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百匠君

賦能新匠人,定義新國貨

讓我們一起爲新國貨力量打call

百匠大集449號匠人 劉依丹

她出身中醫世家

秉承“修心養身”的家學

蘊玉於石之理念

寓食於養生之道

以真誠,打造“璞實”的產品

用減法,做有溫度的食物

“無情歲月增中減,有味詩書苦後甜。”食物中所蘊含的不僅是色與味的調和,還是傳統理念與現代工藝的碰撞,酸甜苦辣,也是人生百態。

美食的傳承,離不開挑剔的美食家。一門手藝的生命力,正是對傳統的繼承和昇華,隨着時代而流變的美味,與舌尖相遇,觸動心靈。

01

啓發――埋在中藥裏的“璞實”

“我們的身體由我們喫進去的食物所塑造。”是中醫對食物的理解。

這對於從小就泡在爺爺的藥鋪子裏,聞着中藥香長大的劉依丹來說,別有會心。中藥和美食作爲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都有着深厚的歷史底蘊,“藥食同源”“寓醫於食”更是幾代人的鑽研。在古代,飲食不僅是爲了果腹,還蘊含着許多精神風韻與養生之道。一杯淡茶,一塊酥餅,都可能寄寓了深刻的文化內涵。

而將傳統文化之精髓融入食物也恰是劉依丹一直想做的事。

爺爺對她最常說一句話便是“飯要好好喫,喫好飯纔有好身體……”這是傳統飲食文化中最樸實的“食補”概念。可對於現在節奏快速的我們來說,“好好喫飯”卻變成一件奢侈的事情。有什麼辦法可以讓食物變得健康又好喫?

劉依丹聯想到:中醫追崇的是養生之道,其中的藥材有着璞玉般未經雕琢的純質,用一個詞概括,便是“璞實”。

而在過度注重外表的今天,食物的真實在添加劑面前似乎也變得很難做到:超標的糖分、人體無法代謝的飽和脂肪酸和可能會致敏的人工色素、香精充斥着先進的食品行業,“侵蝕”着國人身體。

爲了讓食物迴歸溫潤、樸實,讓埋在中藥裏的“璞實”入食,讓傳統文化的靈魂有所歸處,劉依丹毅然放棄世界500強的高薪待遇,創立六璞餅品牌。

02

初試――有些規則一定要有人打破

她從一款完全無添加的全麥酥開始,也是從零開始。

作爲留學歐洲的“金融女王”,劉依丹天生對市場有着超強的敏感力,她時刻關注着年輕一代消費者的動態,想要將傳統飲食文化的魅力結合現代工藝理念,有選擇、有目的地把六璞餅推向中國市場。

從原料選擇到工藝細節,她每一道工序都親自把關,充分發揮了處女座的“星座優勢”。爲了讓口感與味道達到最優,她不斷與研發團隊進行溝通和磨合,但想象與實踐還是存在差距,既要滿足健康無添加又要“好喫”是一件極難平衡的事情。

在研發山藥口味的六璞餅全麥酥時,劉依丹發現全麥酥的口感一直不夠鬆脆,究其原因是山藥的原料問題。

“一般食品研發都使用原料供應商提供的原料,成本低,開發效率也高。”對於這款山藥全麥酥來說,山藥顆粒是口感鬆脆的關鍵,可行業一般都會直接使用供應商提供的山藥粉作爲加工原料,市場是找不到山藥顆粒的。

於是,劉依丹就自己找食材、找原料加工商專門訂製山藥顆粒,爲此成本增加了不止2倍。

由於對工藝的嚴格把控,工廠的夥伴經常說:“就沒見過你們非要這樣的。”

可劉依丹不以爲然:“行業規則是一回事,可有些事情一定要堅持,有些規則一定要有人打破,不然就不會有改變。”

03

堅持――用減法,做有溫度的食物

關於六璞餅的命名,劉依丹表示也是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啓發:中國自先秦以來就崇尚“六”。從“六經”到“六藝”,六寓意着幸福、安泰。

“我們的餅乾一盒僅有6塊,每盒60g,不僅寓意吉祥,同樣反對浪費。”她在產品包裝設計中融入了對消費者的祝福。

璞,指未經雕琢的玉。“我所希望的就是食物能夠返璞歸真。”

所以在食材上,她嚴選南澳農場產優質麥麩,南澳的豔陽和溫差使得這裏的麥子烤制過後呈現飽滿麥香;此外她選用的進口小麥粉,由特級進口小麥碾制而成,麥香醇濃,粉質細膩;其間加入了富硒酵母,能補充人體重要微量元素硒,增強身體抵抗力,增加一道健康呵護;爲最大程度地保持口感和健康,她進口的新西蘭天然黃油富含鈣質,還散發有淡淡乳香……採用純天然的材料製作全麥酥,減去食物中的添加劑和香精,劉依丹想呈現食物最本真的味道。

這種味道,是有溫度的。

“安生之本,必資於食;不知食宜,不足以存生也。”秉承“修心養身”的家學,劉依丹尤其關注消費者健康與食物養生之道。

因此,除了選用天然無添加的食材,她還在全麥酥生產中實行“零水加工”。整個加工過程未添一滴水,只使用營養的蛋液,讓食材在舌尖碰撞出奇妙的反應。另外,她將餅乾放在0℃~4℃的低溫環境中發酵,能降低麪糰發酵速度,雖費工費時,但可使麥香更爲醇濃、持久。

一塊六璞餅全麥酥,從選料、加工、工藝磨合到生產,用時是普通餅乾的6倍。哪怕多花費成本和精力,都要保證食物的“璞實”與溫度。

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些人,他們用心創造,把一些你從未想象過的美好擺在你面前。在一塊塊香甜酥脆的六璞餅中,我們看到的是劉依丹對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堅持與敬重。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