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彬 巴中文艺

▲小寨村村史馆

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在农耕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原材料,竹编制品也就成为农耕生活的载体,反映了一个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当地的风土人情。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不锈钢、塑料等制品的优势显而易见,竹编制品被替代甚至被淘汰已是必然。但用自然生长的竹子做成的竹编制品仍有其价值,它们被保存在村史馆里,为老一辈留存记忆;竹编手艺人讲述着竹编故事,吸引着年轻一代。

10月15日,记者来到巴州区鼎山镇小寨村,探寻这里以竹编为主题的村史馆,感受竹编承载的农耕文化。

▲耒子

村史馆 充满自然气息

鼎山镇属低山丘陵地带,多孤峰突起,少连绵山脉,沟谷纵横,溪塘密布,花草繁茂。清代书法家王善堂在鼎山寺崖岩题词“秀萃巴南”;清代文人成华钦赞美鼎山八大景观“天池跃鲤、古柏盘龙、牛项眠云、龙头喷雨、马鞍跨月、龙宝飞霞、园岫流丹、尖峰点翠”。鼎山镇小寨村距巴城45公里,占地3.5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小组,有村民1274人。

神话传说,八仙之一张果老想担一挑神仙土把蝉池垭口补好,以便在鼎山老场立皇城。第一天晚上,张果老将土担到现在的尖山村,天就亮了,他就将土放在那里,形成了现在的尖山子。第二天晚上,他又担了一挑土,刚挑到小寨村村部后面,天又亮了,他就将土放在这里,形成了现在的小寨子,小寨村也因此得名。

据《湖广填四川考略》,张献忠剿四川来到鼎山后,当地人登上鼎山寨,据险抵抗十余天。小寨村与鼎山镇近在咫尺,当地人恐遭兵祸之灾,便在小寨村前后的响滩坝和山坡各处修筑道道栅栏,安营扎寨,由身强力壮者守护其内。后来,被困于鼎山寨上的人巧用“活鱼悬杆”之计,让乱兵以为山上鱼肉尚存、粮食丰裕,攻寨无望,便下令退兵了。于是,拒守小寨山的人也逢凶化吉,免遭了兵祸。为让大家记住这个历经生死的地方,当地人就把这个村起名为小寨村。

国庆以来,巴中连日阴雨天气,记者乘车一个半小时来到小寨村。车辆行进在村道上,雾气弥漫,只见四面是山,一座座民房错落有致地布局在中间较为平坦的地方,田里的稻谷已收割完毕,房前屋后、河沟边、山腰上,处处可见一片片竹林,竹叶随风摇曳,还是青翠的颜色。

▲小寨村村委会大门

小寨村村史馆位于村委会,大门的墙上写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的20字总要求,还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走进村史馆,“气节不改风骨长存,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两行标语张贴在墙壁上;环绕室内一周的展台上放着各种竹编生产生活用具,有筛子、撮箕、斗笠、背架子、竹篓、竹篮、扇子、蒸笼等,还有木制的传统农具耒子、升子,品种多,做工细。村史馆的正中有一丛竹林模型,清新翠绿,地上还“长着”几个“竹笋”,十分逼真。抬头一看,天花板上挂着一个个用竹子做的鸟笼状灯罩,精巧美观,充满了自然气息。

硬化完善村道路、建猕猴桃种植园、发展水产养殖和巴药种植、危房改造和易地搬迁;独自一人照顾体弱多病的公婆的好儿媳,无论严寒酷暑都坚持送医上门的卫生站工作人员、为修村道路多次捐款捐物的村民、回乡创业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村史馆的墙上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村里的历史沿革、地域文化、经济发展和乡贤名人等情况。

▲砍竹子

传承人 介绍竹编工序

小寨村多慈竹和水竹,加之有一批民间手艺人,这里的竹编远近闻名。据相关资料考证,竹编技艺在该村已流传近三百年。“湖广填四川”时,李氏族人迁到了小寨村,带来了竹编技艺,从此代代相传,以艺养生,安居乐业。从传承家谱中得知,李氏竹编传承至今已有五代人,即李俊兴和其父李玉吉、祖父李凤忠、曾祖、高祖,都是十里八乡有名的手艺人。

小寨村二社村民李俊兴今年71岁,他从12岁开始学竹编,现在还在编。“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竹编生产生活用具很普遍,我们那的人都会编,然后拿到市场上去卖,挣点零用钱。当时有人到家里来买,也有人请我到他家里去编,管吃管住还给工钱,现在不兴了。”李俊兴回忆。

李俊兴会编背篼、单背、筛子等农业生产用具,也会编凉席、装花生瓜子的盘子、提篮等生活用具,还会用竹子编各种玩具、用竹子制作蒸笼等。“竹编没有一定之规,除了常见的背篼、筛子,需要什么样式都能编出来,全靠手上的功夫和自己构思。”李俊兴说,竹编是个细致活儿,工序有采竹、收料、打节、破料、寸蔑、匀蔑、煮蔑、起底、编蔑、剪边、锁边、锁口、成品。

▲寸蔑

采竹,也就是砍竹子,一看、二摸、三敲,要选头细、中粗、节把稀、竹尖钩头好的竹子,便于加工使用;春天不宜采竹,因为水份较重。备料,先将采回的竹子锯成短料,剃去竹节、竹毛,一分为二剖开,按制品所需宽窄寸蔑,然后用蔑刀剖成匀称的细条或薄片,用匀刀拉成规则的丝或条或片,如加工花色制品,部分材料需浸染上色,晾干后使用。编织,先按所编织的产品起底,个别产品需利用专用工具套架进行编织,要注意样式,适收适放做到美观大方。所编织的成品要放置在通风干燥处妥善保管,不能吸潮、淋雨,以防霉变成为次品,影响销售。

李氏竹编主要制品有斗笠、竹簸、竹筛、撮箕、皮撮箕、花篮背篼、松肩背篼、婴儿背篼、晒席、睡席、烘笼、竹扇、刷把、筷篼、鸡罩等50多种。这些竹编制品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具有绿色、环保、节能、轻巧等优点,曾广泛用于农村生产生活。

▲起底编织

强保护 助力乡村振兴

巴蜀之地自古多竹,竹编技艺广为流传,2008年竹编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李氏竹编通过收徒传艺,在鼎山(果敢)一带传承至今,竹编制品是当地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小寨村、白果村、黄梁村、钟林村等村,村民们农闲时会制作一些竹编制品销售,作为家庭副业的收入。竹编也是小寨村保留较为完整的民间手工艺。

不仅是竹编,民间有歌谣“房前屋后多栽竹,儿孙后代享现福”。房前屋后种竹可以美化环境,竹子可以造纸、制作毛笔和乐器,竹炭可以清除周围空气中的有害物质,竹叶、竹菌、竹根、竹笋、竹青、竹叶心等还可药用或食用。竹文化自古以来备受推崇,特别是竹的气节,挺拔正直、不惧风霜,自古以来咏竹的诗词、画竹的丹青不胜枚举。

近年来,由于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现代化生产生活用具渐渐代替竹编生产生活用具,鼎山镇从事竹编的人从过去家家户户到目前只剩四、五家,竹编技艺正面临失传的困境。

年轻时,李俊兴一天就能编一个背篼;现在上了年纪,两天才能编一个,编的种类也少了。“现在装东西有口袋、运东西有车辆,竹编需求量越来越少,没有了销路,更难以做成产业;村里会竹编的老人有的已经过世了,年轻人又没几个愿意学这门手艺。”李俊兴说。

▲竹编成品

在脱贫摘帽战役中,巴州区按照“存史、资政、教化”的原则,建成了24个村史馆,充分展示村里的地域文化、人文特色、历史沿革、生活变迁、脱贫攻坚等。在建设过程中,特别注重避免千村一面,让每一个村史馆原汁原味地集中反映当地的历史底蕴和发展变化,形成“一村一主题”。为了保留完整的竹编技艺、传承农耕文化,2017年10月,巴州区在小寨村建起了以竹编为主题村史馆。

与其他村史馆相比,小寨村村史馆以绿色为主,用手工竹编制品进行设计布局,展示小寨村的竹编文化。依托村史馆,鼎山镇综合文化站加强宣传普及,提高村民保护意识;组织相关人员对竹编技艺进行了音像收集,建立了纸质文字和音像电子档案库并整理上报;还计划将当地的竹编技艺申报非遗保护名录。

“通过把村史馆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旅游、易地扶贫搬迁、文化扶贫示范村建设等有机结合,让村史馆成为记录历史、传承文化的‘博物馆’,留住乡愁、凝聚人心的‘加油站’,体验民俗、发展旅游的‘精品店’,为乡村文化振兴发展奠定基础。”巴州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

巴中文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