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泪目!骨肉分离十六载,终于在龙海团聚了……

骨肉分离十六载 DNA比对促团圆

龙海警方帮助被拐孩子与亲生父母团聚

11月2日下午,湖南省邵阳市民李先生、梁女士夫妇一行匆匆来到龙海市公安局,在民警的安排下,与他们失散十六年的儿子小成(化名)幸福团聚。

认亲团聚现场

当年孩子被拐走时,只有两岁半,而如今,站在他们面前的已经是一个英俊潇洒的小伙子,梁女士在将儿子搂入怀里的那一刻,压抑在她心里多年的情感再也控制不住,放声痛哭。事情还得从16年前的那个中午说起。

两龄儿门口吃饭转眼不见

父母苦苦寻找却音讯全无

2003年1月23日,那天是农历腊月廿一,距离春节不过一周多。当天中午,广东省东莞市高埗镇某民房,两岁半的男孩小成在家门口吃饭,旁边还有四岁的姐姐和表哥陪伴。

儿时的小成与家人合影

不一会儿,姐姐和表哥先后跑进屋内夹菜,转身回到门口,发现弟弟小成不见踪影了。等爷爷奶奶出来找人时,小成早已不知去向。

那时,年轻的梁女士和丈夫李先生从湖南老家来到广东省东莞市高埗镇打工,李先生经营一家理发店,梁女士专门带两个孩子。为了减轻丈夫的压力,梁女士决定找份工作,就把公公婆婆从老家接到东莞,一家人准备在东莞过年。日子虽过得平淡甚至有点辛苦,却也其乐融融,平安幸福。

“这么多年来,我从没有放弃,我相信,我的孩子一定还活着,我一定要找到他。”说起当年小成失踪的事儿,梁女士再次流下眼泪,她说孩子不见后,她们一家人立即发疯般地在当地车站、广场等地方寻找,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通过电视台等各种途径发布寻人启事,几经努力,却始终未能找到失踪的儿子

“黑户”小伙申请落户龙海

警方严格采集血样入库比对

时光如梭,一晃过去十五载。2017年8月16日,福建省龙海市公安局紫泥派出所,一位名叫小毅(化名)、时年18岁的小伙子以非亲属落户为由,申请落户登记在当地姚某家,称姚某夫妇系其养父母,而此前他没有属于自己的户籍。

龙海市公安局紫泥派出所民警在经过询问调查后,了解小毅系村民姚某于2003年1月28日经朋友介绍,向一位叫常伟的四川男子抱养,该男子自称小毅是其亲生的第三个孩子,因无力抚养而决定给他人抱养的情况,民警严格按照福建省户籍登记相关要求对小毅采取血样,送上级公安机关进行DNA检验入库比对,并进入全国公安机关查找被拐卖/失踪儿童信息库(以下简称全国打拐DNA数据库)。

DNA比对成功的好消息传来

民警牵线搭桥促成合家团圆

2018年10月26日,龙海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接到广东省东莞市公安局高埗分局的通报称,2003年发生在当地的一起儿童失踪案件中,当事儿童在全国打拐DNA数据库中比中龙海市紫泥镇的小毅。

好消息传来,福建省龙海市公安局经办民警兴奋不已,恨不得马上促成小毅(小成)与亲生父母团圆,当即与正赶来的李先生、梁女士夫妇取得联系,做好复检、调查、确认等系列工作。与此同时,龙海市公安局派出一组民警深入到小毅现在居住的村子走访调查,并与身在龙海市紫泥镇的小毅本人及其养父母进行沟通交流。为慎重起见,龙海市公安局及时对李先生夫妇、小毅等采取血样,并在漳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领导的重视及DNA鉴定室同事的大力支持下,再次进行DNA复检。

综合判断广东与福建两地的调查结果,民警最终确定小毅就是李先生、梁女士寻找十六年的亲生儿子小成。经过前期的准备与信息交流,李先生、梁女士在女儿的陪同下,于11月2日来到福建省龙海市公安局,与失散16年的儿子小成(即小毅)重新团聚。

小成与亲生父母一起向民警送上感谢锦旗

在认亲现场,小成的亲生父母李先生、梁女士与小成一道,向龙海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教导员许清标及民警黄鑫涛,送上一面写有“百姓公仆 情系人民”八个大字的鲜红锦旗,表达他们一家人对公安民警促成团圆的感激之情。

来源:龙海市公安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