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時代》剛開播時,我也跟很多網友一樣,並不看好。

理由如下:國內有過像樣的職場劇嗎?——鳳毛麟角,何況這還是創業劇,還是首部互聯網創業劇,野心太大,實力未知;女主角又是爭議頗大的楊穎,此前她演了不少花瓶角色和傻白甜,這回乍然變身女強人,能駕馭得了嗎?

於是很多人是看也不看,立刻上豆瓣打個1星,以至於負面效應疊加,讓真正關注此劇評分的觀衆望而卻步。

然而我還是抱着好奇心打開了《創業時代》,男主角郭鑫年是一窮二白的創業失敗者,爲找尋新靈感去西藏騎行,中途與投資分析師那藍溝通心得——只靠語音文件來往,如同網戀。

這一度讓我以爲,又是部打着“職場”、“創業”幌子拍的偶像劇,直到老戲骨王學圻出場——他演的是金振邦,一個典型舊式大佬,從香港到北京,正打算佈一個大局。

突然覺得好看起來。

原來在《創業時代》的背景裏,互聯網行業早已有了一定的發展,但又亟待新突破,此時新老力量並存,聰明人都把目光投向移動互聯網領域。

“新力量”如郭鑫年,如郭鑫年的兄弟羅維,甚至是金振邦這樣的老牌企業家也要分一杯羹,瞬間變成“三國演義”。然而在他們身後還站着“老力量”——李奔騰、臥雲生等等。各路英雄豪傑輪番登場,威風八面、各有奇招,這邊廂誰算計了誰,那邊廂誰聯合了誰,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真是拍出了商戰的味道。

編劇也沒在怕的,赤裸裸揭露創業內幕毫不留情。明面上的,有金振邦縱橫捭闔,一手聯繫投資公司,一手抓住三大運營商;暗地裏的,有羅維不惜耍陰招,黑進那藍郵箱竊取信息;甚至還有人以權謀私、買兇殺人,爲了搞垮對手可謂無所不用其極。

在這個叢林世界裏,人人都是野狼,他們只擅長吞噬、吸血。

郭鑫年是唯一的那隻羊。

只有他從頭到尾沉浸在自己的創造裏。當別人忙着找人脈、拉投資,他想到的是去西藏;當別人忙着相互傾軋、吞併,他想到的是怎樣讓產品升級,變得更出色;當別人忙着變現,盈利,他想到的是免費——他要的是互聯網這個大平臺,要的是數億用戶的心。

當郭鑫年帶着自己的“魔晶”軟件獨領風騷,一時間鮮衣怒馬、少年得意;也立刻引來“羣狼”覬覦。甚至在混戰開始之前,他就已經被剽竊。連好兄弟羅維都要來山寨他,利用他;郭鑫年不屑於羅維的黑客手段,羅維卻說,對手是流氓,我們也只能用流氓的方法。

比如金振邦就是“流氓”的集大成者,不惜一切要搞死魔晶,黑道白道都用上,叫人感慨這哪兒是創業?這就是打仗啊!

只見那松形鶴骨的王學圻自剖心跡:你的案底可以撤掉,你的臉可以出高價換一張,可你身上的黑,洗不掉,一遇上事兒,那些手段就全出來了……

寥寥幾句臺詞道出一代風雲人物的心酸,肉食者有肉食者的無奈,一旦他停下捕獵,就馬上會被周圍人喫光扒淨。

家大業大也難保不會一夕敗光,何況現在的對手是內地高等學府畢業的工程師、碼農、創業者,不是湄公河邊的匪徒、香港九龍的小流氓。互聯網時代、法治社會需要新手段。動不動就斬草除根、殺人滅口那套早就過時了。

金振邦一直都懂得——內地公安不是喫素的。可他永遠不會懂他爲何會輸,不會懂怎麼有人敬酒不喫喫罰酒,送錢上門都不要?

而李奔騰正是內地改革開放後高速發展大潮裏摸爬滾打出來的新大佬,扮演者王耀慶詮釋霸道總裁本是信手拈來,然而《創業時代》裏的總裁恐怕是不能僅僅用“霸道”一詞就能概括的。

首先他有這個時代需要的實力、這個時代需要的知識,懂互聯網也懂商業;其次,他的殺伐決斷、左右逢源遠不是郭鑫年這樣的毛頭小夥可以相比的。

很驚喜的是,恰恰是這樣複雜的角色,才挖掘了王耀慶的更多潛力。在《創業時代》裏的一羣個性鮮明、動輒要改變世界的男人裏面,王耀慶輕眨細細長長的眸子,彷彿就看透了一切,磁性嗓音裏帶着點溫婉的南方腔,是內地熒屏上少見的一類洋氣內斂大叔,叫人相信,他真的就是那個一出手就是幾千萬的李奔騰!

然而現實世界的成功者可能更貼近羅維,他的才華不是最高的,他的人脈不是最廣的,但他每一個毛孔裏都寫着:我要成功!他可以六親不認,可以去住地下室,可以暫時屈居人下,像打不死的小強,因爲他相信:只要熬下去就有機會。

可是我們看戲永遠是要看郭鑫年,因爲賺錢不夠迷人——就是數字的疊加;地位不夠迷人——就是身份的疊加;唯獨夢想最迷人,因爲它永無止境。

誰不想當郭鑫年?誰不想任性一回,每分每秒都活出自己?他不在乎錢,可所有錢都爭着砸向他;他不在乎娶妻生子,可總有女人爲他的才情傾倒。而大多數人汲汲營營,辛苦一輩子,存款也不到6位數。

全賴《創業時代》羣像式的精彩呈現,三十集之內就扯進國企、投資公司、行業協會、老牌互聯網公司、移動互聯網新貴等產業上下游,各色人馬牽涉其中,纏鬥不休;就連一個管家、一個十八線小模特也描繪得有聲有色;如此才能凸顯郭鑫年與那藍——這一股理想主義的清流。

也許會失敗,也許會一無所有,但錢財名利本來就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正如沒有人會記得喬布斯曾經被蘋果公司掃地出門,都是永遠醉心於他販賣給大衆的夢想。就衝這個立意,我不禁要給《創業時代》打出高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