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主頁君發佈了第二十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展演劇目《海棠依舊》觀演活動,現公佈邀請名單:1730文化上海224、1896文化上海439、1376文化上海135、1370文化上海034、1660文化上海625、1812文化上海552、1580文化上海068、1994文化上海980,觀演時間:11月12日19:30 觀演地點:上汽·文化廣場。中獎的親們,我們會以快遞的方式將演出票寄出。

第二十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展演劇目《海棠依舊》以“故宮人講故宮事”,獲得了外界關注。這出故宮博物院青年人自己編演的話劇,講述了戰亂中的故宮人,保護一萬餘箱古物,走過大半個中國,留給自己和親人的是漫長的等待和無盡的思念,他們用青春、熱血、智慧甚至生命,保存、延續了民族文化的根脈。

“故宮人”演繹“故宮故事”

故事以1933年至1948年間,故宮博物院文物的南遷、西遷、遷臺歷程爲主線,選擇一個家庭視角作爲切入點,講述了故宮南遷時普通職員顧紫宸爲保護故宮國寶而離開北平,以及正懷有身孕的妻子,踏上旅途漂泊的故事。作爲故宮最爲常見的植物,海棠在整部劇裏承載了主人公的所有情感。爲了這部話劇能夠登上專業舞臺,17名故宮人下足了功夫。也許在戲劇領域,這羣來自故宮保衛處、修繕技藝部等部門的年輕人是外行,但是,他們卻因爲自己的獨特身份,通過這部話劇完成了一次與故人的深情對話。

對此比編劇王戈補充道:“也許我們在戲劇方面不太專業,但是我們在講述故宮故事方面,是極其專業的。如果你對演出滿意,請給我們的導演、演員和製作團隊鼓掌。如果你被故事打動,請和我一起,向故宮博物院的前輩們獻上你的敬意。”

劇作有情懷也有誠意

  全劇中,三場戲落點於1933年的北平、1944年的峨眉、1948年的南京,以主要角色顧紫宸押運文物爲情節,以故宮人數十年守護文物的生命歷程爲線索,貫穿家族起落。從劇作上看,編劇將“小家”嵌於“大家”之中,個人的家庭觀念和家國情懷如兩條最終交匯的河流,彙集在“守望、守衛”的母題下,整個作品有溫情的家庭尋常,也有令人感佩的丈夫胸襟,以三個時間點引出三段故事,抒寫遷址特殊時期的故宮人爲了一個信仰、一句承諾、一杯鄉愁所經歷的三次選擇、三種離別、三封家書。劇組有情懷,也有對戲劇、對舞臺的理解與誠意。

情懷不僅在主創的初衷、劇情中,也滲透在這部劇作的方方面面。《海棠依舊》的海報便將懷舊、情懷展現得淋漓盡致,對此,導演毛爾男解釋道:“我想利用褪色的手法做一款海報,一邊是現代,一邊是古代,跟設計師談完以後,最終確定了上下對稱的效果。上面是北京故宮博物院,下面是臺北故宮博物院,這就映襯了我們戲裏的臺詞:‘戲是情的影子,你是我的影子。’”

在導演毛爾南看來,《海棠依舊》是當下的故宮對歷史的一次回眸,也是新一代故宮人與老一輩故宮人的深度對話。他在《導演的話》中寫道:“他們在戲劇專業裏略顯稚嫩,甚至還有些樸拙,但是,這卻是一封用真情寫就的家書。”

和平年代的致敬與傳承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曾解讀話劇之所以定名爲《海棠依舊》,是以故宮最美麗的生命意象——海棠花,渲染戰爭背景下悲歡離合的人情,並以經過漫長寒冬等待在春天綻放的海棠,象徵對於團圓的期待和希望,以及一代又一代故宮人對保護人類文化遺產使命的堅守。他曾如此評價《海棠依舊》:“故宮的青年人創作這個作品,用他們樸素、真誠、熱烈的情感,演繹着前輩的悲歡人生,致敬着前輩的崇高精神,講述着真實動人的故宮故事。作品感動了所有人,也讓人們看到了他們的成長、堅定和自信,以及故宮人精神在他們身上的傳承。幾代故宮人在不平凡的發展歷程中所積澱的精神財富,永不過時,歷久彌新。”

《海棠依舊》帶着故宮人的基因,帶着中國人的基因。希望身處和平年代的人們也會記住這一段歷史,如果不是那樣一羣人忘我的守護着文物南遷,現在的中國也將不是今天的模樣。他們倔強地告訴後人:我們顛沛,但不流離。

海棠是故宮的影子 今天是昨天的影子。

11月10日-12日,看“故宮往事“;願,海棠依舊……

演出信息

第二十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參演劇(節)目

故宮博物院話劇《海棠依舊》

Treasurethe Treasures by the Palace Museum

時間:2018.11.10-12

地點:上汽·上海文化廣場

推薦閱讀

【展訊】2018上海藝術博覽會11月8日亮相上海世博展覽館

爲世界打造一座舞臺,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1分鐘宣傳片精彩上線

【觀影指南】 十一月大片即將來襲,你準備爲幾部買單?

收好,113個展覽!11月觀展指南新鮮出爐#“1+16”美術館市民共享計劃#

【展訊】拿破崙特展|上百件“稀世珍品”集結亮相@上海喜瑪拉雅美術館

點擊右上角"…" 創造分享樂趣

關注"文化上海" 盡享滬上新鮮文化資訊!

一筆一紙,描繪最美麗的風景。

一詞一曲,譜寫最動聽的旋律。

一字一言,述說最上海的文化。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