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上海地標建築外灘22號成危房將修復,店鋪均已停業 

新京報訊(記者 李一凡 俞金旻)擁有百餘年曆史的上海地標建築“外灘22號”,因被鑑定爲危房,將啓動修復。今日(3月17日),“外灘22號”物業一名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此前已收到通知,被要求在13日前完成清場。新京報記者實地探訪發現,店鋪已全部停業,有店家正在撤離物品。目前,修復方案已通過,即將進入施工階段。

公開資料顯示,上海中山東二路22號大樓,曾用名豐華大樓、工業基金會大樓,現更名爲“外灘22號”,是上海外灘的地標建築。整幢大樓由東樓、南樓和北樓三部分組成。其中,東樓始建於1906年,原爲英國太古洋行舊址,2005年被列入上海市第四批優秀歷史保護建築;南樓和北樓爲一般商用建築。

黃浦區委宣傳部3月16日通報稱,去年以來,“外灘22號”北樓多次出現牆面剝落、開裂等情況。去年11月份,北樓出現了嚴重的貫穿性裂縫、沉降等問題。後經中冶建築研究總院(上海)有限公司對大樓進行結構檢測,確認北樓結構性損傷嚴重。

建築外側已立起防護設施。  新京報記者 俞金旻 攝

檢測報告顯示,“外灘22號”北樓被評定爲最高等級危房。同時,屬於優秀歷史保護建築的“外灘22號”東樓,也出現了“不均勻沉降和傾斜造成開裂”的問題。

多張現場照片和視頻顯示,“外灘22號”建築物整體呈暗紅色,建築外側立起防護設施,並掛有綠色帷帳。現場可見停放的施工車輛。

今日(3月17日),“外灘22號”物業工作人員對新京報記者表示,3月10日,“外灘22號”的租戶都收到了通知,“被要求13日前,完成大樓清場工作,包括全部人員、物品撤離。” 新京報記者在現場看到,店鋪已全部停業,有店家正在撤離物品。

一份由負責清退工作的“上海工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發出的《告知函》顯示,依據《上海市應急搶險救災工程建設管理辦法》,中山東二路22號大樓(外灘22號)確定爲房屋建築應急搶險救災工程,請於13日前完成大樓清場工作。

此外,新京報記者從黃浦區委宣傳部獲悉,大樓搶險修復工程總體方案已經評審及報批通過,即將進入工程施工階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