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管什麼患者,我們都應對他進行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評估及干預,不能任憑心血管疾病發生、發展,甚至演變爲猝死。在貴州省第九期高血壓短期培訓班期間,我參加了高血壓分級診療下基層(遵義站)活動,在某縣中醫院我聽到2例主訴「頸肩部疼痛」病例:。

在貴州省第九期高血壓短期培訓班期間,我參加了高血壓分級診療下基層(遵義站)活動,在某縣中醫院我聽到2例主訴「頸肩部疼痛」病例:

最初均未做心電圖,僅行鍼灸治療。其中1例在住院過程中死亡;另1例後期補做心電圖,提示疑似急性心肌梗死,轉當地縣醫院做冠脈造影確診,並植入支架。

這不禁讓我回想起2016年在慢病門診遇到的一例主訴「腰腿疼痛」,但最終確診爲「心肌梗死」的患者:

患者男性,50歲。糖尿病病史1年,高血壓病史3月,均未規律用藥或定期監測血糖/血壓。吸菸30年,每天20~30支。

因腰痛1天來門診,體格檢查顯示:血壓150+/90+ mmHg,心率112次/分,直腿抬高試驗陽性。心電圖顯示:竇性心律,V1-V6 ST段弓背向上抬高。

迅速給予阿司匹林300 mg、硫酸氫氯吡格雷300 mg、阿託伐他汀40 mg,並請心內科會診,同時將患者護送到急診科。由於患者出現腰痛時間超過24小時,考慮超過溶栓時間窗,將患者收入心內科。由於當時我院未開展心臟介入手術,與患者溝通後轉院,入院後在介入術下明確診斷爲3支病變,並植入3個支架。

術後患者回到慢病門診,我對他進行相應的術後管理與健康教育,患者目前未訴特殊不適。

Tips:如何對支架術後患者進行健康管理?

1)評估患者有無不良生活方式,並及時干預。教育患者堅持低鹽飲食、戒菸限酒、適量運動(在心臟康復科醫生的指導下),保持心態平和,注意控制體重。

2)注意管理慢病,如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等。

3)支架術後用藥:

①雙抗:阿司匹林、硫酸氫氯吡格雷(後者至少1年);

②降脂藥物:他汀類;

③降壓藥物:β受體阻滯劑、ACEI/ARB。

注意評估有無用藥禁忌證,監測血壓及靜息心率。

針對上述病例,

我有一些思考想與各位同仁交流

不當之處,還請指正!

1)培養基層醫生的臨牀思維非常重要:

①不要遇見「胸痛」才考慮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可能表現爲腹痛、牙痛、腰背部疼痛、頸部疼痛。不管是什麼部位疼痛,不管看中醫還是西醫,不管看內科還是外科,都應常規行心電圖檢查。

②重視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評估!不管什麼患者,我們都應對他進行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評估及干預,不能任憑心血管疾病發生、發展,甚至演變爲猝死。

2)基層醫生必須認識急危重症心電圖:如心肌梗死、尖端扭轉、室撲、房撲、高血鉀、低血鉀的心電圖。

3)患者安全第一:發現心電圖異常後,應立即科學給藥,快速轉診。

作者:周義

苗族,畢業於遵義醫學院臨牀醫學系。

2007—2011年,就職於重慶合川區小沔鎮醫院,期間於重慶合川區人民醫院進修心內科、呼吸科。2011—2015年,於貴州遵義道真縣人民醫院從事內科工作。2015年至今,於務川縣人民醫院從事慢病管理工作,並於2015年通過心血管內科中級職稱考試。

現任《全科學苑》編輯委員會編委、第一屆心血管青促會委員、胸科之窗影像羣祕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