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柏苍翠映陵园,丰碑矗立敬英烈。由于疫情防控的要求,我市各烈士陵园目前暂不开放接待集聚性祭扫纪念活动,广大烈属、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通过“云祭扫”“代祭扫”,悼念革命先烈,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继承革命先烈光荣传统,传播理想和信念的火种。

东台市三仓烈士陵园工作人员向革命烈士敬献鲜花。(受访者提供)

“线上祭奠,缅怀我敬爱的父母”

“敬爱的爸爸妈妈,我们在200多公里外的上海,通过微信连线,向你们表示缅怀和敬意……”4月3日上午,东台市三仓烈士陵园内苍松挺立、庄严肃穆,在老红军余光茂和新四军老战士季玲夫妇的墓前,陵园工作人员视频连线远在上海的亲属余江如,进行一场代为祭扫活动。陵园工作人员身着黑衣,擦拭墓碑、敬献鲜花、默哀致礼,整个祭扫过程庄重有序。

“上个世纪40年代初抗日战争时期,我的父亲余光茂当时担任中共东台县委委员、新四军东台独立团团长,我的母亲季玲当时是中共东台县委委员、东台县委敌工部长,他们在东台相识、相爱、结为夫妇。”余江如说,“东台是我父母人生轨迹中很重要的一站,我父亲的遗愿是希望将他俩的骨灰撒在他们战斗过的地方。我们和东台沟通后,将父母的骨灰撒在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东台市三仓烈士陵园。”

今年72岁的余江如和他兄弟们每年都来三仓烈士陵园给父母扫墓。今年由于疫情防控的要求,没办法到三仓,于是就拜托了陵园工作人员代为祭扫。

4月3日上午,三仓烈士陵园工作人员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举行了简单庄重的集体凭吊仪式。工作人员认真擦拭陵园内的烈士墓碑,怀着崇敬的心情向烈士们献花,表达老区人民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深切缅怀和敬仰。

“代祭是我的分内事”

4月2日一大早,卞康全吃过早饭就匆忙赶往五条岭烈士陵园。原来靠在陵园旁边百十米的老房子已经拆迁,他如今租住在稍微远一点的地方。

“烈属打个电话或者发个微信,请我代为祭扫,我必须把事情办好。”54岁的卞康全是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步凤镇庆元村人,他从爷爷和父母的手里接过了接力棒,为七十多年前参加盐南阻击战而牺牲的2000多名烈士守墓。

往年清明节前,来五条岭烈士陵园祭奠先烈的人非常多,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不组织集聚性祭扫,但卞康全的事情反而更多了。

“陈大姐今年又来不了,虽然还没有来电话,但我替她给她的父亲在坟头添几锹土还是能办到的。就算她没有嘱托,我也要办。”卞康全口里的陈大姐叫陈继业,烈士陈同桂的女儿。他和陈大姐相识将近三十年了,双方熟稔得以姐弟相称。

迄今,卞康全已通过写信联系的方式,为258位烈士找到了后人。“很多人在淮安、宿迁等地方,由于各种原因来不了现场祭扫。”卞康全说,这几天已有6位烈士的后人打来电话,请他代为祭扫。

“‘代祭扫’圆了我们烈属心愿”

在大丰烈士陵园里,共长眠着2046名英烈。每年清明期间,都会有很多烈士家属、市民自发前往陵园,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仅2019年清明期间,该烈士陵园共接待烈属等各界人士7万余人次。

“疫情特殊时期,为了避免人群聚集,我们倡议市民采取家庭追思、网络祭扫等形式来祭奠先烈,园区也可根据烈属要求提供代为祭扫等特殊服务,满足市民‘足不出户’祭奠英烈的愿望。”大丰烈士陵园管理处主任卞庆华告诉记者。

今年67岁的殷火根是江西省南昌市体育委员会的一名退休干部,也是委托大丰烈士陵园工作人员代祭扫的烈属之一。去年夏天,在大丰烈士陵园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殷火根和89岁的母亲夏金香等10多名家乡亲人,辗转1500多公里,终于找到了在大丰牺牲74年的伯父、革命烈士殷德林,圆了家里多年的寻亲梦。

“我们全家人整整等待了74年,终于和伯父殷德林‘团聚’了,原本计划今年清明再回盐城去祭拜伯父,但考虑眼下正处于特殊时期,全家人决定委托卞主任帮忙祭扫,等疫情结束后再亲自过来祭拜。”殷火根感激道,大丰烈士陵园提供“代祭扫”服务,圆了我们烈属心愿。

“云端祭扫,足不出户寄哀思”

阜宁县烈士陵园里,长眠着576位英烈。“目前,烈士陵园还处于关闭状态。为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聚集活动,切实保障广大市民和烈士亲属的健康安全,今年推出 ‘云祭扫’‘代祭扫’等清明祭扫举措。” 4月2日,阜宁县烈士陵园管理所所长郑亚东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今年我们以清扫墓区卫生、补植墓区绿化、擦拭墓碑、为烈士墓敬献鲜花等绿色文明方式祭扫烈士,告慰烈士英灵。”郑亚东说,他们创新祭扫服务形式,市民和烈士家属可以拨打电话预约“代祭扫”。该园工作人员会通过录像、拍照传给烈属,使其直接了解祭扫活动情况,从而达到“足不出户”就可瞻仰烈士陵园和开展线上祭扫。

据介绍,自2009年阜宁县实施“慰烈工程”以来,已有2000多座散葬在各地的烈士墓迁入县烈士陵园、芦蒲烈士陵园、益林烈士陵园。

来源: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黄云鹰 杨磊 张勇峰 崔治国 赵伟伟

组稿:赵新立 戴汇 编辑:胥文菁 韩昕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