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深圳各行業陸續復工復產,目前轉運站的垃圾處理量已接近恢復疫情前的常態,前海公園垃圾轉運站邱秀林師傅告訴記者,自疫情發生以來,垃圾轉運站增加了消毒的頻次,以前一天兩次,現在是每隔兩小時就進行一次消毒。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多方協調,發動美麗深圳公益基金會、愛心企業、熱心市民等社會力量共同支持,組織第一時間將防疫物資分配到各區、各環衛企業和生產單位等基層一線,至今環衛部門累計收到省住建廳、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和社會各界調配和捐贈的口罩約30萬個。

疫情發生以來,深圳全市一線快遞小哥和環衛工人冒着風險堅守崗位,沒有停歇一天,維護着城市的正常運轉,爲我市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重要力量。這個春天,感謝有你!

快遞小哥 兩個月配送逾2.5億件

自疫情發生以來,深圳郵政快遞業爲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撐,也爲滿足民生需要,推動經濟發展助力。記者4月1日從深圳市郵政管理局獲悉,目前,深圳郵政快遞業產能已全面恢復,截至3月31日,行業從業人員數已超過去年總數,主要品牌企業收件量1134.5萬件,達往常的113.4%,派件量683.1萬件,達往常時段的136.6%。春節以來,深圳快遞小哥累計爲市民配送防疫物資和生活必需品已超2.5億件。

快遞小哥疫情期間每天派送400多件

疫情發生以來,深圳快遞企業積極暢通馳援武漢的救援物資“生命通道”。據深圳市郵政管理局不完全統計,春節以來,全市郵政快遞業累計向湖北運送各類醫療、防疫物資超2萬批次,重量超200噸。在保障本地民生物資供應方面,深圳快遞企業更是交出了一份優秀的成績單:累計爲深圳社區菜籃子項目配送貨物4噸,累計爲市民配送防疫物資和生活必需品超過2.5億件。

天量配送數據的背後是一個個辛勤工作的快遞小哥。張俊光是其中一員,作爲深圳郵政寶安石巖營業部的快遞員,春節以來他一直在投遞一線。受疫情影響,市民“宅”家網購量迅速攀升,往年的春節物流淡季變成了超級旺季。他告訴記者,日常自己一天派送件量約180-200件,疫情期間漲到了每天400多件。這意味着,他常常需要早上7時上班,一直工作到深夜11時30分左右才能回家。在他服務的網格里,還有5家生產防疫物資的工廠,針對他們的發貨需求,張俊光都提供上門服務,主動協調郵車,保障產品及時裝車發往疫區。“幹快遞6年了,從來沒有這麼累過。每天能夠睡足4小時都很滿足了。但是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有意義,能保障更多人的生活,讓防疫工作推進得更順利,也很有成就感。”

春節期間正是張俊光妻子的預產期,2月13日,家裏的“小公主”誕生。早上8時許,正奔波在投遞郵件路上的張俊光接到孩子出生的消息,他興奮又內疚,在電話裏叮囑和安慰愛人照顧好自己,通過視頻看到小寶寶後,又繼續工作,直到晚上臨近12時才飛奔前往醫院。

暢通供應鏈推動復工復產

全市復工復產以來,作爲流通命脈,各快遞企業也持續參與和推動經濟復甦。

深圳水產類生鮮交易活躍,然而疫情之下,交通受限,商家大量水產品處於積壓狀態。在深圳市商務局的遠程協調與指導下,京東生鮮聯合騰訊微視等舉辦“3·20(想愛你)·鮮粉節”線上公益助農銷售活動,爲深圳商家安排平臺優惠資源,邀請帶貨達人進行助農助銷直播以及短視頻推廣,3月16日至22日一週時間裏深圳水產賣家銷售100噸海鮮。京東物流作爲銷售鏈條末端重要一環,及時將這些平價美味的海鮮配送至全國消費者手中。

進入3月,國內疫情形勢趨於穩定,而國外的疫情呈擴散態勢,防疫物資出口件量持續增加。記者從深圳郵政獲悉,目前其日均出口貨量已攀升到120噸;而順豐深圳公司也透露,截至3月第三週,出口防疫物資件量佔總出口件量的比重已經由2月底的5.7%飆升至78%。

在國際客運航線銳減,航班腹艙帶貨能力降低的背景下,爲保障貨物運輸,深圳郵政聯手海關,充分協調海陸空資源,積極開闢中歐班列和海空聯運新郵路。順豐僅3月以來已開通了“深圳-大阪”“深圳-吉隆坡”“無錫-新加坡”“上海-東京”“杭州-曼谷”5條國際貨運航線,不斷加強國際航線網絡輻散能力。在將國內防疫物資發往海外的同時,這些航班也從海外帶回了部分國內廠商、貿易公司急缺和恢復生產所需的配件材料,爲本土企業復工復產提供助力。近期,順豐航空還將持續提升國際航線運行品質,拓展國際航線服務範圍,竭力滿足疫後生活生產的恢復與發展需求。

環衛工人 每天5萬人次堅守崗位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深圳每天作業環衛工人超過5萬人次。他們是城市美容師,依舊維護城市的整潔有序;他們也是逆行者,始終堅守在防疫一線。4月1日,記者跟着市城管和綜合執法局走近這些環衛工人。

“把道路洗掃乾淨,讓大家出行放心”

“現在時速每小時8公里,車速不能太快,不然垃圾會掃不乾淨。”4月1日凌晨5時,環衛工人謝合明師傅正駕駛着機掃車,緊貼着深南大道右側緩慢向西行駛,對其進行洗掃。“這輛車有2個掃盤,每個掃盤旁都有噴淋裝置,在清掃垃圾的同時噴水抑菌抑塵,再將污水和垃圾吸走。”謝師傅介紹。

記者發現,機掃車駛過後,只留下乾淨微溼的路面,不見任何垃圾和積水。

“每天零時開始工作,到凌晨5時下班。我們增加清掃頻次,趁着別人休息時把道路洗掃乾淨,讓大家出行放心。”謝師傅告訴記者,這兩個月以來,他一天也沒有休息過。謝師傅主要負責的是華富路、紅荔路、深南大道等路段,每天大約機掃100公里路面。要往返機掃5個多小時。“我不怕辛苦,這個時候,我們更得幹好自己的工作。我希望深圳這座城市更加美麗。”說到這兒,樸實的謝師傅爽朗地笑了。

據介紹,謝師傅是四川人,本打算春節期間回趟老家,因爲疫情的發生,謝師傅選擇留在深圳。最後,謝師傅說:“我希望疫情結束後,能好好休息一下,陪陪家人。”

“儘自己的一份力,營造美麗環境”

凌晨4時30分,王阿姨在做好自我防護後,便開始了一天的工作。王阿姨從事環衛工作20年,主要負責的是廣電大廈至香梅路口路段的清掃工作。

“看到垃圾,我會先清掃乾淨,下水道箅子口的垃圾用夾子夾走,然後進行噴灑消毒。針對垃圾桶、果皮箱要重點消毒,箱體內外都要重複消毒好幾次。”王阿姨告訴記者,每天她要工作8小時,自己負責的片區消完一次毒要花上兩個多小時的時間,有時候一天下來,腰累得伸不直,手臂也痠疼不已。但是一想到只有搞好垃圾清理和消毒工作,才能確保病毒不隨着垃圾擴散,她便又有了動力。“希望儘自己的一份力,給市民營造一個健康美麗的城市環境。”

目前,深圳各行業陸續復工復產,目前轉運站的垃圾處理量已接近恢復疫情前的常態,前海公園垃圾轉運站邱秀林師傅告訴記者,自疫情發生以來,垃圾轉運站增加了消毒的頻次,以前一天兩次,現在是每隔兩小時就進行一次消毒。

全市環衛工人上崗率達90%以上

市環境衛生管理處副處長黃丹介紹,兩個多月以來,全市每天出動環衛工人近5萬人次、環衛作業車輛5萬多臺次,環衛工人上崗率達90%以上。疫情期間,各單位加強環衛工人防護知識培訓,督促一線作業人員作業時佩戴口罩、手套等防護裝備,勤洗手、勤消毒,並做好健康監測工作。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多方協調,發動美麗深圳公益基金會、愛心企業、熱心市民等社會力量共同支持,組織第一時間將防疫物資分配到各區、各環衛企業和生產單位等基層一線,至今環衛部門累計收到省住建廳、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和社會各界調配和捐贈的口罩約30萬個。全市環衛工人無一發生感染病例。

據瞭解,2020年1月24日至2月24日,廣東省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期間,深圳市生活垃圾處理量平均8063噸/日,近一週(3月24日至3月30日)平均爲17563噸/日,已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9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