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锈这件小事,伴随着人类发展进程一直在延续,即使是在今天,依然是一件很繁琐、很费时、费力的事,除了定期保养,还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处理。生锈,会改变金属特性,进而改变整个金属制品的性能,而作战武器对生锈这个问题更是马虎不得,得益于长期的保养维护,生锈在精密的战斗机身上几乎很难看到。

但12月4日,有岛内媒体爆料,岛内交给美国升级的F-16V型战机,在之前改造过程中发现战机机身内部与机翼结合处的部分管路和油管中,居然出现了不寻常的金属锈蚀,让双方“相当震惊”。

要知道,部分管路和油管中出现金属锈蚀可不是小事,特别是油管中出现的金属锈蚀,要知道一旦锈蚀面积过大、过深,极有可能造成油管堵塞或者漏油,这对于装满燃料的战斗机来说,简直是要命的大事,轻则发动机出现问题,重则机毁人亡。

针对这种情况,美国人的处理意见相当有“建设性”。事件发生后,美国决定对岛内空军整个F-16战机升级,加入预防锈蚀处理,整个费用超过3千万新台币,未来还有可能会再增加。耐人寻味的是,负责升级维修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技术人员认为,这次锈蚀问题是由于没有考虑到台湾气候潮湿和高盐分等问题所导致,也就是说,美国对F-16的实际改造仅仅是基础服务,至于升级改造保养,对不起!请交钱。

为了做好“售后服务”,美国将在岛内设立F-16V战机厂级维修中心,强化F-16V战机队整体后勤维修,当然这笔钱应该也会算到岛内人民的头上,但这对于岛内空军来说,这也算是“因祸得福”了吧。

岛内军队由此暴露的问题却发人深思,因为即使美国对这批F-16战斗机没有考虑过防锈,但岛内军方对本身是有考虑且定期进行锈蚀预防及锈蚀处理,这也就意味着,岛内军方对于战斗机的日常保养维护都是三心二意,而近日,岛内军校曝光,在清点弹药时发现步枪枪机少了一支,花费3天搜遍校园后才在草丛内找到,有网友讽刺称,这其实是他们的日常,妄图依靠这样一支军队“负隅顽抗”结局可想而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