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最近迎来了

几位“稀客”——

数只嘴型奇特的鸟类

就是它

↓↓↓

近日

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发现——

国家II级重点保护鸟类

彩鹮

(Plegadis falcinellus)

在湿地内栖息

彩鹮在分类学上属于鹳形目鹮科,主要分布于非洲、欧洲南部等地,在中国的分布范围十分狭窄、零散,且数量稀少。由于它们赖以生存的栖息地──沼泽湿地的不断消失和生境恶化,使它们的数量日益减少。

此前因连续多年未在我国境内观测到彩鹮踪迹,《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一度宣布彩鹮在我国绝迹。江苏省境内在历史记录中有该物种的分布,但近20年来没有明确的观测记录,一度判断为绝迹。

彩鹮在麋鹿保护区内现身并非偶然,这是麋鹿保护区湿地生态保护成效体现。近年来,由于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力度的加大,这片湿地的生态系统已日趋完整,生物圈在逐年扩大,生物量在不断上升,鸟类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多。

新闻多一点

盐城湿地,生态家园

黄海湿地,鹿鸣鹤舞。

盐城每一天的生机都是从582公里海岸线开始,1.7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有着太平洋西岸和亚洲大陆边缘面积最大、生态保护最好的海岸型湿地。

湿地是大自然对盐城最深情的馈赠,是盐城最宝贵的“家底”,良好生态禀赋也为盐城未来发展积蓄无限力量。

近年来,盐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大力实施湿地生态修复工程,筑牢湿地生态安全屏障,黄海湿地的普遍价值和完整性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既为盐城赢得了“东方湿地之都”的美誉,也为盐城摘得“世界自然遗产”金字招牌。

2019年7月,在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盐城黄海湿地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首个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填补了江苏自然遗产空白,让盐城的绿色“家底”变成了世界的生态“焦点”。

申遗成功以来,盐城更是把保护好管理好发展好这片遗产作为应有责任与担当,主动融入全球生态系统,部署“后申遗时代”黄海自然遗产地的保护管理工作,促进世遗优势转化为生态优势、竞争优势。

擦亮世遗这块“金字招牌”,盐城已绘出蓝图:

●到2021年,盐城黄海湿地遗产实现全面保护,成立以盐城为核心的候鸟迁飞路线城市联盟,初步形成环黄海生态经济圈合作框架,成功创建国际湿地城市;

●到2025年,盐城黄海湿地遗产实现科学保护、活态传承、合理利用,环黄海生态经济圈合作框架成为地区间互惠互信的平台;

●到2035年,呈现“河海安澜、碧水畅流、鱼翔浅底、鹤舞鹿鸣、候鸟欢飞、游人如织”的美好画面……

生态盐城~

大美盐城~

怎么能不爱你!

摄影:周晨曦

记者 周晨阳、江苏大丰麋鹿保护区、盐城发布综合整理

组稿:于雷 倪蕊 编辑:韩昕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