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自故乡来

王冬良

年少时读到唐朝诗人崔颢的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一直不解其意,怎奈时至今日远在他乡的我虽有些感触,却已是人近中年。

(一)咣咣花

早晨去体育公园跑步的时候,再次看到了路旁的那几棵“咣咣花(学名蜀葵)”。这是老家最常见的“百姓花”,花朵艳丽、泼辣、好养活,种上一年后,每年春天都会长出很多。花朵有白的,有红的,有粉色的,一丛丛咣咣花一起盛开时,也是相当有气势吸引眼球的。因为朴实的乡亲们格外喜欢“红花”,所以村里的咣咣花也就以红色为主,很多人家的门口、小院花池里都栽有红色咣咣花。

不知道别人看到路边这些咣咣花有何感想,但我首先想到的是我读小学时的那座老学校。老学校建于1984年,由老书记王相林带领村民集资建成。学校教学楼由一座二层小楼和一排平房构成,小楼在北,平房在南。平房又分为东西两处,中间是一条南北马路,西侧教室是学前班(习惯称之为“育红班”),东侧平房是一年级教室。学前班前面的空地是操场,一年级教室前面是一块菜地兼做花池,种的就是咣咣花和马莲花。每年六月,咣咣花就开始开花了,整个校园也就成了花的海洋。下课后,我们这些调皮的男孩子偷偷把花摘下来戴在头上,在教室后面玩捉迷藏、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引得那些同龄的女孩子哈哈大笑。

我在这里度过了宝贵的五年求学时光,从一个调皮的孩童,慢慢成为了一个爱劳动、爱学习的好少年。虽然班里只有17名学生,但我每年都会努力考取前两名,这五年的求学时光培养了我的自信,让我有勇气去面对外边和未来一切的挑战。我坚信“天道酬勤”,只要自己不抛弃、不放弃,比别人多付出、多努力,迟早会有所成绩!

(二)王家庵

2018年大年正月初六,全家人一起回滨州经济开发区老家探亲。中午在村西头的姑姑家吃饭,饭后孩子吵闹着非要出去玩一玩。姑父说,想去哪里啊,我开车和你去。正在玩手机的我,忽然发现文友侯磊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条消息“王安村春节文艺节目汇演,威风锣鼓敲起来,大秧歌扭起来”,下面是九张活动现场的照片。图中有很多表演者都是我的长辈,表演的是“懒汉娶妻”“王小赶脚”等经典剧目。我对姑父说,要不咱仨都去老学校门口吧,那里有“闹玩”的。

我们到达现场后,演员们正在休息、换场,一个认识我的大妈告诉我接下来要表演“街舞”。我环目四周看到在广场上看热闹的人群中,有许多是看着我长大的老邻居,他们也看到了我,一个个走过来和我说话,“什么时候回来的,今下午走吗”“你妈也跟着回来了?老小多大了?”……一句句久违的乡音,唤起了我深藏的记忆,许多往事像电影镜头般在脑海里呈现,好像我未曾离开村庄一般。

音乐响起,五个年轻人走上舞台,伴着音乐的节奏,奋力表演着街舞。看年龄也就是十五六岁的年纪,标准的00后,我一个也不认识。于是低声问姑父,他笑着一一给我介绍,左边是大牛家的小子,右边是柱子家的老大,那两个戴帽子的是你文明叔家的欢欢、乐乐。小伙子的表演都不错,举手投足有板有眼,人也阳光、精神,他们就是村子的未来啊。我呢?多年不曾回家,渐渐成了村里熟悉的陌生人。能唤出我乳名的老人越来越少,故乡慢慢也就变幻成了一个符号。

因为下午还要回邹平,妻子发来短信要我们早些回去收拾行李。孩子依依不舍地跟我们上车,他忽然指着车窗外对我说:“爸爸,那红色横幅上的字有一个我不认识。”我问:“哪一个?你指给我看。”原来,他说就是那个‘庵’,我说那就是‘安’的简化字啊!

回到邹平,我的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我所在的这个村子,被村里人及附近村民唤作“王家庵”,我们身份证上写的却是“王安村”。与其他村庄不同的是,我们这个村子在2017年之前一直没有村头碑。小时候只知道玩,不曾关注这些。长大后参加了工作,也结识了一些文友,茶余饭后就经常讨论一些村子村名的由来。比如,我岳父家所在的邹平县孙镇霍坡村,在村头就有介绍村子由来的石碑。我工作的地方-西王集团所在的西王村甚至都出版了《西王村志》,建起了村史馆。文化需要传承,村子的历史也需要尽快查清、梳理,让更多的年轻人去了解村庄、熟知她的过去变迁、把一些精神传承下去。特别是拜读了李登建老师的《血脉之河的上游》后,这种查清村庄来历的紧迫感越来越强,甚至到了夜不能寐的地步。

《王氏家谱》是找不到了,问起一些祖父辈经历过的陈年往事,父亲回答的也是模棱两可,我只好寄希望于查阅档案馆的《滨县县志》。在一个温暖的春日,我即兴找了一个在开发区工作的教师朋友去档案馆,不巧的是被档案馆告知,需要所在工作单位开具介绍信才能查阅。查阅档案碰到了障碍,我便改变思路在网上查阅,一遍遍的输入相关关键词进行百度搜索。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中国滨城区情网-数字方志”查到了有关里则镇镇名的一些资料:里则镇(li zei zheng),隋代立村,名黑风镇,因镇中关爷庙下有一距滨州城25里之石标,曰:里测镇。后因测字有三水不吉,改称里则镇。明代《滨州志》曰李则镇,后仍名里则镇……

滨城区情网中也有部分村庄的具体介绍,唯独没有我们王安村的相关文字介绍。怎奈“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在我心灰意冷的时候,无意中在《滨州文学》读到了沙河办事处王弘大姐写的《滨州中游村传奇》系列文章。看到文中的许多资料图片,我顿时眼前一亮。我思索再三给王姐发了条微信。

一周后的一个晚上,我刚打开手机微信就看到了王弘姐发来的三张图片,当时真的是非常非常激动!我要找的就是这些!第一张图片上拍的是书名《山东省滨县地名志》,落款日期是1984年10月,离现在已经整整34年了!另两张图是关于“王家庵”村的详细介绍:“王家庵,曾名:王庵、王安。位于新滨城西南37.5华里,区驻地西北5华里,西2华里界惠民县。元末,王宗礼由惠民王判镇迁此,因村东古有一庵,故名王家庵。讹为王安。”

我立即把图片发给同村几个一起长大的发小,他们收到后也是惊喜不已,更没想到我们的村子也有着600多年的历史了。想想村子里的那些老枣树林子经过了多少风霜,想想村南的大水湾养育了多少代人,我们就能够更好的理解刘亮程在《一个人的村庄》中描述的那些农村生活细节,表述的那种思念故土情怀!村子在,根就在!走得再远,我们也是有家的人。想到这些,我们的内心便不再慌张,双脚踏在这片土地上,我们说话做事才会更加有底气。

近些年,村里一部分人靠着加工筛网、销售筛网走上了致富路。还有许多年轻人和我一样,从学校毕业后走进了车间工厂,在新的舞台上奋力打拼。村子里的二层小楼、家庭汽车越来越多,再加上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庄稼风调雨顺,乡亲们也过上了期盼许久的好日子。去年冬天,村里家家户户通上了天然气(享受政府补贴),即可取暖也可做饭,街道变得更加整洁,村庄旧貌换了新颜!一个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新农村正在慢慢形成。

(三)在韩店

2003年5月的一天,18岁的我背着简单的行囊来到邹平西王集团参加工作。在企业里,领导同事百般爱护,工作中遇到困难,他们都会热心帮助;上班有着免费的工作餐,顿顿热汤热水让我们这些游子慢慢有了家的感觉。我从一名普通的车间操作工,一步步成长为一名基层管理干部。

今天我已成为两个孩子的父亲,夫妻双双在西王工作,在这里买了房,买了车,孩子也在这里生活、上学,这里已成为了我的新家。每逢节假日,我们都会开着车,领着孩子去附近的伏生公园、禾和湿地去逛逛。曾有邻居打趣的问过孩子,你家是哪里啊?儿子则高兴地回答道:“妈妈说我有两个家,老家在滨城,新家在韩店。”是啊,我好幸福,我有了两个家,一个在黄河北,一个在黄河南。我有着双份的爱,爱与被爱充斥着我的生活。

春天的风总是柔柔的、暖暖的,吹遍大江南北。邹平樱花盛开的季节,滨城老家的海棠也在同时绽放。我衷心祝福两地的父老乡亲在党的好政策下,通过自己的勤劳、奋斗,过上更加美满幸福的新生活。

作者简介:王冬良,山东滨州人,供职于西王糖业有限公司,系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滨州市作协会员。热爱文学,喜爱读书,作品以乡土散文为主,有文章散见于在《齐鲁文学》《邹平群文》《梁邹文化》等刊物以及齐鲁网《西王文苑》《滨州文学》等文学公众号平台。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