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阳的快剑老师,每天还会去小山包上练飞针,一个人沉溺在兴趣的快乐之中,没有是非,也无关江湖,自歌自舞自开怀。快剑老师练的飞针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暗器。

什么是江湖?普通人眼里的武林江湖是大力金刚腿、金钟罩、铁布衫、铁头功,而真实的江湖,是大隐于市,是粗茶淡饭,是生活。

奸邪的暗器,也可以规范武林正道的秩序;拳脚之争出手不回空;大枪可以护国抗敌……今天,我带你看看真实的武林,一个你不知道的江湖。

少林足球剧照

1

暗器

以奸邪的行为规范着

武林正道的秩序

每天,信阳的快剑老师都会去一个四周无人的小山包上练飞针,他练这项技术已好多年了,曾遍访全国名师,如今技艺已炉火纯青。

在他面前八米开外挂一个铜钱大小的钢环,他一个飞针扎过去, 只听“嗖”、“啪嚓”一声脆响,飞针穿过钢环,稳稳地钉在靶心上。十几米外扎气球、扎苹果,一扎一个准。

飞针,这个为武林所不齿,为正道所不容的江湖暗器被他演绎的出神入化,骇人心魄。在和平法制时代,我以为投毒、暗器,这些令武林人士忌讳的手段,早已消声匿迹,没想到这项技艺却依然犀利的存在,并隐密而小众的传播着。

提起中国传统武术,很多人都不屑一顾,说其既上不了擂台,也打不过散打,在泰拳等凶残的搏击术面前更是不堪一击。

说这些的多是境界不高的吃瓜群众,真正的高手谁敢说自己手眼通天,天下无敌?我弱弱地问一句,什么散打冠军、泰拳高手、刀王神棍……你敢接快剑老师的两支飞镖么?不在你身上扎两个窟窿,他就不叫快剑!

快剑老师练的飞针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暗器。

暗器还有很多种,如飞镖、飞刀、吹箭、袖箭、弹弓、绳镖、流星锤等,它隅居在武林中最阴险最黑暗的角落,虽见不得阳光,为武林正宗所不齿,但它让绝世高手都害怕,心生畏惧。

旧社会江湖中,那些出手不留情杀人过多结怨深重的狂暴嗜血之徒,最忌讳它,行走江湖,从不敢透露踪迹,生怕被仇家知道后偷袭暗算。

所以,江湖水深,武要讲德,话不说满,事不做绝。因为,总有人有方法治得了你。暗器,以奸邪的行为规范着武林正道的秩序。

暗器:飞刀

2

洛阳三皇炮捶

出手绝不空回

洛阳有一支武艺,没几个人练,叫三皇炮捶。传说是江南大侠甘凤池传下来的,清末时期传至河北人郭新胜。

有一次打擂,郭新胜出手太重打死了人,为了避仇,他逃匿到洛阳隐居了下来,从此,在河南洛阳地区留下了这一支奇葩的武艺。

洛阳三皇炮捶讲究“回如绵、出入电、绵随粘连、钩挂连环”。要求出手不空回,两人交手,只要接触你,那怕是挖、是抓、是掐,总要揪掉你身上的一块肉带回去。

他们的观念里武术就是打,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不能输,输了就是侮辱师门。

有一年,洛阳市体育局组织老武术家开会,三皇炮捶的师傅和某个门派的拳师杠上了,三皇炮捶的师傅出手把那个门派的拳师掀飞到了屋外。因为在武术界制造了不和谐的声音,洛阳三皇炮捶从此被体育部门冷淡,边缘化。

洛阳三皇炮捶:曹老师傅的师父李福海前辈

在洛阳时,我和洛阳师院一个练太极的壮小伙慕名去三皇炮捶的场子参观学习。

壮小伙太极拳师承纯正,又肯下功夫,身手很好。于是大家就窜掇着他和三皇炮捶的曹老师傅试试手。年轻人好胜,还真找曹老师傅比划了起来。

开门讲手,他们客客气气地用武林中常见的金丝缠腕较量(传统武术贯用的较艺方法,和普通人玩的掰手腕一样常见)。谁知这小伙年轻火气盛身大力不亏,又精于太极拳的柔化之功。曹老师傅的手被他牢牢钳住竟无法解脱,略微懂行的我看得心知肚明,也为这看似和气实已陷入尴尬的场面着急,不知如何化解。

正在这时,曹老师傅的另一只手向小伙子的手背上一放, 隐隐地听见“刺啦”一声,小伙子一声尖叫,他牢牢锁住曹师傅的双手像触电一样慌忙缩了回去。

大家一看,小伙子的手背被硬生生的被刮下了一层皮,鲜血顿时淌满全手,顺着指尖直往下滴。小伙子赶忙说:“没事,没事,皮外伤,贴个创可贴就好了。”

曹师傅用出手不空回的险招化解了尴尬,小伙子用流血买了一个教训——江湖险恶,法有多门。

洛阳三皇炮捶:曹老师傅和弟子们

3

百兵之王“大枪”

戚继光曾用它杀敌抗倭

焦作博爱王堡村的一群农民,正舞着一丈八尺长的粗笨长棍,你圈我拦对练的热火朝天。

你看到这土里土气的装扮、笨拙的动作、尾大不掉的大杆子,定会觉得这群可笑的下里巴人真是吃饱了撑着了,只会出死笨力气,连健身都不会找轻捷有趣的项目。

但其实,这正是武林中称为中国枪术的活化石的王堡枪,是古代阵战大枪的遗存。

群众冒雪观看王堡枪表演

王堡枪传续已有600余年了,明朝嘉靖年间,太极宫道人董秉乾将六合神枪绝技传于王堡村的王仲锦,之后,王氏族人代代相传,几经发展形成了现在的王堡枪。

600年前,和董秉乾同时期的抗倭明将戚继光最善此技,他利用大枪创立的鸳鸯阵把小日本杀的魂飞魄散,片甲不留。

清嘉庆年间,王堡枪第九代传人王霖仓应邀进京,在皇宫中教授皇子贝勒们枪术。闲暇时,有大内高手与王霖仓过招较艺,因王堡枪不尚花俏,注重实战,枪枪指人头扎人面,戳双脚打手腕,把大内高手紧逼的浑身冒汗,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

精彩的枪术赢得了皇子贝勒和大内高手们的喝彩,“神枪王霖仓”的威名不胫而走。

王霖苍曾佐获嘉县令平宝丰、郏县诸贼,佐怀庆府知府御滑匪于修武。王堡枪第十代传人王万选于清咸丰二年随孙提督在湖南剿匪出力,赏六品顶戴。

科技进步,火枪大炮最终还是取代了大刀长枪。然而做为古典武艺的留存,大枪在王堡镇流传了下来。

虽然远去了鼓角争鸣,但是,枪做为百兵之王一直被习武人摆在心里最中间的位置,被视为正本大艺,是习武之人武学修养、身份品味的象征。

因河南等中东部地区的大枪自古以来都威名远扬,所以,“南拳北腿,东枪西棍”、“枪不东扎,棍不西耍”等原则被南北江湖,东西武林所默守谨记。

4

武林高手大隐于市

默默无闻地做着门派的里子

和我住一个小区的罗老师,矮矮胖胖的,为人特知礼和气。每天和老婆去菜市场买菜,接送孩子上学,按时按点上下班……和常人没什么区别,谁也看不出他是个武林高手。

因为都好这一口,我们很自然就相识了。

熟悉后,才知道罗老师六岁拜师开始学查拳,十岁练中国跤,十三岁跟随许昌武氏太极拳名家王根喜先生习太极、练心意,是标准的童子功。

为了学武林绝技支子手,他曾夜晚下班,不辞劳苦,开车二百多公里去周口学艺。

听说剑斗家魔君(武林中的雅号)善兵器格斗,长枪短剑雄霸武林,威震江湖,罗老师就亲赴千里之外的江浙地区拜访魔君求教兵器技法。

为了精进技艺,本身就是武氏太极拳高手的他远赴上海,参加中国第一批武术博士、太极拳专家田金龙教授的太极拳培训。

为了打实战、检验功夫,他买护具,订做盔甲,忙得不亦乐乎,是个标标准准的武痴。

“三节两寿”必带礼物,亲自登门看望师父,偶尔有事儿实在去不了,也一定要打电话问候。

他太痴迷于武技,不写论文,不评职称。他的师兄已是中国屈指可数的武术(民族传统体育学)教授、博导,成了门派里声名显赫的面子。而他却名不见经传的隐匿在我住的小区,成了门派中默默无闻的里子。

练习查拳的师傅们

有一次和人打篮球,别人看他个头矮小,故意夸张地弯着腰摸着他的头调戏说:“小罗,看你这身高,还打篮……”

对方话还没说完,罗老师用一招支子手的三云手,“噗噗嚓嚓”三巴掌,片的对方眼冒金星,晕头转向,捂着脸赶忙求饶。

罗老师厉声骂道:“个小咋啦?老子不光会打球,还会打人嘞,我从小练的就是打人的活儿!”这阵势硬是把和这个人一起打球的几个半截塔一样高的队友吓的呆站在原地,大气都不敢出。

罗老师参加的剑斗家培训,中座者为魔君先生

三年拳不如一年跤,摔跤更直接实用。我没练过摔跤,罗老师从小练习中国跤。我90多公斤,罗老师70来公斤,我们一快儿切蹉,他分分钟摔我几个仰八叉。

中国跤

弓箭,十八般武艺之首

一项古老文明的君子之艺

河南省武术特色学校考核,我被抽到许昌白塔寺武术学校做验收工作。一进门,发现他们的老师正在组织学生练习射箭。我顿时觉得好笑,都什么年代了,还搞这玩意,好原始啊!

陪同检查的冯老师看出了我的疑惑,轻声地问道:“郭老师,你知道十八般武艺么”

我说:“我咋不知道?一弓、二弩、三枪、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鞭、十二锏、十三镐、十四殳、十五叉、十六钯头、十七绵绳套索、十八白打。”

冯老师笑着说:“您说的真对,军器三十有六,而弓为称首;武艺一十有八,而弓为第一。弓箭自古以来,都排在首位。弓箭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个射艺正是六艺之一,是古代贵族必修之技艺,同时又培养谦谦有礼的君子之风。而现在的徒手搏斗,在古代叫做白打,是十八般武艺之末技,活动手足尚可,无益于大战之技也。”

我心里犯嘀咕,这个冯老师知道的好多,不怕武人耍大刀,就怕武人有文化,此人不可小歔。

小心探问之下,才知道这个冯老师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读的是武术研究生,师从通备武艺名家马廉祯教授。目前跟随马教授研究、复原、推广中国的射艺,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而努力奋斗着。

冯老师接着说:“射箭比赛公平公正,不像传统武术交流有很多阴招险招,也不像竞技武术比赛人为打分,感情和关系左右比赛结果。射箭,射中几环就是几环,没有任何虚花造假的机会。射而不中,反求诸己,调整自己的内心,矫正自己的技艺。学习射箭是一个人内修精进的过程。”

我一听,冯老师说的还真是这个理儿。

中国传统射箭礼仪要求

冯老师不但跟马廉祯教授学习射艺,还系统地学习了马氏通备武艺,把“文通武备,文武缺一非道也”的理念贯穿在日常的教学中,既练武,又修文,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文质彬彬学养宏厚的“虎贲”之士,文明其精神,霸蛮其体魄!

他把马氏通备体系中的八极拳、劈挂拳、翻子拳、戳脚等技艺从华南带到了河南,促进了武艺的交流,丰富了河南的拳种。

练习中国传统射箭的孩子们

6

江湖即是生活

生活亦江湖

信阳的快剑老师,每天还会去小山包上练飞针,一个人沉溺在兴趣的快乐之中,没有是非,也无关江湖,自歌自舞自开怀。

洛阳的曹老师傅,依然恪守着传统技艺,传道授业,每天在场子里摸爬滚打,交流武艺,在他的世界里门派依然很重要,不能输。

焦作王堡村那群土里土气的农民,农闲饭后,还会拿起笨拙的大杆子,你来我往,敲敲打打,传承了几百年的技艺如同种庄稼一样,已成了他们的生活习惯, 根植在他们平淡的日子里。

罗老师每天还去菜市场买菜、接送孩子上学,生活过的不紧不慢。前天我还碰到他和老婆一起逛街呢,我们相视而笑,莫逆于心,一如往常。

许昌白塔寺武术学校的冯老师,已多次带领学生参加全国射艺比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他的马氏通备武艺也开始在河南生根、发芽……

电影《一代宗师》的结尾,宫二小姐看着繁华的街市自言自语道:一眼看上去,这儿不就是个武林吗?

熙熙攘攘的众生,忙忙碌碌的人世间。

江湖在普通人眼里时隐时现,似有似无。好像传奇故事,又似志怪小说,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如雾里看花朦朦胧胧,不着本相。

但是,这虚幻和真相碰撞产生的故事不正是江湖和俗世存在的魅力么?犹如历史一样,正史和传说的打闹,让这过往的世界变的更加真实和有趣。

作者简介

郭旭锋,80后,喜文好武,郏县人,现在信阳工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