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前,香港終於從席捲亞洲的經濟危機中,恢復了往日生機,只是筋骨已傷,元氣必然大不如前。那時的香港,無論是大力發展當地房地產,還是積極融入國內經濟,出發點都很簡單,那就是要恢復往日的繁榮。爲此,香港人可謂費盡心思。

又過了些年……

2003年,機會終於降臨香港,那就是舉三地之力打造一座港珠澳大橋。這個長5664米,專利技術達400多項的大橋,從一出生便不止承載着國家使命,還寄託着香港人無限的希望……

輕工業崛起

第一次經濟轉型

1847年,英國租借香港初期,走私鴉片與販賣奴隸是當時香港最主要的經濟來源,但第一桶金到手,繁榮景象初現。

遠洋航運業的快速發展帶動了轉口貿易的崛起,同時,隨着《南京條約》的簽訂,香港正式成爲英國在遠東的一大據點,進一步確立了作爲中國對外貿易中心的地位。單是1931年,香港進出口貿易總額便達到了12.8億港元。

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日軍侵略並封鎖住了香港及其港口,香港經濟遭遇致命打擊。所幸1945年日本戰敗,英國重新接過香港,開始新一輪經濟建設。

恰逢當時,工業化國家開始將勞動密集型產業,往東亞與東南亞國家進行大轉移,彼時中國內地正高喊“肥豬賽大象”。於是大量的移民、資本與先進技術,開始往香港聚集。

香港的經濟結構開始由以轉口貿易爲主,轉變爲以輕工業爲主。

1954年,香港,彌敦道

上個世紀50年代起,香港開始承接大量勞動密集型產業,主要包括紡織、服裝、電子和玩具等輕工業,同時,內地通過“三趟快車”與東深引水工程,解決了香港民衆基本的生活需求。短時間內,香港經濟便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香港也從貿易自由港轉搖身一變,成爲了一座工業化城市。1970年,香港製造業佔GDP的比例高達30.9%

香港經濟的第一次轉型,使香港一躍成爲上世紀70年代的“亞洲四小龍”之一。

然而,輕工業並不能夠讓一座城市持續繁榮,尤其是對於人口已經嚴重飽和的香港。繁榮意味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意味着人力成本的不斷增加,日漸稀缺的廉價勞動力爲香港輕工業判了死緩。

1953年,香港,旺角

金融大時代

第二次經濟轉型

上世紀80年代,隨着人力成本的不斷增加,香港製造業開始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經濟發展的勢頭開始掉頭向下。

此時,釋放了內地大量廉價勞動力的改革開放,成功提振香港經濟。在改革開放至香港迴歸的不到10年間,港商便在內地達成了14萬家企業、800億美元投資和500萬僱員的成就,僅在珠三角地區,就建立了超過10萬家企業與加工廠。“前店後廠”是這一時期最典型的生產銷售模式。

1980年,香港製造業GDP佔比爲23%,位居第一;1990年,香港製造業GDP佔比下滑至17%,位居第三。截至香港迴歸,80%以上的製造業被港商轉移到了內地。2013年,香港製造業GDP佔比爲1%,沒有名次。

短短二十年,香港便完成了製造業的轉移。而金融業順勢成爲香港的主要經濟支柱,讓香港穩坐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的位置。

1969年12月17日,由華商李福兆領頭創建的遠東交易所(遠東會)正式開始營業。這家以華人爲唯一對象的證券交易所,打破了外資壟斷香港證券市場的格局,從三分天下進入四方會談:金銀會(金銀證券交易所)、九龍會(九龍證券交易所)、香港會(香港證券交易所)和遠東會。

同時,香港政府開始實施十年建屋計劃與居住有其屋計劃,房地產開始走進香港經濟,40年後更是成爲香港經濟的命脈。

金融業與房地產業的糾纏,推動着香港經濟從製造業向金融服務業轉型。

1975年10月,英女王首次訪港

七十年代,全球資本市場的一體化,使得興起的金融管制自由化進入香港。1973年至1982年間,香港逐一解除外匯管制和黃金市場等,徹底實現資本的進出自由,成了名副其實的自由港,再加上當年還算紮實的工業貿易基礎,香港終於登上國際舞臺。

恰逢內地改革開放,香港成爲國際資本進入中國內地的橋樑,各大全球性企業與金融集團開始在香港設立總部。

香港在亞太地區的風頭,一時無二。

1986年,香港證券市場的交易總額達到1231.28億港元,四大交易所也正式合併,成爲香港唯一的證券交易所——香港聯合交易所(聯交所),並全部使用電腦進行股票交易,使香港證券市場的交易透明度大大提升、監管難度大大降低,進一步推動了香港金融體系的國際化。

1986年9月22日,香港聯合交易所成爲國際證券交易所聯合會的正式成員,世界三大金融中心(紐約、倫敦、香港)也就此誕生。

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已奠定,經濟再次騰飛,第二次轉型就此成功實現。

然而,香港雖然有旅遊業、貿易物流、專業服務和金融服務這四大金剛爲之提供源源不斷的生命力,但依然會遇到經濟發展的瓶頸。

1986年,香港聯合交易所正式開業當天

房地產之劫

如今香港繁華依舊,卻怎麼也擋不住珠光寶氣下,日漸濃郁的老人味。1998年與2008年的兩次經濟危機,更是引發了香港嚴重的經濟衰退。

近五年間,香港實際GDP增速再未重現上世紀80年代巔峯時刻的情景。

2018年2月28日,香港特別行政區統計處網站發佈數據顯示,2017年香港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6626.37億港元,按照28日港元兌人民幣中間價計算,摺合人民幣約21529.55億元;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北京GDP爲28000.4億元,上海GDP爲30133.86億元,廣州GDP爲21503.15億元,深圳GDP爲22438.39億元。

創造過東亞奇蹟的香港,已從神壇跌落。房地產是香港經濟快速下滑最大的幕後推手。

在香港第二次經濟轉型之中,隨着金融業的蓬勃發展,房地產業成爲香港經濟來源中的一霸。

第三產業是香港經濟的主要構成元素,而香港的第三產業主要由房地產、金融服務業、進出口貿易和旅遊業構成,如天之四靈,支撐着香港GDP的半壁江山。其中,香港的經濟和政府收入嚴重依賴於房地產行業。

單看2014年,香港GDP中21%來自與房地產行業相關的投資與消費,其中房地產相關投資在固定資產投資中的佔比達45%;在香港政府的收入當中,近44%來源於房地產和土地交易。

然而,房地產業對於香港來說,早已不是金蛋,而是炸彈。房地產佔香港GDP的比重連年下降,目前已不足5%,對GDP的拉動力不及以往,甚至不及平均水平,但住房花銷卻消耗了香港居民收入的30%以上。

香港不是沒有試過,將房地產從經濟的血管中抽離出來。1997年,時任香港特首的董建華髮動“八萬五建屋計劃”,即每年由政府供應不少於8.5萬個住宅單位,以期在10年之內,讓全香港70%以上的家庭擁有自己的住房。然而該計劃生不逢時,1998年,索羅斯帶着獵槍在亞洲狩獵,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得益於強大的政府在背後支持,香港經濟並未崩潰,但傷害在所難免,房地產就是受傷最重的部位之一,許多中產階級瞬間成爲負資產階級,“八萬五計劃”無疾而終。

2018年,劉德華爲香港政府站臺,全力支持“東大與人工島方案”,該方案預計釋放1700公頃的土地,修建26~40萬個住宅單位,能夠解決全香港70萬至110萬居民的居住需求,能夠從根本上降低香港的房價,也能順便解決許多社會問題。然而,香港大大小小的財團、房地產商、擁有自購住房的中產階級,和其他居心叵測的既得利益者,卻對劉德華口誅筆伐,以期香港的房價能繼續繁榮高漲,堅決不能讓社會底層憑空瓜分他們的利益。

動不動就10萬/平方米和20萬/平方米起步的香港房地產,像一臺永動抽血機。縱使香港依然是國際金融中心又如何?這樣的社會現狀,談何消費力與創造力?經濟發展的活力又將從何而來?

同時,隨着全球經濟下行壓力的加大,和內地經濟的快速發展,香港金融業規模的相對增速開始逐漸放緩,貿易中心的競爭力與地位,也正在不斷被消解。此時的香港經濟,亟需一個突破發展瓶頸的方法——科技創新。

科創新紀元

第三次經濟轉型

一個經濟體的經濟發展分爲生產要素導向、投資導向、創新導向和富裕導向共四個階段,其中前三個階段爲國家競爭優勢的主要力量,能夠帶來經濟的繁榮與昌盛。

波特模型,由美國學者邁克爾·波特總結各國發展歷史得出,在許多經濟體上也得到過驗證。

香港正處於該模型的第二階段(投資導向階段),要想得到進一步發展,就必須邁向第三階段(創新導向階段)。簡單來說,就是需要通過科技創新和新技術的應用,來推動各行各業向高增值和高附加值的方向發展。

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克魯格曼,也曾以美英兩國的經濟發展史爲分析對象,證明只有科技創新,纔是經濟可持續增長的動力。

曾任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的董建華,當然明白其中道理,早在20年前就推動成立創新科技委員會、推行“數碼二十一新紀元”資訊科技策略、興建“數碼港”和科技園、制定明確的法律架構、推出公共服務電子化計劃、設立數碼政府合署等,然而時運不濟,走在世界最前沿的項目無不進展緩慢或被擱置。

直到近些年,世界的腳步開始跟上香港經濟發展的步伐:

2012年,美國推出《美國先進製造頁國家戰略計劃》,並於次年推出《製造業創新國家網絡》;

2013年,德國正式提出工業4.0概念,並與中國共同提出即將開展工業生產的數字化合作;

2014年12月,“中國製造2025”這一概念被首次提出。

三個製造業大國對先進製造業的青睞,凸顯了科技創新與高端製造對於一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然而,由於香港早在第二次經濟轉型時期,將製造業全部轉移到了內地與東南亞地區,喪失了發展工業4.0的基礎。

但這並不代表香港的第三次經濟轉型就此止步。香港一直默默準備着,在科研項目上投入大量資金,也儲備了大量科技創新型高端人才。

2009年開始,尤其是2012年梁振英上臺後,科技創新發展重新得到大力推動,香港特區政府開始放棄自由放任、積極不干預的政策,在資金、政策等方面大力支持創新科技發展,並取得不少成效。

同時,香港中學科學教育水平處於世界前列。在經合組織三年一次的“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中,香港學生的數學能力一直位於世界前三。

香港公立高校多個學系研究水平也位居世界前列。在2016年QS大學排名中,香港有5所個別學系位列世界高校前100名以內,其中香港大學與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數學系、化學系、電子工程學系高居全球高校前50名。

在2005年~2013年間,香港6所大學(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和香港浸會大學)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部批准,與內地合作成立16所國家重點實驗室夥伴實驗室。

香港本地研發開支佔GDP的比重也在不斷增長,近些年的增長率遠遠高於新加坡和以色列。

然而,香港本地市場規模太小和缺乏相關產業支持卻是個不爭的事實。如何解決?答案很簡單,伸手找內地!

第一,中國內地擁有14億消費人口,市場規模的問題很容易解決;

第二,內地是除了美國之外,唯一擁有最完整產業鏈的地方。

但是在偌大的內地,能夠提供相關產業支持,且離香港近的城市有哪些呢?港珠澳大橋給出了最明確的答案。

港珠澳大橋將香港、珠海與澳門三地緊密相連,其中珠海作爲中國製造2025的試點示範城市,以高欄港經濟區帶領航空產業園和富山工業園,形成了“海陸空+智能製造”的特色全產業鏈,足以爲香港提供充分的產業支持。

2018年,港珠澳大橋

香港在短短一百多年間,歷經兩次經濟轉型,就從一個邊陲小鎮成爲了一座世界聞名的國際大都。如今香港再次面臨經濟發展的瓶頸,亟需第三次經濟轉型來突破,而政府斥資千億造的港珠澳大橋又是否能幫助香港“渡劫”?

這是個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香港的故事未完待續……

(來源:瘋牛直播)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