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末,有個哥們在羣上說:“買個相機本來打算跟女朋友出去玩時候給她拍照,結果一次沒有拍就分了。”

  跟着他那條信息,羣裏光速飛出了十幾張表情包。

  我往羣裏發了一句:“不打算和好了嗎?”

  他沒有正面回答,反而有模有樣地說了句類似人生忠告的話:不要同居,分手了還得找房子,麻煩。

  緊接着,我時不時點開羣收表情包都可以看見他的消息。

  喫午飯的時候,他發了一張正在喫的日料,然後開始點評起他公司附近的外賣;一到下班點,他就在羣裏叫開了,快快快上線,喫雞啊兄dei們。

  半夜他又感慨說:“我發現分手也挺好的,想幹什麼幹什麼,完全沒有約束。”

  現在的人談戀愛處對象,總是速成速分,一邊間歇性渴望陪伴,就是無論幹什麼,都想要有人陪着,你喫雞,她追劇,兩個人連着同一個WiFi。

  一邊又持續性喜歡獨處,因爲從早安到晚安,只要是醒着得隨時on call,挺累人的。

  估計每天都有好多人,發自內心在感謝微信沒有上線提醒和對話已讀功能。

  隔天清晨,又看到他3點多發在羣裏的信息:“大家都睡了嗎?”“還有人沒睡嗎?出來說會話唄。”

  看得出來,沒有對象的日子,他慌的一比,但就算這樣,他也想過去挽回,求複合。

  這哥們的故事,讓我想起我的一個好朋友。

  他和前任女友,看對眼後很快就在一起了,但後來沒相處多久,他就提出分手了。

  他說,女朋友很好很優秀,沒什麼缺點,他很享受跟她在一起,但是他也確實無力承受來自對方的各種情緒,尤其是負面的,難過的,很喪的那種。

  有次我和他聊着天,他突然就來了句:“北京待著挺累的。”於是我問他需不需要現在打個電話過去給他。

  結果他說,“難過這種情緒,不會有人真正懂你,得自己去排解,向別人展示自己的矯情和被人傾訴着矯情,都是沒用的。”

  他就是那種成熟到不需要別人來照顧他的情緒,推己及人,他自然懶得去照顧其他人的情緒,因爲他知道,反正都是徒勞,都是會好的。

  當意識到這一點時,他就知道兩個人是不適合在一起的,他寧願自己孤枕睡個爽,也不想和人長夜煩惱到失眠。

  因爲他已經看透了過程,一下子看到了結果,他就不願耗費成本去陪伴別人消化那些情緒,然後重複那些總結,直到對方和他同步。

  那些夜晚他還是想自己睡,悶到不行就消遣朋友,枕邊的惴惴不安不如空蕩蕩的安心來得舒適。

  偶爾看到心動的小姐姐,也會勸自己,喜歡看看就好,追求是個持久戰,自己沒那心力,耗不起,就不瞎幾把撩了。

  平時大家都忙着在公司當社畜,有個妹子喝大的時候,就會嚷嚷着讓別人給她介紹小哥哥,說什麼生活實在是太無聊了。

  我試過給她一個小哥哥的微信,半個月過去了,問她處得咋樣,她一拍腦門,全忘光了。

  她總吵着人間不值得要找小哥哥,大都是遇到什麼糟心事了,等事情一過,誰她都看不上的。

  她這種就屬於間歇性想談戀愛,持續性不想理人的性格。

  這種類型的人不是不想戀愛,而是在那些最差勁的日子裏,都是自己咬着牙一個人撐過去的,早就在不知不覺中,變得不那麼需要別人的支撐。

  畢竟這支撐,別人能給也就能撤,你得到了,還得費力守好來,但真到了沒的時候,又一點招都沒有。

  與其這樣,不如不要,就自己過,跌跌撞撞走得慢也好過整天患得患失。

  在這個戀愛自由度極高的社會里,爲什麼大家的戀愛興趣反而低了呢?

  

  戀愛的人,無所謂戀情能不能繼續;單身的人,無所謂有沒有戀愛可談。

  最近看了一本書《液態之愛》,在維繫親密關係上,鮑曼在書裏一針見血地指出:“渴望與人相系,卻更恐懼被就此綁死,害怕孤單,所以找人同行,但新的不安卻從別處湧出。”

  就是因爲孤獨而渴望與另一個人產生聯繫,試圖用一段堅固的關係來抵抗這種孤獨,又害怕會在這段關係裏迷失自我。

  是吧,自己還沒活明白不夠強大又要去招惹別人,結果發現自己要不起還放不下。

  生活在一個具有高度流動性的社會,確實讓人難以提前預測到每一段關係的最終走向,而努力本身也讓人心力交瘁。

  所以,無所謂其實最安全。

  等什麼時候,能讓自己睡上好覺了,再考慮去睡別人吧,畢竟我們都還沒資格守護任何人。

  LiRanG 李讓 - 睡得好嗎/ 音樂|

  網絡/ 圖片|

  男生出軌2個月 vs 2年的變化

  爲我好不如對我好

  在感情裏計較太多的人,是要被綠的

  [ 向 左 滑 動 等 驚 喜 ]

  點個不要錢的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