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保險

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非常重要

我們每個月都要

花上一筆錢來繳納社保

明年開始,“社保”將會有新變化!

明年,社保將由稅務部門徵收

今年12月10日前

要完成社會保險費和第一批非稅收入

徵管職責劃轉交接工作

自2019年1月1日起

稅務部門統一徵收各項社會保險費

先行劃轉的非稅收入

簡單來說

明年起,社保將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

不繳或少繳社保的企業將成爲嚴查對象!

不繳社保的,慘了!

雖然相關文件是這麼說

但是很多朋友還是非常擔心

萬一用人單位還是心存僥倖

不給繳納社保,該怎麼辦?

別擔心,人社部放大招了

10月16日,人社部發布了

《社會保險領域嚴重失信“黑名單”

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

《意見》中列舉了

6種被列入社保“黑名單”的情形

被列“黑名單”後

將在政府採購、交通出行、招投標

生產許可、資質審覈、融資貸款

市場準入、稅收優惠、評優評先

等方面予以限制!

下面跟小編一起

來好好了解一下

什麼是社保“黑名單”?

“黑名單”是指違反社會保險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用人單位、社會保險服務機構及其有關人員、各類參保及待遇領取人員嚴重失信記錄信息 。

誰來管理?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負責指導監督全國社會保險領域嚴重失信“黑名單”管理工作 。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建立用人單位、社會保險服務機構及其有關人員、各類參保及待遇領取人員社會保險信用記錄,負責社會保險領域嚴重失信“黑名單”公示、列入和移出信息上報等管理工作。

這6種情形擬入社保黑名單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單位或個人,縣級及以上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以下簡稱經辦機構)應將其列入社保“黑名單”:

(一)用人單位未按相關規定參加社會保險且拒不整改的。

(二)以欺詐、僞造證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參加、申報社會保險和騙取社會保險待遇或社會保險基金支出的。

(三)非法獲取、出售或變相交易社會保險個人權益數據的。

(四)社會保險服務機構違反服務協議或相關規定且拒不整改的!

(五)負有償還義務的用人單位及其法人代表或第三人,拒不償還社會保險基金已先行支付工傷保險待遇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人力資源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將相關失信信息及時交由本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進行名單公示和數據上報等操作。

納入社保“黑名單”後,如何懲戒?

《意見》中提到,社保“黑名單”信息將被納入當地和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由相關部門在各自職責範圍內依據《備忘錄》規定,在政府採購、交通出行、招投標、生產許可、資質審覈、融資貸款、市場準入、稅收優惠、評優評先等方面予以限制。

1建立失信行爲限期整改制度

因發生(一)、(四)和(五)項規定情形被納入社保“黑名單”的失信主體,經辦機構可結合實際情況以適當方式督促失信主體在3個月內整改

2整改不到位,啓動約談

整改到位後,失信主體可提請經辦機構確認,經辦機構應在確認後5個工作日內將其移出社保“黑名單”;整改不到位的,經辦機構應啓動警示性約談程序

經辦機構應對在規定期限內整改不到位的失信主體主要負責人進行一次警示性約談。約談記錄(包括拒絕約談或不配合約談等情形)記入失信主體信用記錄,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

懲戒期限有多久?

社保“黑名單”實行動態管理,納入聯合懲戒期限一般不超過5年。

① 相關失信主體首次被列入社保“黑名單”的,期限爲1年

② 相關失信主體未改正失信行爲或者列入期間再次發生以上6種情形的,期滿不予移出並自動續期2年

已移出社保“黑名單”的失信主體,再次發生6種規定情形的,列入社保“黑名單”期限爲2年

還有五類人不用交社保

肯定有企業會擔心用人成本的問題

如果企業符合下列這5種情況

就可以不考慮給員工購買社保了

『情況一:與退休人員簽訂勞動合同 』

《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勞動合同終止。”因此,企業不用爲享受基本養老保險的返聘員工繳納社保。

『 情況二:非獨立勞動的兼職人員 』

非獨立勞務的兼職人員是指在不脫離本職工作的情況下,利用業餘時間從事第二職業;爲第三方提供體力或腦力勞動支出。

兼職人員本身有自己的工作,簽訂勞動合同和繳納社會保險,均有工作單位辦理,和兼職公司無關,因此無需繳納社保。

『情況三:聘用勞務派遣人員,並由接受企業支付薪資 』

勞務派遣單位派遣勞動者,應當與接受勞務派遣的用人單位簽訂勞務派遣協議。

若勞務派遣協議中約定,勞務派遣人員的考勤和工資發放比照自有員工處理,社保和公積金繳納由勞務派遣公司繳納,則應支付勞務派遣員工相應費用,不論在個人所得稅還是企業所得稅中均認定爲工資薪金項目。

派遣人員已由勞務派遣公司繳納社保,企業可以不用爲這部分人員繳納。

『情況四:聘用實習生,簽訂實習協議 』

一般來說大學生實習並不足以形成勞動關係,實習是大學生學習知識和實踐教學的內容。

無論實習單位是由學校安排,還是學生自己聯繫,實習目的不是獲取報酬而在於獲得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高校大學生與實習單位之司並未成立事實勞動關係,所以單位是不需要爲其繳納社保。

『情況五:個體戶外包企業業務』

將生產線上的員工,以組爲單位成立個體工商戶,員工工資便成爲了個體工商戶的利潤,而個體工商戶是有一定限額的免稅政策,同時個體工商戶還可以給公司開具發票,降低成本。

來源:湖北之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