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超則是另一個狀態,俱樂部本來就沒有什麼營收可言,所以就算聯賽遲遲不開賽,對俱樂部的實際運營也沒多大影響,球員依然可以按照合同領工資。當然,球員合同受法律保護,俱樂部必須履行合約,而且又不能以俱樂部收入銳減爲由強行降薪,所以中超、中甲俱樂部不可能隨便減發球員工資。

中超球員平均年薪高達724萬 FIFA可能支持降薪一半

■中超的看臺從來火爆,卻也必須正視目前的現實。新華社發

其實,還要看國際足聯和中國足協的態度

隨着新冠肺炎的全球暴發,全世界的體育賽事都陷入了停擺狀態,特別是足球。沒有比賽,職業俱樂部就沒有收入。因此,降薪就成了各俱樂部的當務之急,特別是削減球員的工資--疫情期間,巴塞羅那隻向球員們支付三成工資。

2020賽季的中超原本定於2月下旬開打,現在已經4月初,聯賽仍無望開始。疫情之下,中國的足球俱樂部是否也要降薪成了一個議題。有管理層支持降薪,有球員反對降薪,總之現在還沒傳出哪傢俱樂部要減發球員工資。不過,有一點可以相信,各俱樂部的投資人肯定希望節約成本,但敢不敢降薪,說老實話,這得看國際足聯的態度!

■新快報記者 王敵

有別於國際足壇 中國聯賽缺乏造血能力

自歐洲各主流聯賽停擺之後,有關俱樂部削減球員薪水的消息便屢見報端。在這股降薪大潮中,最受輿論關注的無疑是巴塞羅那的動作。爲維持俱樂部正常運營,巴薩直接把一隊薪水砍掉七成,甚至不惜申請《臨時就業條例》。最終,梅西、蘇亞雷斯、格列茲曼等人不得不乖乖就範,接受疫情期間只領取三成薪水的現實。

按照巴薩的模式,全世界的足球俱樂部都可以選擇"強行"降薪。畢竟,球員領薪的前提是俱樂部有收入。當賽事停擺,轉播收入、門票收入、周邊收入和廣告收入都沒有了,俱樂部的賬目上自然無銀髮餉。這個邏輯當然很好理解,但並不適用於中國聯賽。

健康狀態下,職業足球應該是一種能自負盈虧的產業。一個健康的體育聯盟,是可以通過其品牌價值養活自己的。中國聯賽則完全是另一種狀態,俱樂部完全靠財團投資運營,自身造血能力幾乎沒有。廣州富力俱樂部董事長黃盛華曾說:"相比集團對中超俱樂部的投入,俱樂部在其他方面的收入根本不成比例。"

正因爲市場收入的忽略不計,才讓中超、中甲聯賽顯得很是另類。疫情之下,原本有賺錢能力的職業俱樂部失去了賴以爲生的體育市場,俱樂部就被迫要球員降薪。中超則是另一個狀態,俱樂部本來就沒有什麼營收可言,所以就算聯賽遲遲不開賽,對俱樂部的實際運營也沒多大影響,球員依然可以按照合同領工資。簡而言之,只要還有背後金主輸血,中國的足球俱樂部就依然能活得下去。

俱樂部不賺錢,指望集團撥款爲生,這是中國職業足球的一個特性。問題在於,在這個特殊時期,很多集團也財政壓力巨大。經濟大環境不好,足球俱樂部無論如何都不可能絲毫不受影響。

聯賽遲遲未開

俱樂部實現不了宣傳效果

從營收的角度來講,中超或許都算不上產業。

所謂產業,就是要能和上下游的相關產業鏈形成閉環,這是產業有營收的先決條件。過去5年,中超各俱樂部基本都是純投入建設,雖然很迅猛地投入了很多資金,但這些資金都沒有到產業鏈中去,而是囤積在金字塔的頂端,這也導致了中超俱樂部無形價值遠遠大於產業價值的現狀。

什麼叫無形價值遠遠大於產業價值?以球衣廣告爲例,中超俱樂部很少有賣出球衣廣告的。對於這一現象,有中超降級隊的俱樂部總經理說:"我們也不是招不到球衣上的廣告,但既然養球隊花了這麼多錢,那還不如宣傳自己集團旗下的品牌。"

如今的中超已經到了預算5億元都難以保級的地步。2018年,有俱樂部花了8億元,連前十都沒進;上賽季,有俱樂部花了3億元,卻創造了中超降級分數的新低。明白中超燒錢多誇張了吧,預算少的俱樂部每年虧四五億元,更多的俱樂部每年虧十億元左右,甚至還有俱樂部每年開銷二三十億元。而且,支出中的工資佔比極高,75%以上都是用於支付球隊薪水。根據著名調查機構Sporting Intelligence(體育情報)公佈的數據,中超球員的平均年薪高達10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724萬元),這在國際足壇僅次於歐洲五大聯賽,排在全球第六位。

因爲所有投資人都是"賠本賺吆喝",所以中超俱樂部的形象就更像是企業的廣告牌或者宣傳車,而不是自給自足的體育公司。在這種無法自負盈虧的狀態下,集團更看重的是俱樂部帶來的品牌效應。然而,聯賽遲遲不開,俱樂部在宣傳方面的意義就約等於沒有,俱樂部在集團內部的邊際效用會不斷降低。

成立疫情工作組

FIFA可能支持降薪一半

投資足球,卻起不到宣傳作用,中超俱樂部老闆難免會有減少對足球投入的念頭。況且,疫情之下,經濟大環境不好,俱樂部和集團其實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命運共同體。換句話說,只有集團更好地生存下去,中超俱樂部纔能有更好的保障。

在這種情況下,節約開支是大方向。當然,球員合同受法律保護,俱樂部必須履行合約,而且又不能以俱樂部收入銳減爲由強行降薪,所以中超、中甲俱樂部不可能隨便減發球員工資。一旦被隊中球員告上國際足聯,俱樂部很可能還會傷及自身,所以沒有俱樂部敢當出頭鳥。

對中國各俱樂部來說,今年的確是降薪的機會,但前提是能得到國際足聯和中國足協的支持。

事實上,作爲全球足球事務最高管理機構的國際足聯的確在想辦法。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瘟疫災難,國際足聯已經多次開會探討,還專門成立了疫情特別工作小組。在探討疫情相關的議題中,有一條內容頗爲引人注意,即球員在特殊時期的工資要減少一半。

國際足聯強調,在特殊時期要啓動特殊條款,以保護球員和俱樂部的雙方利益,俱樂部和球員在商談停擺期間的薪資問題時都要作出讓步。據悉,國際足聯動議停擺期間俱樂部可以只支付球員薪水的50%,以確保俱樂部正常生存。

目前,國際足聯還沒有對此事發布正式公告,但就傳出的消息來看,國際足聯很可能站在俱樂部的一邊,支持對球員減薪一半。對中國俱樂部的各投資人來說,這是一個利好消息,只要國際足聯支持降薪,中超、中甲俱樂部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實施節流政策了。據悉,4月9日,中超公司將召開董事會,以視頻會議的形式探討降薪議題,而中國足協也已經和各俱樂部就此事有過溝通了。

聲音

艾志波(武漢卓爾球員):我們正常備戰、冬訓,不上班就沒有工資或者減薪的大有人在,但正常上班的不給發這個理由有點不好開口啊。

特維斯(阿根廷前國腳):任何球員半年或者一年不拿工資都能生活,我們必須去幫助別人,我會很高興去救濟站幫忙,或者做別的什麼。

孫迪(青島黃海總經理):具體怎麼去操作降薪這個事,國際足聯、亞足聯還沒明確通知,我們也希望中國足協能儘快給一個指導性意見。

吳曉暉(上海申花董事長):所有教練、球員都是和俱樂部同呼吸、共命運的,相信大家在這種情況下可以一起找到一個共渡難關的方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