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先進塗料與粘合技術團隊針對該問題,首先提出了“腐蝕促進活性”的機理(圖1),並提出分別採用氮化硼納米點(BNNDs)作爲商業化石墨烯的分散劑,BNNDs通過強烈的π-π作用吸附於石墨烯表面,以增加其分散性。電化學測試表明,BNNDs改性的石墨烯材料具有優良的防護性能,複合塗層的腐蝕速率相對空白塗層下降了280倍,塗層電阻增加了2個數量級。

石墨烯具有優異的化學穩定性以及超強的分子不可透過性,一直被認爲是一種最理想的腐蝕防護材料。《中國製造2025》新材料篇前沿新材料中提到要重點發展石墨烯基材料,其中包括海洋工程等用石墨烯基防腐蝕塗料。

雖然石墨烯材料在防腐領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相關理論研究和技術開發在整體上仍處於初步探索階段,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具體而言,石墨烯屬於高導電的碳材料,它能夠誘發石墨烯-金屬基體間的“微電偶腐蝕”並加劇塗層缺陷處的金屬腐蝕,即石墨烯具有較強的“腐蝕促進活性”,這極大地限制了石墨烯防腐塗料的發展。因此,需要尋求有效的抑制“腐蝕促進活性”的策略,特別是探索新的2D納米填料以突破這一限制。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先進塗料與粘合技術團隊針對該問題,首先提出了“腐蝕促進活性”的機理(圖1),並提出分別採用氮化硼納米點(BNNDs)作爲商業化石墨烯的分散劑,BNNDs通過強烈的π-π作用吸附於石墨烯表面,以增加其分散性。同時,BNNDs的存在屏蔽了石墨烯的導電特性,有效抑制了其陰極腐蝕促進活性(圖2)。

寧波材料所在石墨烯/聚合物複合防腐塗層方面取得進展

圖1 石墨烯加速塗層腐蝕的機理


寧波材料所在石墨烯/聚合物複合防腐塗層方面取得進展

圖2 (a)BNNDs在石墨烯表面的沉積過程,(b)BNNDs@GNs複合片,(c)BNNDs及石墨烯的分散行爲,(d)改性

電化學測試表明,BNNDs改性的石墨烯材料具有優良的防護性能,複合塗層的腐蝕速率相對空白塗層下降了280倍,塗層電阻增加了2個數量級。另外,團隊製備了B摻雜石墨烯(BG)和N摻雜石墨烯(NG),並利用它們對水性聚氨酯(PU)樹脂進行了改性。工作表明,將BG嵌入PU基體中可大大提高抗腐蝕性能。結果顯示,摻雜電子接受摻雜的石墨烯(BG)在抑制電偶腐蝕的基礎上表現出長期的耐腐蝕性,而摻雜電子接受摻雜的石墨烯(NG)由於其導電性增強而表現出腐蝕促進性。通常,在Zf=0.01Hz下BG/PU的阻抗模量達到108Ωcm2,在3.5wt%NaCl(aq)中浸泡240小時後,與純PU、G/PU和NG/PU(106Ωcm2)相比增加了大約3個數量級。本研究爲製備具有優異耐久性的石墨烯基防腐塗料提供了重要的應用前景(圖3)。


寧波材料所在石墨烯/聚合物複合防腐塗層方面取得進展

圖3 (a)聚氨酯納米複合塗層的EIS數據,(b)在3.5wt%NaCl溶液中浸泡240h的擬合結果(b)Rc,(c)Rct和(

團隊同時研究了智能防腐塗層,通過過三聯吡啶衍生物(TDD)-官能化氧化石墨烯(TGO),實現了石墨烯/環氧樹脂(G/EP)塗層中侵襲物種的擴散路徑的應急響應(ECC)。在腐蝕產生的亞鐵離子的刺激下,tGO膜通過絡合作用緊急聚集,使人想起含羞草上的葉子。結果表明,塗層在亞鐵溶液中浸泡後,氧(ORT)和水蒸氣透過率(WVTR)的變化顯著降低。模擬和電化學結果表明,tGO能與Fe2+離子自組裝成三維結構,有效保護金屬免受侵蝕性物種的侵蝕。這種tGO/EP塗層通過與Fe2+離子的自適應性提供了ERC功能,實現了長期防腐。因此,tGO/EP在金屬構件保護中的應用,被認爲是提高石墨烯防腐層防腐效率的一條很有前途的途徑,在耐久性防腐層的應用中具有巨大的潛力,如圖4所示。(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表面事業部 丁紀恆)

寧波材料所在石墨烯/聚合物複合防腐塗層方面取得進展

圖4 ERC(a)含羞草葉輕微接觸緊急關閉示意圖;(b)在亞鐵離子存在下,通過tGO微觀結構的閉合,可以自動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