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林清軒滬浙區域總監邱贏還記得剛開始的樣子,店裏沒顧客,更沒有人來諮詢商品,整個浙江區在2月份的時候閉店率達到80%,銷售額也比去年同比下滑了80%多。疫情之下,上海陽光舞蹈團從線下到線上的這場大遷徙,張新剛還在靜靜等待結果。

2019年底,一場新冠肺炎疫情席捲了整個中國,全國人民以各自不同的方式面對着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春節前,上海陽光舞蹈團的團長張新剛還在籌劃新年後的活動,按照往年的經驗,只要過了大年初八,就會有大批的文藝活動。但是今年,他沒有等到這些活動,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個合約的取消和推遲。沒有演出,就沒有收入。水、電、錄音棚,排練廳的租金,公司演員的工資卻需要照常支出。張新剛每個月就要支出近六十萬的費用。時間一天天過去,演出遙遙無期,這讓他每天都生活在焦慮之中。

他決定企業自救,將原來賴以生存的線下演出,全部搬到線上,打造雲劇場。從線下轉到線上,勢必要走出自己的舒適圈,之前所有熟悉的東西都要推翻重來。

上海陽光舞蹈團的歌唱演員鄧勇參加過多場大型晚會,有豐富舞臺經驗的他直言,現在和以前的落差有點大,自己已經熟悉了舞臺絢爛的燈光和舞美,每次演出也要至少面對幾百名現場觀衆。現在突然要面對僅有的幾塊屏幕演出,他也只能無奈笑笑。不過,鄧勇說,自己既然是專業演員,就要有專業的表演態度,哪怕面對一個觀衆,甚至沒有觀衆,對着牆,對着鏡子,對着空調,都要把最好的狀態拿出來。

一場直播,5個平臺最多的時候1000人在線觀看,3個小時,2000元收入,甚至入不敷出。在這個特殊時期,努力轉型,卻也伴隨着不可避免的陣痛。張新剛準備增加一些演員在雲劇場表演的場次,這樣即使在疫情之下,也能夠解決百分之三十到四十的演員工資,這將會大大緩解舞蹈團現金流的壓力。

上海陽光舞蹈團的艾野笑着說,自己平時只是負責幕後工作,現在要轉型,自己也被推到了鏡頭前面,自己並不是很適應。不過向線上的轉型也是趨勢,自己也要多多練習,把最好的一面呈現給觀衆。

張新剛深知,轉型並不是一蹴而就的。疫情之下,上海陽光舞蹈團從線下到線上的這場大遷徙,張新剛還在靜靜等待結果。

與此同時,上海的另一個民營企業,也在疫情中受到了重創。疫情爆發後短短几天,化妝品品牌林清軒的157家門店歇業,開業的170餘家門店生意寡淡。僅僅6天時間,企業業績下滑了90%

林清軒滬浙區域總監邱贏還記得剛開始的樣子,店裏沒顧客,更沒有人來諮詢商品,整個浙江區在2月份的時候閉店率達到80%,銷售額也比去年同比下滑了80%多。

林清軒之前過度依賴線下門店銷售,線上業務沒有受到過多重視。穿新鞋走老路,突然發現原來的路已經走不通了。當特殊時期來臨,創始人孫來春意識到,再拖下去,不出2個月,林清軒將面臨現金流枯竭,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1月31號深夜,他向全體員工發出了《至暗時刻的一封信》。“在1月31日之前,我都是處在半崩潰狀態。”孫來春這樣描述自己的狀態。

疫情關頭,林清軒做出重大決定,全面開展直播和短視頻業務。將以往依賴櫃檯的銷售模式最大限度往直播帶貨轉型。但轉型談何容易,第一次接觸直播,沒人知道去哪做,怎麼做。張娟娟和王翠香是林清軒的導購,他們剛開始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都不知道如何下手。

張娟娟說自己直到接到直播通知,才第一次去了解怎麼樣去直播,什麼是直播。之前對直播的所有認識,都完全來自於李佳琪這樣的大主播,真到自己上手的時候,卻沒了頭緒。

平時豐富的和顧客交流的經驗,在面對冰冷的屏幕的時候,蕩然無存。沒人知道怎麼邁出第一步。

1月31日,創始人孫來春帶頭,做了第一場直播,同一時間,六萬人觀看,帶貨四十萬,開了一個好頭。老闆親自下場,鼓勵了員工。2月1日之後,門店裏的導購陸續披掛上陣,轉型主播。

轉型的效果,遠比預想的來得直接。疫情期間,顧客不能出門,反而激發了他們更強的在線購買力。王翠香從店裏倉庫拿出十幾盒打包好的產品,她說這些都是顧客買的,雖然有些地區收不到貨,但是顧客還是鍥而不捨地在線上購買。快遞不能發,貨物只能先存在店裏,等疫情之後再快遞給顧客。一連幾天,線上的下單遠超預期,顧客轉到線上之後,營業額反而提升不少。

僅僅3月1日一天,林清軒電商後臺銷售的數據就超過了300萬元。

疫情期間的轉型讓林清軒嚐到了甜頭,也讓管理層看到了未來的契機。

邱贏介紹,以後新開的店,都會專門劃出一個直播區,以門店爲一個單元,每五天會有一個直播。從原來線下的一對一,到直播的一對多,這樣可以使精英銷售員的生產力大幅度釋放。

上海陽光舞團的錄音棚裏,艾野剛剛下了直播,他閉眼唱起了一曲專門爲抗擊疫情創作的歌曲。張新剛想要要順勢而爲,藉着這個勢,把整個的業務,再向前推動一步。

兩家林清軒的店裏,顧客依舊很少,王翠香和張娟娟仍在各自的網絡直播間,不知疲倦地忙碌着。

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際遇和機緣,使命和挑戰。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有的企業瀕臨倒閉,有的企業努力自救,也有企業,已經在轉型中嚐到了甜頭。雲賣房、雲發佈、雲培訓、雲廚房等海量雲業務被相繼開發,“疫情”阻隔了傳統的利益渠道,卻也帶來了新的商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