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最快明年3月,九龍江水將爲廈門這個區解渴!穿城過海,已全面開工!

點擊上方“廈門網”關注我們

廈門是一個海濱城市

它也是個淡水資源匱乏的城市

爲了解決原水資源匱乏

廈門近兩年用了不少大手筆

西水東調原水管道工程就是其中一項

重要的戰略性供水工程

近日

記者從市水利局、廈門水務集團瞭解到: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各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西水東調原水管道工程前期工作時間縮短了三分之二,現已全面開工建設。

西水東調原水管道工程是什麼?

管道全長約15公里

起於集美乙池旁取水泵站

(原水主要來自九龍江)

跨同安灣,終於翔安水廠

設計供水量爲25萬噸/日

力爭明年3月底建成通水

將有效解決翔安的區域性缺水問題

西水東調原水管道工程完工後

將完善我市城鄉供水格局

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助力經濟社會發展

從前期策劃到開工用時僅6個月

市委市政府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2017年底,決定啓動西水東調原水管道工程建設。

市水利局、市政集團、水務集團等相關單位“真抓實幹、馬上就辦”,強化項目前期工作力量和要素保障,推動決策部署落地見效,高標準高質量地完成項目選址、用地預審、可研批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工程規劃許可、初步設計審批、環評審批、用海審批、工程招投標等一系列前期工作,從前期策劃到開工僅用了6個月左右的時間,比常規的一年半時間縮短了三分之二,這樣的速度在重點工程建設領域是少有的。

前期工作辦完

全面建設的號角立即吹響

10月中旬,儘管秋意漸濃,但在西水東調原水管道工程第三標段施工現場,卻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工地位於同安灣同安大橋附近,不遠處就是浩瀚的大海。

記者在現場看到,臨岸處,由土石、沙袋、隔水膜等築成的圍堰,將海水擋在了外面,形成一塊數百平方米的作業面,技術工人手持定位儀器,精確定位開挖點,圍堰內,挖掘機、炮頭機等揮舞着強有力的鐵臂,將堅硬的土石破碎、挖起。

“開挖完的溝槽,將來要放置原水管道,管道的線路都是設計好的,施工時要確保不出現偏移。”現場工作人員說。

這項工程的難度不容小覷

水務集團項目負責人介紹,該工程沿線長、管徑大,且穿越集美城區和同安灣海域,在接下來的施工過程中,還將面臨一系列困難和挑戰。

比如說,在同安灣過海段

需要將一根長達1300多米、

重達600多噸的“鋼鐵長龍”

沉放、安裝到海底溝槽內

這將是福建省內

管徑最大、長度最長的過海管道

在全國也是罕見

這需依靠大型施工船舶及專業潛水員下水配合安裝,施工過程還需克服海水潮汐起伏、風浪大等不利因素,難度可想而知,目前,實施方案經過多輪論證,已基本敲定。

此外,工程還有一段長達682米的長距離頂管,也將是一個“急難險重”的關鍵點,這些都要一一克服。

“這個項目既是事關老百姓用水的民生工程,也是服務廈門高質量高顏值發展的重點工程。作爲參建單位,我們將迎難而上,全力以赴推進工程建設任務,力爭實現早日通水的目標。”項目負責人表示。

短評:奮鬥引來幸福之水

蓮花水庫建成蓄水,水庫至四林泵站和西山水廠水源連通工程先後完工;汀溪水庫羣至翔安原水輸水工程進展順利,有望在今年底建成;西水東調原水管道工程全面開工建設……最近兩年,我市新水源開發建設大手筆推進,一張互聯互通的巨大“水網”,正在我市鋪開,將深刻改變廈門城鄉的供水格局。

廈門是一個淡水資源匱乏的城市,而如今,廈門的原水供應,已經從“一江兩庫”,變成了“兩江四庫”,供水保障能力大大增強。靠的是什麼?是一代又一代人的艱苦奮鬥!水,是幸福之源,幸福,是奮鬥出來的。任何一個工程,都可能面臨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天幫忙,更要人努力,唯有集智集力,砥礪前行,不懈奮鬥,幸福之水方能源源不斷。

期待!!

來源:廈門日報

編輯:楊韻、賴旭華

廈門日報社微信矩陣

暱稱

微信號

暱稱

微信號

廈門日報

xiamenribao

廈門招考

xiamenzhaokao

廈門晚報

xmwb597

城市捷報

chengshijiebao

海西晨報

haixichenbao

臺海雜誌

taihaizazhi

廈門網

xmnn-cn

遇見婚戀網

yujianw520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