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大家都說中國的汽車工業技術發展的不錯,一些車型並不比合資或進口車型差,但國內汽車工業水平發展到底怎樣?僅僅靠情懷是遠遠不夠的。懷着對中國現階段汽車工業發展技術的好奇,我參加了11月29日在重慶長安汽車工程研究總院舉行的長安汽車第三屆技術開放日活動。在這裏,我領略到長安汽車在工業設計、核心技術研發、汽車智能化等諸多方面的技術實力。當然,按理說應該還有一些“黑科技”不方便在開放日展示,但儘管如此,目前所展出的種種技術已經讓人感到“不明覺厲”。對多數人而言,別說尖端技術,就單單講解技術的說明詞可能都做不到完全理解,後面我還體驗了L4級別的自動駕駛,參觀了NVH實驗室,以及頗有概念車意味的體驗車。

  長安汽車展覽中心的大門

  長安汽車工程研究總院位於重慶江北國際機場附近,這裏就是長安汽車的“大腦”。我們隨着引導員到來長安汽車展覽中心門前,在這裏大家可以領取接收器,方便收聽講解員對展示模塊的講解。

  在展覽中心門口的牆上,滿滿排着的是各種大學的體驗基地牌牌

  進入展覽中心,正面牆上就是長安汽車的品牌Slogan——前進·與你更近,右上角是參觀人數統計,已經超過了21萬人

  中國第一輛吉普車——“長江牌”46型越野吉普,於1958年5月在長安誕生,號稱當年是按照美國CJ-5樣車仿製,不到一年的時間便打造出來

  光影流動技術,可以讓車身表面平順度提升40%,從而提升精緻外觀整改準確度和效率,總之就是更精準,更完美

  改善前後的效果對比,肉眼不易察覺的差異,機器可以更容易分辨出來

  色彩設計開發區域的色板

  據說不同顏色並不是不同“立邦漆”的效果,爲了達到不同的質感,原材料也是與時俱進,比如上面有一款灰色,就會在2019年的某款重量級車型上應用

  3D工廠漫遊,技術人員藉助VR設備,可以身臨其境的感受生產線3D佈局,還能框出有瑕疵的地方,感覺很像領導視察,發現不滿意的地方就框出來

  智能穿戴虛擬裝配技術,可以讓工人預先在虛擬工廠中進行裝配,從而發現裝配可以優化的部分,比如調整工作臺擺放位置,改善工人操作流程,免除工人進駐後的調整

  機器視覺識別技術,長安汽車是國內首家在衝壓車間對鈑金件進行自動缺陷識別的廠家,其表面缺陷識別準確率達到90%

  鈑金件上瑕疵標記

  在電腦屏幕上可見機器識別出鈑金件瑕疵

  人臉識別技術,以後帶着臉就可以開車了,鑰匙呢?不需要

  長安大數據平臺分析技術,在這裏可以實時彙總各地的訂單數據,比如在屏幕下方就可以看到新能源車的租用情況,通過大地圖還可見各地可租車輛的剩餘情況

  從這裏看,租車還是挺便宜的

  輕量化爆炸展車,看這彩色的車架是不是夠酷炫?這並不是新的車身塗裝,而是通過不同顏色標示出車身各處材料的不同。爲了保證車身強度同時又儘可能讓車身輕量化,因此不同位置採用不同材料,可以讓車身整體減重上百公斤,爲此帶來的最直接變化,就是節油

  不同顏色,指示不同材質

  螺栓可靠性CAE分析技術展示

  螺栓可靠性CAE分析技術,一顆螺絲應該用多大的力量去擰才更可靠?扭力不夠,計算機模擬出的結果就是螺栓鬆動

  扭力合適,結果是螺栓吻合,可知最適合的扭力

  風洞模型,這個大家應該都能看懂,空氣動力學表現對於一臺汽車相當重要

  智能家居體驗車,在車裏就可以語音控制家裏的窗簾、檯燈、淨化器和空調,是不是很愜意

  動力電池總成,實現全程溫控,防止過冷和過熱對電池性能的影響,同時優化SOC算法,防止過充和過放,讓電池更安全

  長安第二代混動總成系統,未來通過搭載這款混動系統,可實現整車最快百公里加速7s,預計在2020年將實現量產

  無線充電,手機的無線充電你可能還沒用上,汽車的無線充電就要來了

  用手機APP就可以隨時啓動充電,方便快捷

  第二代空氣淨化系統,在展廳裏有個密封艙,展示車內外空氣中PM2.5的數據,以此來看其淨化效果

  工作人員關閉車門後,開啓車內空氣淨化系統,原先車內外PM2.5相同的數據,在幾分鐘內發生快速變化,圖爲車內PM2.5在下降中

  無人駕駛來了!當然,駕駛位還是有駕駛員的,只是他並不操控汽車,只負責講解和監督

  我們坐上車,“司機”掏出手機給我們演示“未來科技”,首先打開一個APP

  在APP上選擇你的目的地,我們在長安汽車工程研究總院內“無人駕駛”,因此不必擔心安全問題

  選擇完目的地,這輛L4級別的長安汽車就自己跑起來了,中控屏幕上車速上方的紅色箭頭指示等待紅燈的時長,與信號燈聯網的車輛可以精確控制速度,並在信號燈放行的第一時間啓動車輛,減少因人爲因素導致的起步慢等問題

  看屏幕上模擬車輛的影像,除了可以展示自己車輛的姿態,還可以展示前方車輛的形態,居然還不一樣

  體驗完自動駕駛,我們前往NVH實驗室,路上偶遇剛發佈不久的CS85

  隨便一抬頭,發現園區裏的樹都有“身份證”,有樹名有編號

  我們來到NVH實驗室,什麼是NVH?NVH指噪聲、振動與聲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的英文縮寫,實驗室中文名是整車消聲室實驗室。這個實驗室來頭可不小,整體投資接近5千萬,背景噪聲可以控制在18分貝,在自然界基本不可能達到如此的安靜

  牆面消聲結構採用德國FASITA公司BCA(Broadband Compact Absorber)寬頻帶複合板共振式吸聲材料,可以滿足低頻截止頻率爲63Hz的要求。這句是拷貝過來的,總之就是吸聲不反聲,大家自己體會即可

  嶄新的CS85被固定在底盤測功機上,這個機器可進行速度、力度等的控制,用於模擬車輛在路面行駛過程中受到的阻力,保證了實驗室測試數據與實際道路測試數據的一致性

  從這個角度再看一下,NVH表現對於中高端汽車至關重要,直接反應出來的就是駕駛舒適型,像噪聲、振動、聲音渾厚度等等表現,都能反映一臺車的品質

  長安CS85是前置前驅,看飛轉的車輪很帶感

  工程師介紹了一遍這些曲線的意義,很顯然我沒記住,但紅色曲線是CS85的實測表現,藍色和紫色是同級競品的實測數據,綠色直線是趨勢平均值,簡單來說就是CS85表現超羣

  自動泊車效果展示,其實現在市售很多中高端車型都帶自動泊車功能,長安的技術是可以讓駕駛員在發出指令後手腳都不做干預,一次性完成停車,停好後還可以自動給你拉好手剎

  倒車入庫的自動泊車演示,駕駛員小哥舉手向我們示意:不是我轉的方向盤

  在車輛智能交互演示上,這個車門上的小黑方塊是什麼?其實是指紋識別,有了它,你就可以開車不帶鑰匙了

  這輛經過改裝的CS95,中控、反光鏡都很概念

  攝像頭代替反光鏡

  迷幻的星空車頂

  感受一下還沒有上市的CS85的駕駛艙和中控,屏幕好大

  中午我們在長安汽車工程研究總院的一食堂用餐,我只拍了取餐區的冰山一角,實際食堂好大,座位很多

  技術開放日用餐券,有沒有喫霸王餐的感覺

  特意拍了一個取餐區的細節,那個二維碼不難解釋,但0.3次、0.35次是啥?是餐卡要刷點卡嗎?

  短短一上午的時間,我們參加第三屆長安汽車技術開放日,瞭解到其中衆多技術都是已經成熟量產在長安市售車型上的,像工廠精密加工、通過數字化手段管控產品質量、發動機與電池技術、NVH效果管控都已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L4級自動駕駛、無線充電、人臉識別等前沿技術都躋身國際領先的技術陣營。通過技術開放日讓我們瞭解了一個生機勃勃的長安汽車,不僅對長安的技術更加有信心,也對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現狀有了更全面的瞭解。長安汽車不能完全代表當今的中國汽車工業,但無疑是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一個縮影,在這裏我們看到的是銳意進取的工程師,熱情洋溢的技術講解員,就連食堂的阿姨們做起事來都風風火火。有他們在,感覺,未來很踏實。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