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專家認爲意大利疫情已到拐點,重點保護老年人讓其“作繭”)

3月27日,在意大利米蘭,穿着防護服的士兵將棺材從貝加莫地區運往奇尼塞洛巴爾薩莫公墓。

意大利在峯值線上徘徊

在意大利北部倫巴第大區的一家重點醫院,所有牀位被佔滿,手術室變成臨時ICU病房,走廊和行政區域也排滿了病人,但每天還有60至70名患者湧入。這些患者多數年邁體弱,病情不段惡化,醫生們需要不斷抉擇:僅剩的呼吸機是用於治療65歲呼吸衰竭的老人,還是留給隔壁病房那位有併發症的85歲的患者?

雖然有些醫院給醫生打了招呼,要求禁止接受媒體採訪,但自3月以來,一些匿名的意大利醫生依然將一線的見聞和觀察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

截至3月30日,新冠病毒疫情已經造成意大利境內101739人感染,11591人去世,死亡率居全球之冠。但與此同時,這場意大利“自二戰以來最大的危機”有可能迎來轉機。當天,意大利新增確診病例4050人,連續三日下降,並創下兩週來的新低。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歐洲新冠肺炎疫情出現了一些企穩的跡象,意大利和西班牙疫情有可能正在接近頂峯,歐洲幾周前開始實施的封鎖措施開始見效。

正在爲中國援助醫療隊擔任志願翻譯工作的《新歐洲僑報》總編輯吳傑對《中國新聞週刊》介紹,

現在中意專家都認爲意大利疫情正在從暴發期到達拐點,後續每天的新增確診人數可能進一步減少。

地中海生物醫學研究所流行病學研究員、意大利環境醫學會副會長普里斯科·皮希泰利告訴《中國新聞週刊》:“按照我們的模型推算,意大利全國範圍內的峯值恰好在3月底。”此外,如果新感染者的數量因過去幾周政府的嚴厲限制措施而呈規律性地持續減少,疫情可能在2020年6月結束。

全國封鎖助推“拐點”到來

意大利北部兩個最嚴重的疫區交出了兩份完全不同的答卷。

截至3月29日,在擁有1000萬人口的倫巴第大區,超過4萬確診病例,6000餘人病亡。而在相鄰的維內託大區,500萬居民中約有8000人感染,300餘人死亡。

作爲意大利“一號病人”來源地,倫巴第大區擁有更高的人口密度,在疫情初期面臨的形勢也比維內託更惡劣。但一些專家指出,兩個大區在面對社區傳播時做出的不同公共衛生決策對疫情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維內託大區政府在2月底就開始圍繞確診病例展開廣泛檢測,覆蓋輕症和無症者。根據大區規定,確診病例的所有家人和鄰居都要接受專業人員上門的病毒檢測,如果檢測試劑盒一時供應不上,他們也需要自我隔離等待。

而倫巴第則採取了一種更保守的防疫方式。到3月20日,意大利施行最嚴厲封鎖的前一天,該大區實際檢測人數只有維內託的一半,並且不檢測無症感染者,在追蹤病例、家庭隔離和監測上的資源投入也非常有限。倫巴第的防疫思路是“以病人爲中心”,維內託的政策則是針對性很強的“以社區防疫爲中心” 的傳染病流行防控模式。

顯然,倫巴第的保守防疫,是意大利防疫“亂象”的一個縮影。在採取全國性封鎖措施之前,意大利中央政府衛生部、民防部及20個大區、8000多個市鎮發佈了一系列互相矛盾的行政指令。在是否關閉學校、酒吧等聚集性場所的問題上,政策多次反覆。

意大利的醫療體系分爲中央與大區兩個主要層級。2001年修憲後,覆蓋全民的公共醫療服務轉爲大區管理,各大區幾乎擁有了對醫療事務的完全自主權,名義上負責領導衛生事務的意大利衛生部,職權被架空。

在大區意見不一致的情況下,意大利總理孔特選擇通過法令來逐漸增加封鎖區域範圍,升級限制措施,最終將“以社區防疫爲中心”的隔離封鎖制度擴展到全國。

對重症密集的疫區進行封鎖隔離,也被認爲是意大利迎來“拐點”的關鍵舉措。美國麻省大學醫學院教授盧山指出,這和重症病人的病毒載量有關。如果一個地區的重症患者增多,被他們傳播的人很可能接觸到大量病毒顆粒。

“爲什麼年輕人也可能被感染呢?因爲病毒載量多的時候,人體的免疫系統是沒辦法抗拒的。”盧山說,這將造成該地區的重症病例數幾何式增長。

吳傑對《中國新聞週刊》透露,針對意大利疫情重症率高的情況,中國專家組開出的“藥方”也是“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避免患者慢慢發展成重症,造成惡性循環。

但在採取全國性封鎖措施之前,意大利防疫政策陷入“沒有在阻止病毒傳播,而是在跟隨病毒傳播”的狀態。

在倫巴第和維內託兩大區採取封鎖措施後的第一週,有4.7萬意大利民衆因“沒有正當理由”外出而遭到警方罰款。

帕多瓦大學病毒學教授喬治·帕魯指出,禁止公衆聚集等措施涉及憲法問題,而關閉學校、公共場所又需要和大區政府協調。意大利所採取的封鎖措施,已經是做了他們“能做的一切”。3月21日,意大利新增確診病例數達到6557人的峯值。此後連續十天,每日新增確診病例數都在4000人到6000人間徘徊,增速整體上保持下降態勢。

截至3月31日,意大利疫情基本被控制在北部的倫巴第、維內託、羅馬和皮特蒙特大區。其餘16個大區中,5個大區確診病例數未超過1000人,13個大區未超過2000人。

牛津大學動物學系教授古塔普領銜的團隊在3月24日發佈的論文中指出,“羣體免疫”的實現可能助推了意大利疫情“拐點”的到來。

該團隊基於意大利的重症患者人數推算,到3月6日時,意大利全國可能已有60%的人接觸過新冠病毒。不過,古塔普團隊沒有明確給出解釋,是否60%的人獲得抗體就意味着可以實現“羣體免疫”。

對此,香港大學流行病學教授本傑明·考林對《中國新聞週刊》指出,關鍵並不是糾結於具體的“羣體免疫”所需比例,而是“如果人羣中有存在免疫的人,任何流行病的影響都會變得比較小。免疫人羣越多,流行病的影響就越小。”

意大利的疫情防控並沒鬆懈。

意大利衛生部表示,目前政府實施的全部封鎖和限制措施,還將至少持續到4月12日復活節。意大利大區及自治區事務部長博恰也公開表示,現在談論學校和工廠重新開放的話題是不適當且不負責任的。

老齡化的困境

3月25日,一架中國東方航空包機飛抵意大利米蘭。這是自3月12日以來中國派往意大利的第三支醫療隊和第四批援助物資。除中國外,古巴、阿爾巴尼亞的醫護人員也於近期抵達倫巴第大區,投身防疫工作。

疫情之初,意大利向歐盟尋求醫療資源幫助。但法國和德國政府卻發佈了對口罩、防護服等醫療物資的出口限制令,其他歐洲國家也未回應歐盟委員會的呼籲。意大利政府只能從域外的俄羅斯、美國、南非等處,尋求獲得急需物資。

對於歐盟在危機中的效率,在一次無果而終的歐盟領導人會議上,法國總統馬克龍直言,歐盟在危機中的政治反應可能意味着歐盟的終結。

當歐洲確診病例總數即將突破十萬大關之際,各成員國終於達成一致,由歐盟宣佈建立“拯救歐洲”醫療物資戰略儲備。

歐盟委員會也成立了疫情應對小組,歐盟主席馮德萊恩親任組長,宣佈目標爲“確保整個歐洲有足夠的防護設備和醫療用品供應”

除了設立370億歐元的新冠病毒應對投資計劃、召集各國探討發行債券等經濟援助方案外,小組也開始對成員國的邊境管控加以規制。目前,歐盟境內基本物品已經恢復自由流通。德國、法國暫停了對意大利的出口限制,並承諾向意大利運送100萬個防護口罩。自3月24日起,一些意大利患者被轉移到德國境內的醫院救治。

老齡化嚴重的發達國家面臨重症率激增風險,而作爲歐洲老齡人口比例最高的意大利,在傳染病大流行中保護老年人的體系其實比其他歐洲國家完善。意大利設有國家流感監測系統,以1000名服務基層的全科醫生上報的數據爲基礎,不斷監測全國流感的感染率和重症率。整個防護體系最依賴的還是疫苗接種,65歲以上老人都會被要求接種疫苗。

而新冠疫情的防控,目前最大的難處正在於沒有疫苗。歐洲疾控中心的傳染病防治指南強調,除疫苗外,能保護老人免受傳染病侵害的方式就是個人防護了。

本傑明·考林對《中國新聞週刊》形容,最好的辦法是給老年人“作繭”,只要出現局部的傳播,就將老年人保護起來,不讓他們暴露在外。這意味着政府需要爲老人們安排運送物資、保障藥品、取消子女探訪,以免他們因爲日常事情離開家。

丹麥衛生部傳染病研究所傳染病預防項目主任K?re M?lbak率領的團隊長期追蹤研究歐洲國家死亡率,他告訴《中國新聞週刊》,在新冠病毒疫情暴發後,除意大利的死亡率有所上升外,該團隊尚未監測到其他歐洲國家的死亡率出現和流感流行時一樣的明顯變化。不過,這並不意味着其他存在老齡化問題的歐洲國家逃過一劫,因爲“死亡登記和病亡報告總是有幾周的延遲”。

3月27日,在意大利米蘭,穿着防護服的士兵將棺材從貝加莫地區運往奇尼塞洛巴爾薩莫公墓。

韓佳鵬 本文來源:中國新聞週刊 作者:曹然 責任編輯:韓佳鵬_NN984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