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中央作出相關部署,打通媒體融合“最後一公里”的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正在全國各地廣泛展開。僅今年下半年,就有不少新的縣級融媒體中心問世:

6月,北京市延慶區、朝陽區、順義區、房山區、海淀區等融媒體中心相繼正式掛牌成立;8月,安徽省渦陽縣,甘肅省玉門市融媒體中心正式運行;9月,雲南省大理州漾濞縣,河南省滎陽市,福建省永泰縣融媒體中心也揭牌成立……

隨着中宣部作出部署,2020年底基本實現縣級融媒體中心在全國的全覆蓋,並要求在2018年啓動600個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無疑爲眼下已經進行得如火如荼的縣級融媒體中心添了一把柴火。

但縣級融媒體中心究竟應該怎麼建?怎麼用?如何在媒體融合“最後一公里”的道路上,真正形成全媒體發力的宣傳新局面?相信有不少從業者至今依然雲裏霧裏。

11月28日,2018中廣聯合會城市臺地面電視聯盟會議在成都召開。會上,多名城市臺臺長、融媒體中心負責人,以及行業專家就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運行的模式展開了探討,也分享了不少實戰經驗。

同時,成都市廣播電視臺、成都市市縣媒體融合服務中心正式對外發布了《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整體解決方案》。可以說,整場會議爲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提供了多種方案戰術,值得業界參考。

縣級融媒體中心對城市臺的必要性

隨着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當前新媒體正在快速收割搶佔用戶,作爲黨和政府“喉舌”的地方廣電媒體處境堪憂。一方面,廣告創收持續走低,技術創新能力不足;另一方面,傳統改革的路子已經走不通了,只有順勢而爲,調整新時期新聞傳播的步伐,才能鞏固當地主流媒體的地位和影響力。

有意思的是,在推進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中不乏這樣的聲音:縣級融媒體中心只是縣級媒體的事,和地市級媒體沒有關係。

此前就有行業專家駁斥了這一說法,認爲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建設,重點並非在“縣級”二字,而是強調它的“基層”屬性。深化媒體改革,從最基層抓起、在最基層落實之後,更應該逐步影響並擴展到所有級別的媒體機構。

成都橙視傳媒科技股份公司總經理餘中同樣認爲,市級媒體應該主動擁抱縣級媒體,積極參與到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建設中。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建設將直接影響並改變省級與地市級媒體現有市場競爭格局。

倘若地市級媒體能借力於自身的融媒體建設成果與能力,參與到所轄縣區的融媒體建設中,形成互通互聯,將發揮出更大的效應。譬如,後續市縣兩級媒體可以聯合拓展智慧城市建設、文化創意等產業,這無疑是城市電視臺轉型發展的巨大機遇。

而爲了有效地開展市縣媒體垂直融合,實現市縣媒體資源共享、融合共通、宣傳聯動,城市電視臺在構建自身的融媒體平臺時也要充分打破物理侷限,統籌考慮“雲端化”戰略,做強自有平臺的可擴展性、可服務性,要主動着力,爲區域內縣級融媒體中心提供平臺、資源、人才、服務支撐,形成重大中心工作“上能全球傳播,下能觸達基層”的整體格局。

現今組建縣級融媒體中心的真正價值,就在於將來能夠爲開展多種業務提供現成的資源和支撐能力,實現業務的快速開發和部署,以順應新的業態和新的用戶需求,爲僵化的傳統媒體注入新的活力。

縣級融媒體中心怎麼融?

作爲當前傳統媒體改革創新的路徑之一,可以說,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建設目前仍處於有試點探索,但無統一模式的階段,相關的技術標準還待研究制訂。那麼在標準出臺之前,究竟哪個模式更符合發展趨勢,更合理更管用?成都市市縣媒體融合服務中心的探索實踐提供了啓示和借鑑。

在餘中看來,縣級融媒體中心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首先是要轉變理念,強化用戶思維,創新體制機制;其次是報臺網融合,“中央廚房”解決多形態採編生產;最後是對外連接,多終端管理,雙網絡保障。

作爲最早一批投入融媒體中心建設的城市臺之一,成都臺利用10年來積累的技術優勢,爲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量身打造了一套整體解決方案,其核心理念是“三向融合”。

首先,通過橫向融合解決生產問題——打通報、臺、網技術平臺體系,重設組織機構,全面整合報臺網業務單元,設置全媒體記者、全媒體編輯、內容審覈與技術保障團隊,建立策、採、編、審、發及效果跟蹤的生產流程,以移動優先,構建本土特色媒體品牌,做好黨委政府喉舌、反映人民羣衆呼聲。

其次,通過垂直融合解決傳播問題——上接市級媒體、下拓街道村社,加強整合上下資源,聯動開展創新策劃,以全球傳播爲目標放大地方品牌和媒體影響力。

最後,通過跨界融合解決發展問題——建成主流輿論陣地、綜合服務平臺、社區信息樞紐,突破物理空間和運作理念的侷限,參與智慧城市建設,服務鄉村振興發展。

在建設縣級融媒體中心的過程中,不同區縣的基礎實力、建設進程各有差異。基於此,成都市的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整體解決方案提出了以“雲服務”爲主和“本地化部署+雲服務”兩種集約化建設模式,最大限度集約資源、節約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具體到建設層面,解決方案的核心即“3+N”的產品技術體系。以“中央廚房”內容生產系統及“融媒e管家”多終端管理系統爲“雙核”,分別生產與管理的問題。

其中,“中央廚房”可實現報、臺、網之間文稿、圖片、視頻資源共享共通,滿足即時收錄、在線拆條、圖像識別等融媒體、多場景下的內容採編生產需求;“融媒e管家”可實現指揮調度、信息匯聚、資源共享、數據處理、輿情監測等綜合管理服務。

以全球視聽內容分發網絡和雲安全防護網絡爲“雙保障”,確保內容和服務特別是高品質音視頻內容,在全球各地可以流暢、穩定、安全地訪問、使用。

以縣級各類融媒體終端與市級統籌部署的傳播矩陣爲“N終端”,最終實現引導羣衆、服務羣衆及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雙功能”。

同時,在該解決方案中還提出,縣級融媒體中心可以主動與中央和省、市媒體圍繞中心工作、熱點事件開展聯動宣傳,AR\VR、人工智能、全景攝像、互動遊戲、網絡直播等特色功能,爲5G時代的融合傳播開啓新的窗口。

大數據收集及分析技術的加入,能讓縣級融媒體中心利用可視化大數據來不斷追蹤、評估傳播效果,並反過來指導前期內容策劃,形成內容生產閉環。最終形成線上線下一體,用戶交互體驗優化,多級媒體同發聲的融媒體傳播局面,進一步擴大主流媒體宣傳半徑,提高縣級媒體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市市縣媒體融合服務中心還將組建“橙視融媒學院”,爲縣級融媒體中心孵化更多專業運營人才,並開放市級“中央廚房”視頻調用權限,實現市縣兩級視頻資源共享融通,形成聯合策劃聯動宣傳的強大合力。

以縣級融媒體中心爲依託,還將把市級媒體已整合的電子政務服務、便民生活服務、智慧街道智慧社區特色服務等延伸到基層,服務羣衆,爲縣級媒體轉型發展有效賦能。

縣級融媒體中心大有可爲

從媒體融合的發展路徑來看,自2014年開始,歷經了早期的創新融合產品,到後來建設融合產品,到現在構建融合傳播體系的發展歷程。

基本經歷了由表及裏,由裏到面,由局部到整體的發展過程。過去通過產品的數字化、互聯網化,創新產品,形成多終端多渠道,而現階段單一媒體的建設發展已經不具備競爭力,必須要合縱連橫,構建現代傳播體系,而在現代傳播體系中,縣級融媒體中心就成爲了基礎。

這個基礎不是簡單地把新媒體項目再炒一遍冷飯,而是要將縣級融媒體中心打造成縣域綜合智慧平臺,通過這個平臺連接政府(P2G),連接縣域各行各業(P2B),連接縣域用戶(P2C),實現政務、商務、服務全連接。

想要達到這一點,最爲關鍵的是需要“融”、“合”雙管齊下。而當前最大的阻力,無疑是對於既往模式以及理念的守舊與觀望。儘管在積極響應中央重要號召與指示之下完成了建設縣級融媒體中心的規定動作,但全國範圍來看,懶政思想也不乏存在,沒有做到真正的顛覆與革新。對於真正更好地做到“上接天線”,“下接地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但無論如何,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建設與發展,一定會是中國傳統媒體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變革舉措,或能助力地方傳統媒體重回基層主流媒體地位。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