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致敬獻禮改革開放40年,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動江蘇新一輪思想大解放、改革再出發,江蘇廣電總檯聯合13個設區市推出了大型全媒體新聞行動《潮起揚子江》,每天上午用一個小時左右的全媒體直播,充分展示區域發展輝煌鉅變、解碼城市改革基因,探索開放創新實踐。今天上午,《潮起揚子江》大型全媒體新聞行動走進徐州,節目播出後引起徐州市民的強烈反響。

上午10點,位於我市建國西路徐州郵政速遞公司西區營業部大樓外的LED大屏上,正在播出《潮起揚子江·徐州篇》。雖然周圍環境嘈雜,車輛來來往往,但還是引來了不少市民駐足觀看。大家紛紛表示,節目形式新穎、內容生動,充分展示了改革開放40年來徐州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鼓舞人心,讓人印象深刻。

市民 張志傑:改革開放40年祖國發生了變化,徐州和徐州的老百姓在生活上發生了變化,人民精神面貌越來越好。

恰巧利用等紅燈的時間收看《潮起揚子江·徐州篇》的,還有今年25歲的羅津菁。羅津菁土生土長的徐州人,在北京上學七年,今天《徐州篇》的播出讓她很感觸。她說自己雖然是90後,但也是改革開放的見證者和受益者,徐州的滄桑鉅變,以及在當代新時期所展現出的新風貌,讓她毅然決然選擇回到家鄉出一份力。

市民 羅津菁:看着徐州拔地而起的高樓、即將建成的地鐵,還有滿眼的山清水秀,我覺得這個城市背後展現的是一個綠色發展的理念和產業結構的創新、蝶變。所以我覺得徐州已經成長爲了一座未來可期的城市。

多年來,下水道四班全體職工弘揚"寧可髒一人, 服務千萬家"的精神,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關永淑、馬靜母女,一個是黨的十五大代表,一個是黨的十九大代表,都是"四班人"。今天上午,當這對母女的事蹟出現在電視直播中,讓同樣從事基層工作的張俠感慨良多。

市民 張俠:當時徐州的設備可能還沒有那麼先進,她們每天都是跳到齊腰深的水裏面去,不怕冷也不怕臭,這種精神真是值得我們學習。

無線徐州全媒體記者 張晨曄 蔣華

編輯 王菲

(本條新聞版權歸徐州廣播電視傳媒集團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