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日方抗議中國艦機穿越海峽 日媒:理由站不住腳)

參考消息網4月26日報道《日本時報》網站4月22日發表了邁克爾·麥克阿瑟·博薩克的題爲《瞭解日本西南島嶼的構建》的文章,現將原文編譯如下:

每個南部島嶼都已經或即將看到日本陸上自衛隊和擴建的設施——先是與那國島,然後是奄美大島和宮古島,接着是石垣島

日本自衛隊在“第一島鏈”的擴建是日本“西南島嶼防禦”計劃的一部分。駐紮在那裏的人員據稱是爲了應對可能的危機以及鄰國艦機經由該地區日益增多的通行情況。

從九州島向南延伸的這一日本島鏈是“第一島鏈”的一部分——第一條延伸到東亞大陸以外的地貌鏈。對於俄羅斯和中國這樣的大國來說,“第一島鏈”代表了通往更廣闊太平洋的一個障礙。對於控制這一島鏈的國家來說,它意味着一種安全挑戰,從遏制軍事威脅和保護本國主權兩方面來講都是如此。

作爲一個羣島國家,至少可以這樣說,控制經由日本的許多航道的通行非常具有挑戰性。日本於1977年實施的法律措施規定:外國艦艇只能經由日本許多海峽中的5條水道無害通行:宗谷海峽、津輕海峽、對馬海峽東水道、對馬海峽西水道和大隅海峽。從許多方面來說,在中俄能夠將軍力投放到更廣闊太平洋之前,這是足夠用的。但現在情況已經發生變化。

日本陸上自衛隊在島上訓練。(《日本時報》網站)

資料圖片:日本媒體有關中國海軍戰艦通過宮古海峽的新聞報道。(圖片來源於網絡)

對日本來說,最大的麻煩點在於吐噶喇海峽(位於九州島西南方——本網注)、宮古海峽和釣魚島。儘管釣魚島問題現在對大多數日本問題觀察人士來說可謂盡人皆知,但吐噶喇海峽、宮古海峽只在日本政府抗議中國軍機或軍艦的通行時,纔會成爲新聞。

宮古海峽是位於宮古島和沖繩島之間的水域,而吐噶喇海峽則位於奄美大島和屋久島之間。當試圖進入更廣闊的太平洋時,中國會派艦機通過上述航道,儘管日本只允許其中一個海峽用於國際通行。

不過,從法律角度看,日方解釋難以服衆。日本國內法可能禁止在那些航道自由通行,但從國際上對海峽的定義——指兩塊陸地之間不到24海里(約合44公里——本網注)寬的水道——來看就不同了。宮古海峽寬約150海里(約合227.8公里——本網注),吐噶喇海峽寬約112海里(約合207公里——本網注)。因此,中國可以宣佈,它有權在那些航道通行,而不必擔心國際社會的反應,因爲他們沒有明顯違反任何國際法或者公約。

資料圖片:日本陸自岸艦導彈部隊在沖繩島演練。(圖片來源於網絡)

爲應對這些情況,日本自衛隊一直在升級並進行佈局謀劃。這些行動醞釀了好幾年時間,防衛省計劃的完善可以追溯到目前的安倍晉三政府執政之初。自那以來,日本航空自衛隊向其位於沖繩縣那霸市的基地增派了一個F-15J戰鬥機中隊,並開始建設第二條飛機跑道,以順應更多的空中行動需求。2016年陸上自衛隊在日本最靠近中國臺灣地區的與那國島現有設施基礎上又新建了一個雷達觀測站。今年3月,它啓動了宮古島和奄美大島上的新設施,並計劃在沖繩主島和石垣島上新建設施。

儘管日本明確計劃擴大自衛隊在西南島嶼的駐紮,但其防禦計劃仍受到國內因素影響。爲建新設施而與當地社區進行的談判會花費數年時間,儘管在獲得地方同意後,與那國島和奄美大島上的項目進展相對順利,但在沖繩縣其他地方並不那麼容易。

宮古島已經發生抗議。當地居民最近向駐紮在那裏的陸上自衛隊不當的彈藥存儲發起挑戰,表示將發起議題並計劃進行抗議。

與此同時,石垣島上的新設施也仍處於不確定狀態。石垣島市市長支持自衛隊進駐,但地方議會否決這一動議。

王旭 本文來源:參考消息網 責任編輯:王旭_NBJS802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