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原標題:清明節倡導文明祭祀 陵園開通“代客祭掃”寄託哀思)。”佳龍陵園總經理韓美娜介紹,4號當天他們接到了上百個“代客祭掃”訂單,其彌補的是部分客戶不能親自到墓前追思先人、緬懷故舊的遺憾。

(原標題:清明節倡導文明祭祀 陵園開通“代客祭掃”寄託哀思)

4日清晨5時許,45歲的徐志(化名)和同事一起清掃墓室、擺放幾束花、向墓碑行鞠躬禮,現場通過視頻連線或短視頻,將祭掃情況反饋給去世者親友。徐志是吉林市佳龍陵園有限責任公司的工作人員,對整個陵園來說,今年的清明節不一樣。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吉林省部分公墓採取封閉管理,暫停羣衆聚集性掃墓祭祀活動。

相關陵園隨後推出“代客祭掃”等服務,讓家屬通過互聯網遙寄哀思。


“每年的清明節期間,我們會接待3萬多人。雖然今年的祭祀形式不一樣,但是表達的感情是一致的。”佳龍陵園總經理韓美娜介紹,4號當天他們接到了上百個“代客祭掃”訂單,其彌補的是部分客戶不能親自到墓前追思先人、緬懷故舊的遺憾。

部分訂單的要求有些特殊。徐志和同事在部分墓碑前讀了一些信件,部分家屬還通過直播方式表達了思念。“這是人們很樸素的情感。”徐志說。

而吉林省部分開放公衆掃墓的陵園則需要提前預約,對人流有嚴格限制。

實際上,以“代客祭掃”等互聯網形式的祭掃越來越被公衆接受。吉林市殯葬服務中心“網上紀念”祭掃平臺已運行兩年,健康、文明、綠色、低碳祭掃觀念的逐步樹立,網站開設的個人紀念館已達672間,僅2020年年初至今,又新增109間。

51歲的張黎是使用“網上紀念”的一員。“因爲工作關係我搬到外地,親自給母親掃墓有些不便。”她說,“把思念的感情放在心裏最重要”,她把與母親的合影當做成手機背景。

據悉,吉林當地民政部門近年來倡導遙祭追思、網上祭祀等足不出戶的方式寄託哀思、緬懷故人。“面對疫情,保護好自身健康就是對家庭、對社會的最大負責,就是對逝者最好的告慰。”吉林市民政局發佈的通告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