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恐慌壓力下的我們 上一節我們學習了《恐慌壓力下的我們(上)》,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接下來的內容。儘管恐慌情緒會影響我們的決策和行爲模式,但它也有一個積極作用,那就是激發我們採取行動。中國哲學中的陰極生陽否極泰來,西方諺語中講的黎明前的那一刻是最黑暗的都可以用來描述行動前的恐慌這種情形:有時候恐慌情緒,是讓領導者注意到問題嚴重性的唯一途徑。 下面我們從下面這兩個方面來說明這個觀點: 第一,金融市場中,聰明的投資者比普通的投資者更善於利用危機,他們不僅會發現危機,而且,還會想辦法加速危機的到來。回看俄羅斯歷史就會看到這樣的一個例子,俄羅斯總統葉利欽與俄羅斯人代會和最高蘇維埃發生劇烈衝突,政局不穩,感到不妙後總統葉利欽便命令軍隊包圍議會大樓,隨後與警察攤牌。 不穩定的政治局面本該影響人們對俄羅斯經濟的信心,但與之相反的是,紐約和倫敦的投資者買光了市場上能得到的所有俄羅斯股票,在他們看來,這次危機可能短期來會造成經濟的滑坡,但從長遠來看,這能夠觸發俄羅斯更深層次的政治變革,能夠推動俄羅斯的經濟發展。既然這樣,爲什麼不趁這個好機會,多買點便宜貨,坐等股價瘋漲呢? 第二,情況越危急,變革就越有可能發生,決策者越有可能作出特殊的決策,加速危機的到來。喜歡看美劇的朋友一定看過《實習醫生格雷》。在劇中有這樣一段情節:實習醫生艾索貝爾愛上了自己的病人丹尼·杜奎特,而他的心臟正在衰竭。我們知道,心臟移植一般都有一個等候名單,會根據病人病情的緊急程度來排序。 但丹尼的病情嚴重程度,還不能排到移植名單的首位。於是,問題就來了,心臟移植的機會是非常寶貴的,說不定,等丹尼排到的時候,就沒有移植的機會了。所以,當機會來臨的時候,艾索貝爾冒險關掉了病人的左心室輔助裝置,讓他病情惡化,從而得到了心臟移植的機會。當然,不幸的是,病人最後還是去世了,艾索貝爾也被吊銷了行醫資格。專業人士爲了拯救愛人冒險,落得這樣的後果實在令人深思。 在這裏講這個故事,暫且不去探討這裏面的道德問題。只是想告訴大家,在投資生活中其實也是一樣的,無論多聰明的人,都有失手的時候,何況是用這樣的險招呢?當你試圖利用危機的時候,一定要審慎思考,因爲沒有人能確保決策絕對正確。 那麼當危機發生,如何才能做出一個最佳決策,成功躲避灰犀牛、防止傷害呢?答案很簡單,就是跳過恐慌期,直接從判斷期進入行動階段。這就要求你,提前建立預防系統,養成強大的行爲習慣,在危機來臨時,可以做出下意識地正確反應。 舉個例子。我們平時會進行各種各樣的演習,比如說,消防演習、地震演習。這就是在建立預防系統。我們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訓練,把很多複雜的決策,變成一種下意識地反應,烙印在潛意識裏,把冷靜的反應內化成一種本能。 很多人還會質疑,針對簡單的事情,一切都好說,會有一些顯而易見的信號,你很容易就能判斷出有沒有危機。但是,如果是複雜的情況呢?我們該怎麼做?我們還有沒有可能也建立一個警報體系呢? 當然也是有可能的。 比如說醫學領域,人體就是個複雜系統,但我們也開發出了警報系統。新生兒阿普加評分法就是這樣的警報體系,這套系統在新生嬰兒一出生,就馬上檢測小朋友的膚色、脈搏、肌肉張力、應激反應和呼吸,然後綜合打分,通過這個分數醫生就能迅速對嬰兒的健康狀態做出判斷。 再來看經濟領域。其實,我們也有很多監控風險的工具和模型。 2008年到2009年之間的經濟危機最嚴重的時刻,許多國家也試驗建立了自我調劑體制,德國和瑞典建立了一個自動穩定機制。智利是一個嚴重依賴商品價格的國家,建立了貨幣穩定基金體制,把資金放入應急基金中,當物價過高的時候,政府可以通過應急資金池的資金渡過難關。 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美聯儲和各國央行開始不定期對本國銀行進行壓力測試,用於評估銀行面對外力衝擊時,能否有足夠的資本應對危機。與此同時,各國紛紛列出了“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名單”,本國央行對這部分經營狀況足以影響整個國家金融安全的金融機構採取了額外監管。 我們現在常用的GDP指標被創造也是一樣的道理,它幫助決策者進行判斷,馬修·畢夏普曾在《經濟學人》雜誌裏把GDP稱爲最不具備預示性的指數之一,卻是最爲重要的指數,這是人們從經濟大蕭條中得出的重要經驗教訓。 你看,不論是在醫療還是金融領域,當災難發生時,建立一個預警體系可以保護自己不受危機的傷害。因此,在恐懼階段,建立強大的預警系統是非常有必要的。養成時刻警惕的習慣,能夠使我們免受傷害。關於如何建立預警系統的相關內容,會在本書的第十四講爲大家詳細介紹。 好了,這一講我們先到這裏。回顧上一講的內容,這裏我們簡單總結一下:躲避灰犀牛式危機的侵擾,最好的辦法就是跳過恐慌期,從判斷期直接進入行動期。而這裏的關鍵就在於建立預防系統,養成強大的行爲習慣,把面對危機的臨時應急反應建立在提前規劃好的理性框架內。建立自動的觸發機制,使人們的及時反應變成一種後天的本能,從而成功躲避灰犀牛式危機。 下一節,我們將一起學習灰犀牛式危機第五階段的內容,在行動和崩潰階段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呢?我們下節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