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赵构能称高宗,最大的因素就是他建立了南宋。但连年的战乱,导致百姓无以为继而且赵构也害怕岳飞等人拥兵自重在北地称王。

“李纲之言,非不知信也;宗泽之忠,非不知任也;韩世忠、岳飞之功,非不知赏也。高宗之畏女真也,窜身而不耻,屈膝而无惭,直不可谓有生人之气矣”。这是清朝学者王船山在《宋论》中对于宋高宗赵构的评价。

完颜构其实是网上流传的一个梗,用来讽刺赵构对于金国俯首称臣。甚至还“敕封”他为金国江南国主。那么为何会对他有如此之讥讽?一、庙号高宗并不高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吹的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的这首诗,表面上是写西湖风景,实则是在暗讽当朝权贵忘记亡国之恨。建炎南渡以后,赵构及其幕僚在江南地区重建大宋,史称南宋。在此期间,赵构并未图收复故土北国而是只想做一个偏安一隅的土皇帝。

1. 卑躬屈膝向北国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爱国词人陆游在病榻上所作之句,此外还有辛弃疾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表面是在写刘裕,实则表现了自己北伐的强烈愿望。尽管高宗无意北伐,但还是迫于压力不得已做做样子。

建炎南渡初期,赵构被金国军队四处追赶甚至一度跑到海上躲避战火。最后,终于确定了临安为行在。岳飞、韩世忠等人力主抗金,直捣黄龙指日可待。但连年的战乱,导致百姓无以为继而且赵构也害怕岳飞等人拥兵自重在北地称王。

于是以苟安为国策的高宗,在南宋处于优势时主动求和。《宋史》记载,绍兴十一年也就是公元一一四一年,双方达成合议。金国册封赵构为皇帝,乃为金国附属。并且每年都要向其纳贡金银、丝绢等。而且以淮河为界,北方尽归于金国之手。

这就是著名的《绍兴和议》,赵构本想模仿“檀渊之盟”,如同宋真宗认萧太后为叔母一样。但却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完全丧失了主动权。大片疆域沦落敌手,自己也成了敌国的属臣。这就是“完颜构”的来历。

2. 风波亭里叹风波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这是抗金英雄岳飞在《满江红》中的慷慨陈词,前文的《绍兴和议》条件之一,就是岳飞必须死。正所谓“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虽然此句有失偏颇,但不难看出后人对岳飞举的高度评价。

岳飞以精忠报国闻名于世,他的想法一直就是恢复旧土,迎回二圣。但是这结结实实的触碰到了赵构的利益。他曾经一度收复黄河以北的大片区域,如果金国妥协愿意用徽宗和钦宗来交换,那么对于赵构而言便是两难。

出于孝道,他必须将父兄摆在各种利益之前。但倘若二人真的回归,那么自己将何以自处。总不能供奉着两尊太上皇。还政于他们,那更不可能。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谁会舍得拱手让人。

“撼山易,憾岳家军难”。岳飞的岳家军,只听从他自己的命令。如果他在开封称帝,也会有人支持。若是挥师南下,那么高宗的地位不保。所以岳飞的功高震主,使得赵构对他多有忌惮。最终削去他的兵权,含冤而死。二、个中缘由百千条

谥法“德覆万物曰高;功德盛大曰高;覆帱同天曰高”。由此可见,高宗这个庙号也是有着很大的赞誉。除了赵构以外,李治和乾隆皇帝的庙号都是高宗。赵构此人,残害忠良,任用奸佞宵小而且还向敌国俯首称臣。

全然不顾国耻,只求偏安一隅。那么为何这种皇帝,还能够获得这种带有强烈褒义的庙号呢?

1. 苟延残喘立南国

《宋史》“十一月,诏帝使河北,奉衮冕、玉辂,尊金主为伯,上尊号十八字。被命,即发京师”。在靖康元年,高宗便被匆匆任命为河北兵马大元帅。为了保存实力,他避其锋芒,率军不断的南移。

金军掳掠徽、钦二帝以后,赵构“泥马渡江”率部于南京应天府称帝。北宋有五个京师,这个应天府就是今天的河南商丘。随后赵构率领自己的亲信,匆忙赶往扬州。但金军的铁骑,一路追赶。赵构先是到了建康,又去往绍兴再逃到海上,最后于临安落脚。

赵构其实并不是完全的屈辱求和,在南宋前期也打过几场硬仗。比如和尚原之战,南宋大将一举击溃了西线的金军,延缓了其向南继续发展的攻势。赵构能称高宗,最大的因素就是他建立了南宋。

南宋一共存在了一百五十余年,直到后来的忽必烈南下才有了“崖山之后,再无中华”。如果没有赵构,“再无中华”就会提前一个世纪。虽然南宋软弱可欺,但却延长了宋朝的国祚。而且有它的存在,也使得北地百姓始终有继续活着的信心。

南宋就像是一个大旗,尽管它残破不堪但仍然是所有汉人的希冀。赵构之所以忌惮武将,首先是宋朝“重文抑武”的传统。其次,则是东晋的前车之鉴。如果当时的刘裕没有北伐成功,那么就不会有后来的刘宋。岳飞同样主张北伐,如果他也像刘裕一样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2. 减轻民负力主和

《绍兴和议》毫无疑问是丧权辱国的条约,也有人因此将其与石敬瑭相提并论。但赵构的初衷其实是好的,他最初的想法是“如真宗,定盟约,换得太平”。就像檀渊之盟一样,宋国与辽国兄弟相称。每年进贡点东西,就能免于兵戈。

当时连年北伐,造成民生困顿。打仗打的就是物资,通俗点说就是打钱。那么国家的军用开支从何而来?自然是从百姓的手中。而北伐兵源来自何处?自然也是农民百姓充当兵丁。当时的人口急剧减少,大片荒地无人开垦。

而和议之后,为南宋换来了十余年的和平。宋金两国,南北对峙,使得赵构有了喘息之机。作为交换条件,他的母亲也从黄龙府回到了赵构的身边。当然,这存在为赵构洗白的嫌疑。这件事情,赵构包藏私心。但对于百姓而言,生存是最基本的需求。不论是民族自尊心还是各种其他方面,都不如活着来的更加实在。三、江山如此多娇

赵构此人是具有一定的办事能力的,在群龙无首的情况下他扛起大旗。靖康之变以后,所有人都失去了信心而高宗却保住了宋朝的大半领土。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中心南移。虽然他给民族造成的耻辱难以磨灭,但是却给了治下的百姓一方净土。不论是对待当地土著,还是躲避战乱南逃之人,他都给予了很高的待遇。

1. 促进经济发展

“绍兴十二年,高宗设经界所。归正之人,于各乡领田地;再贷以牛马。流民亦可贷以田种、农具,安家置业。绍兴三十年前,免于一切租赋。”所谓归正之人,就是从北地跟随朝廷或者自己来到南方的。高宗给予其土地,而且还无息贷给他们畜力,并且还免除赋税。

高宗想方设法为百姓带来一切便利条件,同时还推行了经界法承认了土地私有制。发明会子,促进了经济的流通。虽然他在军事上百无一用,但在经济方面可谓是治世明君。而且南宋的航海贸易也异常发达。

当时南宋的船只最远可以通航到非洲,这并不完全是高宗的功劳。而是丝绸之路一线,尽归于金国之手。所以,为了赚取资本必须沿着海洋开辟新的贸易渠道。从而促使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2. 对比方知赵构好

在历史上南迁的政权除了宋朝还有晋朝以及后来的明朝,这三者而言赵构无异于完胜。永嘉之乱以后司马睿“五马南迁,衣冠南渡”,而其本人并没有很高的水平。反倒是完全凭借着王导,这才有了后来的“王与马,共天下”。

琅琊王氏在掌握着朝中政权,完全架空了司马睿的统治。以至于后来王敦杀进建康城,在司马睿的苦苦哀求之下才肯罢休。而南明更无需多言,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先后换了无数个皇帝。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永历政权。

南明内乱不断,这才给了清军可乘之机造就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惨绝人寰的事件。后人对他们的称呼多加一个“伪”字,以表达对其之蔑视。较其而言,宋高宗赵构完全配得上这个庙号。

最起码他保证了宋朝政权的延续,而且也没有权臣架空自己更没有频繁发生的内乱。南宋给予了广大汉人,可以栖息之土地。并不似其他南渡政权那般,只知道争名夺利,各自为政。如果没有赵构,那么金国早就控制了整个宋朝领土。结语:

南宋虽然名义上是宋朝,但其实已然成为独立于其的国家。那么赵构,自然就是开国皇帝。一般开国皇帝都称“高祖”或者“太祖”,不论德配位与否都有此等尊号。所以说赵构的高宗庙号,并不过分。而且其本人并不是暴君,反而非常俭朴。

参考文献:

《宋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