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諸多“高顏值”城市更新項目吸睛無數時,坐落在北京麗都商圈的文創園——文心空間·文心華策國際影視交流中心,卻低調地吸引了不少明星企業入駐,運營邏輯自成一體。不拼“顏值”,以“內容更新”爲核心,文心空間·文心華策國際影視交流中心跳出“空間”,從企業的深層需求切入,進行着一場內容和人與人互動關係的革新。

北京文創“星”地標

文心空間·文心華策國際影視交流中心是北京文投集團旗下文創園運營品牌文心空間下轄園區,麗都商圈唯一一個文創園區。文心空間基於園區所在麗都區域獨具的國際化商務基因及自身優勢,將園區定位爲 “影視+國際交往”,並致力將園區打造成爲集三大基地(國際影視活動基地、影視大師培養基地、影視文化交流基地)、五大中心(國際影視產業大數據中心、國際影視後期製作中心、國際影視產業企業孵化中心、國際影視產業宣傳推廣中心、國際影視產業投融資中心)及七大服務平臺(投資、融資、擔保、貸款、孵化、產權交易及官方文化政策解讀平臺)爲一體的 北京影視產業國際合作實驗區——中國影視的“夢工廠”。

自2018年1月項目正式交付以來,文心空間·文心華策國際影視交流中心已成功引入華策影視北京總部、《演說家》等爆款口碑作品背後的大娛樂新銳勢力可爲互娛、《高能少年團》等王牌網綜製片團隊北文傳媒、國際大片後期製作韓國公司因思特(Inster)、導演卡梅隆與太陽馬戲合作的《阿凡達前傳》等豪華國際陣容演出策劃團隊盛美文華等近20家影視文化行業領軍品牌,匯聚衆多明星、名人IP。

爲更好地滿足入駐園區影視文化從業者在商務、生活及休閒上的“挑剔”需求,園區還引入了影視主題咖啡館、文人茶室、酒窖、品牌中西餐、健身工作室及形象設計工作室等商業業態,希望打造獨具格調和品質的文化社區。

聚“星”背後的運營邏輯

立足於文化產業綜合服務商的定位,文心空間以用戶思維切入,借鑑馬斯洛需求層次模型,深度梳理和挖掘企業的多維度需求,初步形成了 “空間+資本+內容”三位一體的服務模式。

做好空間和服務固然重要,但因可替代性較高,從而無法與企業建立穩定、長期的強關係,很多空間方宣揚的“平臺化”更無從說起。因此,文心空間重點 從深層需求入手,在資本、內容及更高層的需求上給予企業服務和解決方案。

資本層面上,文心空間與文化中心基金已形成了投後、投前協同,由投資帶動空間、空間反哺投資的模式。文化中心基金全面佈局文化創意產業,已在影視劇作、動漫、遊戲等文創產業業態方向進行戰略佈局,其中就 投資了入駐文心空間·文心華策國際影視交流中心的可爲互娛。同時,文化中心基金還與華策影視集團共同發起設立北京文心優品投資基金,專注於境內外影視全產業鏈及相關衍生行業內優質項目,其中又 投資了可爲互娛2019年上線的院線動畫電影《屈原》(暫定名),全方位扶持優秀企業與優質內容。

北京文心優品投資基金出品劇目

內容層面上,針對文化企業融資難、讀不透政策、業務匹配資源難找等痛點,文心空間提供投資、融資、擔保、貸款、孵化、產權交易 文化金融全鏈條服務(文心空間於今年4月被北文中心文創板授牌“文創板文化金融服務中心”)、北京市官方文化政策解讀平臺、企業撮合交易平臺等服務,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給予切實的幫助。

同時,文心空間還計劃有效利用園區內的公共空間,舉辦國際影視節展、VIP觀影、大師講堂、新聞發佈會、行業論壇及研討會、籤售會及Live音樂會等影視、文化類國際交流活動,雲集影視、文化圈各路大咖,打造首都中外交流的“會客廳”。

在很多文創園做加法的同時,文心空間·文心華策國際影視中心選擇做減法——專注圍繞企業的需求開展運營工作。也正是這種“跳出空間做文創園”的方式,重構了空間運營方與企業、傳統寫字樓內企業鄰里的單維度關係。而正是內容和人與人互動關係的更新,給予從環境、人羣、產業到價值更新鏈條的可持續源動力。

空間運營這件事兒終歸是場耐力和核心實力的較量,如何在城市更新浪潮里正確解鎖“內容更新”的價值也許纔是空間運營者需要深入思考的課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