日本正統藝術;他受到儒家和道家的反覆薰陶,特別對佛教禪宗感興趣。於日本臨濟宗之中興祖師——白隱慧鶴(1684~1768)禪師生活在同一時代,曾參於白隱禪師,研究「隻手之聲」。一日豁然開悟,呈渴雲:“耳豈得聞?隻手之聲,耳能沒了,尚存於心,心能沒了,尚難得之,卻識師恩,不知是深。”又參於道翁,破有所得。

池大雅《修稧圖》

池大雅博學,但不是唯美主義者,他的畫作中經常有發自內心的直白,講究寫意的禪機妙旨。他接受了中國山水風景畫的技法,並廣泛在日本的現實中捕捉感覺,他的畫經常顯得相當幽默。

池大雅書法《大雅堂楷書千字文》

池大雅書法《大雅堂楷書千字文》

池大雅書法《大雅堂楷書千字文》

池大雅書法《大雅堂楷書千字文》

池大雅書法《大雅堂楷書千字文》

池大雅的妻子,德山玉瀾,是另一位天才的書法家、詩人和畫家。池大雅和德山玉瀾:他教她繪畫,她擴展了他的日本詩歌“俳句”和書法知識。他們分享同一間狹小凌亂的畫室,夫婦倆奮鬥在他們的生活中,支持自己作爲寺廟的供養人,雖象當時著名的藝術家一樣,經濟上貧困,但文化上是富有的存在,他的畫作在他去世前就被大量仿造。

池大雅的仿董源作品

池大雅《山村晚霞》

池大雅書法作品

池大雅和德山玉瀾是平民出身,因而更堅強。池大雅的母親是他的啓蒙老師,他的天賦打動了京都寺院的禪宗師父,於是他開始學習繪畫,11歲就對日本和中國書法運用嫺熟。當他十幾歲開店賣扇畫時,德山玉瀾1727年出生,她祖上曾是日本武士,德山玉瀾由其母親尤里和祖母,兩位受尊敬的詩人培養長大。她家開設一間茶館。雖然尤里總提醒自己的女兒是武士血統,但看到池大雅的才藝,選擇池野大雅作爲她女兒的丈夫是可能的。池大雅和德山玉瀾相互比賽,甚至請當時一位有名的藝術家柳澤來做裁判,他們共同達到了日本藝術的一個高峯。

池大雅行書《心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