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拉里走馬上任後,已經帶隊在西甲及歐冠共6場比賽,戰績是5勝1負,不勝率是20%,而上一任洛佩特吉的戰績是6勝2平5負(不包括國王杯的戰績),不勝率是53.8%。或許執教的場數還比較少,而且關鍵是還沒有拿到有分量的冠軍在手,所以現在去討論索拉里能不能像齊達內那樣上位成功是沒有足夠依據的。

不過本輪西甲,在皇馬2-0拿下瓦倫西亞的比賽中,我們看到了皇馬在某些方面的改善,或許能幫助索拉里坐穩帥位。

皇馬排出的首發陣型是433,當控制球權的時候,陣型則轉變爲4141。

而瓦倫西亞方面,上半場我們看到的陣型是442,而進入了下半場,他們則轉換成了433。

上半場比賽,皇馬控制住了節奏,從比賽畫面可以看出,皇馬在上半場比賽控球百分比方面是佔優勢的。在洛佩特吉執教的時候,我們經常看到皇馬控制不了中場,控制不了球權,索拉里走馬上任之後,這一情況得到了改善,主要得益於索拉里對皇馬的三點轉變。

高位逼搶由跟球跑到封堵線路的轉變

就本場比賽而言,皇馬的高位逼搶戰術依然是對位的形式。

順便插一段話:高位逼搶的戰術有很多形式,像皇馬目前的這種是對位形式,也就是人對人。還有與之明顯不同的,如利物浦的對角線區域形式、國際米蘭的誘導對方往邊線傳球,然後形成圍堵後逐漸縮小逼搶範圍的形式,這兩種大家都可以在我之前發佈的視頻裏找到相關的講述。

洛佩特吉時期,皇馬球員的高位逼搶是跟着球跑,通過不斷地跑動追球給對方施壓,以增加對方失誤的概率。這種方式很多教練都會採用,也有效果,但體能的消耗是一大挑戰。

而索拉里則傾向於,在高壓逼迫持球球員的同時,封堵其傳球的路線。

兩者的不同之處在於,洛佩特吉的方式是從對方球員身後施壓,讓對方接球不舒服,引起失誤;而索拉里要求的,是在對方身前封堵路線,施壓的對象變成了傳球球員,讓對方傳球失誤。

上半場,皇馬有組織的前場壓迫,使得瓦倫西亞失誤較多。

後衛線壓前協助高位逼搶

當皇馬中前場在高位逼搶時,索拉里要求後衛線也一同壓上協助。

以往洛佩特吉並沒有這個要求,當前場在壓迫逼搶,後衛線留守在本方大禁區開外的地方,中圈線附近則留出了大片的空檔。一旦前場的逼搶失敗,對方就比較容易在中圈線附近控制球權打反擊。

索拉里的這一要求,能夠縮小對方在中圈控球的空間。即使前場逼搶失敗,對方大腳長傳,皇馬的後衛也能夠重新搶回球權。

前場丟球后快速圍堵

當皇馬在前場被對方斷球,皇馬的球員就會實施圍堵,迅速以多打少地搶回球權。

索拉里給皇馬的這三點轉變,是通過儘可能地搶奪球權,來增加自己的控球時間,他很重視球隊對比賽場面的控制,控球時間是控制場面的重要體現(但不是唯一)。

皇馬的進攻

在進攻方面,我們在本場比賽可以看到貝爾和巴斯克斯經常拉倒邊線,迫使瓦倫西亞的邊後衛上前防守。瓦倫西亞的邊後衛與中後衛之間的距離就拉開了。

瓦倫西亞方面,他們4名後衛與4名中場之間的連接不夠緊密,對於自己的邊後衛與中後衛距離被拉開,他們的沒有安排中場球員回撤補位,整場比賽都給了皇馬不少的機會。

在這一次防守中,瓦倫西亞的中場本應該要回撤補上右後衛與中後衛之間的空檔,但他並沒有這麼做。

進入下半場,瓦倫西亞調整陣型,變爲433,整體向前壓。

可能是瓦倫西亞的主帥通過上半場也看到了皇馬的高位逼搶是後衛線也壓上前的,他們在下半場就採用長傳球反越位的戰術,並多次反越位成功。

同時他們的整體陣型壓上,給皇馬的後防施加了不少的壓力,迫使皇馬把陣型回撤中後場。進擊的陣型轉變,讓瓦倫西亞在下半場奪回了一些球權。

但皇馬是一支非常擅長打快速防守反擊的球隊,在瓦倫西亞陣型壓上的同時,他們的後場也留給了皇馬機會。

皇馬打進的第二球,源自瓦倫西亞大體壓上,8名球員參與了前場進攻,只留兩名中後衛墮後防守,並且他們前面也沒有中場保護,這種情況是比較容易一擊即破的。

而皇馬成功搶斷後,由卡瓦哈發動反擊,迅速就形成了以多打少的局面。

總結

索拉里讓皇馬球員在高位逼搶的時候封堵對方傳球線路,而非以往的不斷跑動追球,提高搶斷的成功率,同時後防線也壓上協助壓迫,在前場丟失球權後,皇馬球員迅速圍堵搶回球權,這三點改變是爲了通過搶奪更多的球權來增加更多的控球時間,以達到控制場面。

這是以往銀河戰艦強盛時期不可或缺的一點。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