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张牧野用“天下霸唱”的笔名开始写作《鬼吹灯》,由此开启了之后近十年的“文字盗墓之旅”。他的文字结合了童年跟随父母物探队寻找矿脉的记忆,以及成长中搜集的民间奇闻,奇诡的故事使得无数读者成为“灯丝”,也让他登上了中国作家富豪榜。

此次网剧改编的是《鬼吹灯》系列的第二部作品《鬼吹灯之龙岭迷窟》。《龙岭迷窟》是天下霸唱创作渐入佳境的开端,也让整个系列找到了延续下去的核心脉络——寻找雮尘珠来解开在精绝古城中胡八一等人身上所出现的“诅咒”。正因为需要挽救各自的生命,他们的盗墓行为从赚钱的目的,变成了不能轻易停下手中工兵铲的“续命之路”。

读者喜欢《龙岭迷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天下霸唱展开了Shirley杨的外祖父搬山道人鹧鸪哨的故事,并且让昔日的卸岭魁首陈玉楼,以算命先生陈瞎子的身份出现在胡八一的盗墓行动中,这为鬼吹灯系列的第七部作品《怒晴湘西》留下了铺垫。

这样一来卸岭、搬山、摸金、发丘在系列中出现了连接,也正因为这部作品里鹧鸪哨的形象出现,让读者不仅对于胡八一的故事产生了兴趣,更对于整个盗墓江湖产生了无数的想象。

对于从初中开始每晚听灵异鬼怪故事入睡的我来说,并没有从天下霸唱的文字中感受到恐怖的气氛,更让我感兴趣的是他对野史的叙述、形成的盗墓规矩、文玩古物的科普,以及胡八一、王胖子和大金牙插科打诨时所展现的我未曾见过的时代风貌。但是在IP改编中因为审查和视听两大重要难题,必然出现要进行大量削减弱化,这也是许多读者认为IP改编不成功的重要原因。

首先是审查,鬼怪灵异的部分其实并不是难题,天下霸唱在原著中经常对于盗墓中出现的灵异现象进行科学解释,改编时只要通过演员的台词说出来,便可以从鬼怪灵异变成科学小科普,虽然会大大影响观众对于上一秒视听带来的刺激感,但这也是无奈之举。

对于我个人而言觉得更难的是原著中每个人物自由度的限制。开播之前,许多原著粉丝已经做好了胡八一不能当“文物贩子”的心理准备。

播出后,通过台词明确了胡八一此次前往龙岭,只是单纯和李春来收文物,而不是去盗墓。胡八一、王胖子、大金牙进入墓穴也实属偶然,并不是有意为之。这样一来,书迷期待的大白鹅也不能出来了,胡八一的主动前去,也变成了被李春来骗去。

其次是视听方面的难度问题,现在的国产网剧很多都能做到镜头稍有调度、调色正常、剪辑不混乱,也就是许多观众口中的“电影感”。但是对于《鬼吹灯》系列的IP改编必须要面对更有难度的特效和美术工作。

《龙岭迷窟》中的悬魂梯、内藏眢都是重要部分,但是现在的网剧特效往往很难让观众接受。对于我而言,日常观影时看着网剧里的特效经常很“痛苦”,不得不这样安慰自己,现在的资金和工业化只能支持部分网剧努力做到那个程度。

例如网剧开篇的第一个长镜头、用心的美术、演员的表演,才营造出的氛围,一下子被特效做成的原著中的“绿毛小猴”拖累。随着观众看的网剧增多,各自心中对于国产网剧的特效也有了一定标准,可能分为“看出来尽力了”和“直接关闭播放器”。

还有实景美术的问题,天下霸唱在原著中对于重要墓室的环境描写比较细致,这样一来原著粉丝就会对比在镜头中出现的墓室,评判剧组是否用心。

但是墓室中的细节,例如尘土、壁画、棺椁等都是很繁重的工作,往往在镜头中可能就只会出现一两秒,这样导演和制片就要在“良心”的口碑和制片费之间做一次次选择,甚至博弈。在制作那些道具时,美术组还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查阅文物资料。以上的种种原因可能就是哪怕有天下霸唱参与改编工作,也无法还原他当年书中世界的症结所在。

《龙岭迷窟》在企鹅影业的IP改编下,将出品网剧和网大两部作品,网剧的导演由费振翔担任。在企鹅影业改编的《鬼吹灯》IP里孔笙导演拍摄的原著系列中的第一部分《精绝古城》,获得了很多书迷的喜爱。

费振翔导演拍摄的改编自原著系列中第五部分的《黄皮子坟》却不尽人意,之后执导《怒晴湘西》挽回了些许口碑。以现在更新的剧集进行对比,我个人觉得《怒晴湘西》改编的更好一些,而《龙岭迷窟》仍旧存在之前的老问题,新问题不知是否还会到来。

网剧《怒晴湘西》的结尾时说了鹧鸪哨和陈玉楼的晚年,与此部《龙岭迷窟》内容呼应。但是在《怒晴湘西》中出现的每一集信息量较少的重要问题,依旧出现在了《龙岭迷窟》改编之中,这也是改编的重难点之一。

原著小说中每一章节的内容其实并不多,常常是对墓穴环境描写和人物之间的对话组成,如此往往无法按照原著内容来拍摄。如果镜头展现环境的细节部分,那么道具就很容易“露怯”,而且特效也无法支持,所以只能选择使用广角镜头给观众大范围地展现一环境,从而导致了“环境描写”的时长缩短。

网剧中的对话需要穿插在演员调度之中,但是原著小说里这些部分往往是很简练的,所以会让观众觉得完全通过台词直接表达的信息是无力的,是不有趣的,这样又一次无法满足观众对信息量的需求。前三集导演还在努力,改编原著中的小细节,用巧思让故事更加有趣。

原著中李春来吃着水饺就把鞋子卖给了胡八一,也没有寡妇母女的出现。通过改编,有了王胖子装警察的桥段。他们也从吃水饺变成了吃火锅,涮肉的过程也增加了些趣味。陈瞎子的出场也和原著中的时间不同,使用原著也存在的细节,来有效地填补信息量的缺少。加上Shirley杨寻找线索的过程,让前三集的进程符合原著的大致脉络,也添加了影视改编后的新内容。

然而三人踏上前往龙岭之路后,又产生了比《怒晴湘西》更严重的信息量问题。《怒晴湘西》中还有众多配角可以提供感情戏和塑造形象的戏份,而剧情中只是三人团队,导演只好添加打架、吃饭等戏份,非常生硬地让观众保留新鲜感。

面对这种问题时,不同的导演会选择不同的方式来填补信息量,有的再添加一些原著中没有的突发事件,有的就干脆加入一条完整的故事线,写的好则好,但是大多数情况都是不好的。

这样不仅会让原著粉丝不喜欢,也让非书迷观众发现是在凑时长。《鬼吹灯》IP改编中也有较好解决信息量问题的,例如《寻龙诀》,仍旧选择原著中的故事元素进行合理的结合,这样不仅让信息量足够了,还会让书迷观众感觉自己“看一部顶三部”。改编的电影都需要提供给观众如此多的信息量,况且是拍摄一部18集的网剧。

开播前观众最担心的是陈玉楼和胡八一都由潘粤明来饰演,会不会让观众跳戏,以我个人而言并没有,而且导演特意设计了陈玉楼给胡八一摸骨的桥段,说他长的像年轻时的自己,把观众的顾虑合理化解。

并且在服化道的配合下,胡八一和陈玉楼截然不同。从多年前开始,原著粉丝都希望姜超饰演王胖子,那时的“李大嘴”真的适合来演王胖子,但是岁月在他的脸上留下了痕迹。

姜超的演技很好,也在十分努力地说着王胖子的幽默话语,但是我们错过了他的“最佳状态”。潘粤明、姜超、佟磊在认认真真地饰演着各自的角色,也获得了观众对他们的称赞,很期待他们后续的盗墓表现。

小时候很喜欢和外公一起看科教频道里的考古节目,并且一直想当穿着小马甲、拿着小刷子的考古学家。对于《鬼吹灯》的IP改编,我个人觉得在当下能真正能拍好的,实属不易。就像一位改编过IP的编剧和我说,她也想还原书中的环境,但是在剧本里多写一棵重要的苍天大树,制片人就会很头疼,她也只能不断做妥协,最终只能成为一部不成功的IP改编。

网剧虽然在慢慢地变好,但是仍旧有拍摄周期、资金、审查限制等颇多问题存在。最终不好的口碑无法支撑创作者拿到更多的资源,也让创作者慢慢失去了最初的创作欲,形成了一个非常可怕的恶性循环。

或许天下霸唱在《龙岭迷窟》中所写的“一脚踏进生死路,两手推开是非门”,正是现在国内IP改编的现状,创作之路的生或死,观众口碑的是或非,都只有下了坑才知道,拥有天时地利人和,并且技术过硬,又愿意舍身改IP,最终获得好口碑的“摸金导演”毕竟少数。

来源电影赏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