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祿對着羅馬大火放聲歌唱。

龐培古城壁畫:承平日久的羅馬人沉溺於享樂生活。

上期回顧

公元220年代,中國進入曹魏、蜀漢、東吳三國鼎立的時代,上承東漢下啓西晉。公元220年,曹丕稱帝,國號“魏”。魏文帝曹丕在位期間,採納士族尚書陳羣的建議,設立九品中正制,成爲魏晉南北朝時期重要的選官制度。同時期的西方,羅馬結束了安定繁榮的局面,在腐敗中走向衰微。

本期提要

公元220年代,羅馬已然喪失了前進的目標和方向,造成社會各個方面的嚴重腐敗:統治者缺乏領導能力,貴族只求高官厚祿,軍隊一味聚斂錢財,普通民衆沉迷於物質享受,造成羅馬內外矛盾不斷惡化,最終演變爲曠日持久的三世紀危機,揭開了羅馬帝國滅亡的序幕,給後世留下深刻的教訓。

公元192年,羅馬城中發生近衛軍政變,元首康茂德遇刺身亡,安東尼王朝戛然而止。此後元老院和地方軍團先後把五個人推上元首寶座,彼此爭鬥不休,國家動盪不安。最後潘諾尼亞地區的總督塞維魯脫穎而出、力壓羣雄,進入羅馬建立統治,創建了塞維魯王朝,局勢才稍微平靜下來,但是安東尼王朝那種安定繁榮的局面卻是一去不復返了。公元222年,年方十三歲的亞歷山大·塞維魯被推上了羅馬元首的寶座,成爲羅馬帝國塞維魯王朝的最後一任元首,這位尚在總角的少年將要統治的是一個動盪不安、步入衰落的帝國。

羅馬帝國由盛轉衰的原因有很多,我們認爲,帝國晚期無處不在、觸目驚心的腐敗是羅馬衰落的重要因素。羅馬的腐敗問題由來已久,早在共和時代晚期,羅馬政治家小加圖就曾嚴厲批評當時羅馬人中存在的追求享樂之風;奧古斯都掌權後對羅馬人的奢靡淫逸痛心疾首,他身體力行、布衣蔬食,提倡艱苦樸素的古代精神;史學家李維和塔西佗在歷史著作中追憶過去羅馬人大公無私、淳樸高尚、勇敢頑強的精神,對羅馬人的墮落大加痛斥。但是單純的道德批判完全沒能阻止羅馬人大步踏向腐敗的深淵,到公元2世紀晚期,從元首到貴族、從軍隊到平民,羅馬上上下下陷入了全方位的腐敗之中。

沉溺享樂 喪失鬥志

羅馬人民本是喫苦耐勞、樸素堅強的羣體,他們爲公忘私、勇敢堅毅,具有高度的組織性和榮譽感,對內抗爭貴族的壓迫,對外抵禦外族的進犯,屢戰屢勝。羅馬依靠這樣的人民,從臺伯河畔的蕞爾城邦一步步成長爲囊括整個地中海世界的龐大帝國。但是勝利和繁榮帶來的富足生活反過來麻痹了羅馬人的鬥志,使他們精神懈怠、身體懶散,不願喫苦受累、追求奢侈享受的傾向愈演愈烈,到3世紀時已經蔚然成風。

在當時的羅馬,幾乎所有生產勞動都由奴隸完成,羅馬人飽食終日、無所事事,每天遊蕩在街頭巷尾、混跡於浴場酒館。統治者爲了安撫他們,花費重金不斷舉辦節日宴會和公共演出,免費提供食物和表演,讓羅馬人沉溺於口腹之慾、耳目之樂。據考證,3世紀的羅馬城一年中接近一半天數都是節日,國家舉辦宴會讓所有人大快朵頤,還舉辦殘忍的角鬥和鬥獸競技、演出各種戲劇讓羅馬人獲得精神上的滿足。羅馬人就在這種花天酒地、日日笙歌的生活中消磨着時光,奮鬥意識一去不返。

公權私用 賄賂公行

羅馬貴族曾經在歷史上發揮過積極作用,許多聞名後世的羅馬大政治家、軍事家如加圖、西塞羅、費邊、西庇阿都出自這一羣體,他們平時運籌帷幄,戰時衝鋒陷陣,羅馬的勝利和繁榮離不開他們的貢獻。征服地中海世界之後,羅馬貴族獲得了難以想象的財富與權勢,但他們沒有感到滿足,反而產生出更大的慾望和野心,把獲得更多財富和權力當成人生的唯一目標,爲此拉幫結派,百般鑽營。到2世紀晚期,貴族們已然通過“恩惠”關係結成了一張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人身依附網絡,他們互相“照顧”“打點”,把持了國家各級官職,利用職務之便大肆搜刮錢財,公然行賄受賄,只求步步高昇。

羅馬史專家羅斯托夫採夫描述這一時期的羅馬吏治說:“官僚體制權力至高至大,不受國家基本成員所施行的任何監督,從而變得十分腐化、不誠實……賄賂公行,非法漁奪習以爲常,企圖採取一大套暗中偵察和官員彼此互相監督的制度來制止這種現象均屬徒勞無益。每一次增加官吏的名額、每一次擴大監督人員的隊伍,其結果都只是增添了靠賄賂爲生的人數。”羅馬貴族和官員已然變成社會的蛀蟲,墮落殆盡,早年勇於擔當、銳意進取的精神消失無蹤。

遺忘使命 貪財好貨

羅馬軍隊的腐化過程更加令人扼腕。早年羅馬軍隊的軍隊主體是自有耕地的農民公民,他們具有較強的紀律性和戰鬥力,在保衛國家的戰鬥中取得了不俗的戰績;後來羅馬執政官馬略用募兵制取代公民兵制,吸收失地農民參軍,支付薪水,羅馬軍隊逐漸以金錢爲競逐目標,誰出的軍餉越多、戰利品越豐厚,就給誰打仗,後來甚至在羅馬市場上公開競價,誰出價更高就跟誰走,從一支保家衛國的國家軍隊變質爲收錢賣命的軍閥武裝,使命感和榮譽感蕩然無存。

統治者認識到軍隊的重要作用,給予各種優待和賞賜,又助長了軍隊的貪婪,他們野心膨脹,稍有不滿就叛變謀反:奧古斯都的繼承人提比略以及繼任元首卡里古拉都被近衛軍刺殺;公元68年羅馬內亂,分佈在各個行省的軍團爭先恐後推出自己的元首,他們互相攻殺,相繼殞命,一年之內竟然有四位元首輪番上臺,這一年也因此被稱爲“四帝之年”。此後插手元首廢立、脅迫元首施政更是成爲軍隊的家常便飯,到2世紀晚期,羅馬軍隊已經長成一顆毒瘤,成爲影響羅馬社會安定的主要因素。

思想鬆懈 風氣墮落

羅馬元首個人的行事風格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引領羅馬的社會風氣,同時也是某一時期羅馬風俗的集中反映。奧古斯都保持了傳統羅馬人剋制保守的性格,上臺後頒佈法令禁止過度縱慾,爲了貫徹法令放逐了自己的女兒,但是像奧古斯都一樣懂得節制慾望的元首在羅馬帝國的歷史上卻是屈指可數。奧古斯都去世後羅馬興起宴飲狂歡的不良風氣,造成巨大浪費,有人建議提比略下令禁止,卻被提比略拒絕,因爲他本人就是一位老饕;卡里古拉更加荒謬,他揮金如土、縱情聲色,大肆舉辦各種公共節日和各種演出,一年時間就把國庫揮霍一空,卡里古拉本人經常穿着女裝出入公共場合,行爲妖異舉止反常;克勞狄王朝的最後一任元首尼祿更是有名的暴君,他到處巡幸燕遊,舉行角鬥和戲劇演出,公元64年羅馬發生大火,民衆死傷枕藉,傳說尼祿登上高臺對着熊熊火光吟唱起悲嘆特洛伊毀滅的詩歌,羅馬人怨聲載道;康茂德舉辦決鬥和鬥獸表演,親自下場與野獸搏鬥;塞維魯毫無政治遠見,他臨死前告訴其子卡拉卡拉統治的訣竅是:“讓士兵發財,其他人一概不管!”卡拉卡拉上臺後果然大肆設立苛捐雜稅,爲的就是給軍隊發錢。羅馬元首的行事風格愈發放蕩乖張,喪失了政治遠見和統治能力,也從側面反映出羅馬的腐敗已經到達極點。

亞歷山大·塞維魯當上元首的時候年紀尚幼,由他的外祖母、母親以及元老院的“攝政團”聯合執政,採取了減免賦稅、降低開支、壓縮軍費等一系列措施化解社會矛盾,結果引起軍隊和羅馬民衆不滿。公元235年亞歷山大·塞維魯前往萊茵河流域視察前線,計劃用軍餉收買日耳曼人實現和平,導致軍隊譁變,年輕的元首被刺身亡,塞維魯王朝覆滅。此後羅馬陷入了長達五十年的戰亂:各個行省的軍團擁兵自重,互相攻伐,國家陷入分裂;生產遭到破壞,農業、工商業凋敝,人民生活難以爲繼,在苛捐雜稅的壓迫下,各地紛紛發生起義,沉重打擊了羅馬統治;羅馬內亂還導致邊境空虛,北方的法蘭克人、阿勒曼尼人、哥特人等日耳曼蠻族趁機南下進入帝國境內定居,爲後來蠻族大規模南下埋下隱憂。

羅馬在征服地中海世界之後失去了前進的目標和方向,導致羅馬政治、經濟、社會各個方面整體腐化墮落,內外矛盾不可調和,造成了嚴重的三世紀危機,揭開了羅馬帝國滅亡的序幕,這一教訓是非常深刻的。

(本欄目總撰稿爲卜憲羣,本期作者爲山東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孫文棟)

中西大事記

中 國

公元222年

魏國復通西域。曹丕封孫權爲吳王。

公元223年

劉備去世,蜀漢後主劉禪登基。蜀漢與東吳重修和好。

公元227年

諸葛亮駐軍漢中,作《出師表》準備北伐。曹丕去世,魏明帝曹叡繼位。

公元229年

孫權稱帝,建立吳國,締結吳蜀同盟。

西 方

公元222年

亞歷山大·塞維魯被擁立爲羅馬元首。

公元226年

帕提亞帝國的波斯總督阿爾達希爾宣佈自立。

公元227年

阿爾達希爾擊敗並殺死帕提亞國王阿塔巴納斯,帕提亞帝國滅亡。

公元229年

阿爾達希爾擊敗羅馬軍隊。(孫文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