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一個80年代生人,從小是聽着蒲松齡的故事,看着“狐狸精”主題的電影長大的,即使在今天,蒲松齡講述的故事也經常被提起,蒲松齡和其它民間故事中“狐狸精”主題故事改編的影視劇仍然層出不窮:

2013年陳浩民、穆婷婷主演電視劇《天天有喜》中,穆婷婷扮演的狐仙白梅瑛是這樣的:

這個扮相,清純有餘,“狐媚”不足

人物性格:活潑好勝,刁蠻任性。

2016年,兩人又合作,電視劇《劉海戲金蟬》中,穆婷婷扮演的狐女胡秀英是這樣的:

有點像端莊的女帝,缺少狐狸精的靈動

人物性格:天真可愛,活潑好勝,喜歡冒險,刁蠻任性,肆意妄爲。

2016年《青丘狐傳說》《阿繡》單元狐女花月的形象是這樣的:

陳瑤的靈氣還有有幾分貼合“狐狸精”的

可以說,除了封神榜中狐狸精蘇妲己等極少數的負面形象以外,大多數的狐狸精都被塑造成正面的角色。

這個大概是史上最美的狐狸精了吧

這些角色無一例外的具有以下特點:美麗(沒有幾分顏色也敢妄稱狐狸精?)、善良、溫柔(或活潑),同時她們最大的特點就是“愛情至上”,而她們所愛慕的對象,基本無一例外是那些窮小子、落魄書生,愛情至上的狐狸精們通常“無私奉獻”,或幫助窮小子們生兒育女、發家致富,或幫助落魄書生寒窗苦讀、考取功名。

勤奮苦讀的窮書生和溫柔多情的狐狸精,是蒲松齡狐狸精題材小說的“標配”

其實,類“狐狸精”題材在我國有史以來的神話、傳說中屢見不鮮:

報救命之恩而來的白娘子;

愛上一窮二白牛郎的織女;

不求任何回報的田螺姑娘;

……

儘管在這些故事中,通常隱含着一定的因果循環、勸人向善的意味,但好像很少有以女子作爲主角,男子來報恩、無私奉獻的故事。

直到千百年後的今天,通常以“傻白甜”或“完美女性”爲主角的瑪麗蘇文的出現,讓人不得不感嘆一句:

太陽之下,並無新事。

先來科普一下何爲“傻白甜”,何謂瑪麗蘇。傻白甜是一個網絡流行詞彙,有兩種含義:一是指儘管橋段有些老舊,但普遍不亂灑狗血,比較美好溫柔甜美的愛情故事,另一種是指在這種愛情故事裏的女主角,個性沒有心機甚至有些小白,但很萌很可愛讓人感覺很溫馨。

比如《杉杉來了》裏面的薛杉杉——清純可愛不做作,充滿能量小太陽。

瑪麗蘇是作者爲了滿足自我慾望和虛榮心而創造的自我替代品,瑪麗蘇類的作品緊緊抓住普通人渴望浪漫和逆襲的潛意識,將自己投射到女主角(或男主角,稱之爲傑克蘇)身上,享受虛擬的快感,因爲逆襲在貧富差距巨大的現實生活中太難以實現了。最原始的瑪麗蘇:1973年,粉絲雜誌編輯Paula Smith以“Mary Sue”(音譯爲瑪麗蘇)作爲女主角惡搞了一篇《星際迷航》同人小說——《星際迷航傳奇》,集合了當時所有自我意淫的元素,將女主人公Mary Sue塑造爲偶然闖入這個世界的完美女性,非但以自己的才華拯救了全人類,還憑藉美貌與性感擄獲了所有男人,更加難能可貴的是,以Mary Sue的聖潔,並沒有猶豫徘徊在各大男主角之間,而是在拯救世界後悽慘哀怨地死去。

等等,這個劇情,是否隱隱跟那些狐狸精以及白娘子、牛郎織女、田螺姑娘的故事有些相似?

修煉千年的白娘子爲了報恩許仙在凡塵歷劫,以身相許、盜庫銀、開保安堂、求仙藥,因水漫金山觸犯天條被壓雷峯塔,最後功德圓滿,昇天界爲仙。

織女爲了牛郎,放棄天庭的生活,男耕女織,生兒育女,最終被王母娘娘押回天庭受審,被天河阻隔,只能每年七夕與牛郎相會一次。

田螺姑娘則爲報小夥子將自己養在水缸之恩,每天爲其做飯、織布,並與之成親,操持家務,待恩情報完,則默默離去(有的版本是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如果說狐狸精是以蒲松齡爲代表的古代文人、秀才一廂情願的終極美好幻想;那麼瑪麗蘇則是以現代女性爲代表的白日幻想。古代,男性擁有着更多的受教育的權利,可以走仕途、可以寫文章,擁有更多的話語權,所以,創作出符合自己價值需求的“狐狸精”形象;而在現代,女子也同樣可以受教育、從文從政從商,地位與男子平等,當然也有了更多的話語權,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傻白甜”更符合女性的價值需求。

幻想無罪,不防,把瑪麗蘇看做女性話語權提升的一個標誌。隨着市場需求升級與變化,瑪麗蘇文也終將會消失在歷史中,成爲一種網絡文學現象而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