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邦動力訊】近幾年,越來越多的跨境商家選擇拋棄平臺去做獨立站,這無疑是個打造自身品牌的優選途徑。然而,企業在獨立站的運營過程中卻面臨不少的問題。

提供網絡營銷策劃和推廣的服務企業——易賽諾,見證了10年間獨立站的起起落落。其聯合創始人陳見表示,10年前是搜索引擎的紅利期,近兩年獨立站再次興起,其增長動力實際上來自於社交,和10年前有很大區別。

獨立站現有的兩種形式

陳見稱,10年前,第一波獨立站應運而生,很多知名大賣家的獨立站都是從那時開始興起;後來,搜索引擎的成本大幅度增長,在搜索引擎做獨立站的勢頭慢慢褪去,再加上類似亞馬遜、速賣通等平臺日漸成熟,賣家們則紛紛做了平臺;近兩年獨立站又見興起。

據悉,Shopify是一個SaaS領域的購物車系統,適合跨境電商建立獨立站,用戶支付一定費用即可在其上利用各種主題、模板建立自己的網上商店。陳見表示,Shopify可以和速賣通、亞馬遜等平臺直接打通,直接利用其平臺上產品的低價在Shopify加價格,再通過谷歌、臉書營銷,這種方法迅速崛起,但不會走的遠。

在他看來,目前獨立站存在兩種形式:

第一,同一產品在平臺上賣10美金,在獨立站賣20美金,但肯定是短期內的信息差,絕對不會長久,這是目前的獨立站的一種形式。

第二,獨立站還有另一種形式:打造品牌。現如今很多產業帶都能很好的生產產品、設計產品,但沒有自己的品牌和營銷渠道,所以打造領域品牌也是獨立站目前的狀態。

流量運營助力獨立站增長

獨立站獲取新訪客的流量成本高,一般客單價在50美金到100美金的B2C小商品,在北美獲客成本大概需要30美金左右,投資回報率爲1:2,並且轉化率卻很低。因此,大量企業嘗試獨立站後又放棄了。

陳見表示,基於這種情況,做獨立站的企業需要對新訪客進行再營銷,將新訪客拉進網站做銷售,這樣一來,投資回報率能達到1:5。易賽諾從前年開始專注獨立站,並組建專業團隊運營社交媒體,例如,通過Facebook獲得新客戶、通過谷歌做再營銷,社交粉絲會有大量轉發、通過紅人屬性帶動社交媒體的流量價值。從流量運營的角度來講可分爲四種:

1、直接流量。通過輸入域名或收藏夾訪問;

2、付費品牌流量。在谷歌投放品牌關鍵詞;

3、SEO品牌流量。在SEO所帶來流量的品牌關鍵詞佔比流量;

4、社交媒體流量。通過粉絲傳播獲取的流量。

一個網站在不同的運營階段有不同的流量結構餅圖,通過品牌流量佔比、新流量佔比等可以發現獨立站目前所處的階段以及下一步在流量上所需要做的工作。

與平臺的差異化至關重要

第三方電商平臺的系統可以爲商家統計數據,而獨立站的流程相對複雜。

陳見舉例說道:“亞馬遜只能夠賣鏡框,不能夠賣處方鏡的鏡片,因爲流程極其複雜,要填各種各樣的參數。但是有很多獨立站是做處方鏡的,在這一層面上,獨立站還是有很大優勢的。”

另外,對做獨立站的企業,陳見也給到了一些建議:

前端

第一,在產品或品類選擇時,建議偏向定製模式,最好與平臺有差異化,能夠做到平臺做不到的。如果沒有,那麼不建議做獨立站,因爲會面臨跟49%市場佔比的亞馬遜之間的競爭;

第二,從廣告或其它平臺進入網站再到成交是一整個流程,每一個環節都很關鍵,IT系統各項數據指標是否全面很重要;

第三,產品在售出之後,售後需對接到供應鏈、工廠、維修甚至定製等。保證整個流程能在系統裏全面體現,整個流程可以串聯各個部門使其充分協作,所以,系統管理至關重要。

後方

第一,網站開發的標準、流程固然重要,但更多需要考慮定製問題;

第二,流量運營的邏輯需要重視;

第三,需要重視系統問題,必須要明確系統需求,有系統纔有大數據,有大數據才能真正驅動各企業在電商中成長。

(億邦出口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轉載拒絕任何形式刪改 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