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觀點 | 疫情“黑天鵝”來時,更別忽視“灰犀牛”風險

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成爲了引發全球經濟金融波動的“黑天鵝”事件。在疫情衝擊下,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劇增,各項指標下行嚴重。從目前來看,疫情對於一季度的經濟增長可能會產生較大的影響,由於疫情期間消費、投資、出口、就業等一系列指標都受到了很大影響,一季度的經濟可能會出現大滑坡。

但是,面對疫情,在中央及各級政府的領導下,全國上下衆志成城,採取了有效的防治措施。截至2020年3月16日,湖北內外新增確診均已連續保持低位運行,意味着我們在這場疫情防治戰中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隨着國家對疫情的聯防聯控機制的有效部署、復工復產的有序運行、一系列短期救助措施的出臺,以及天氣轉暖、新冠病毒藥物的研發和臨牀實驗推進等利好因素,預期疫情對經濟的衝擊更多地體現出短期效應,預期2020年中國經濟將呈現出“低開高走”的態勢,隨後的幾個季度的增長會出現較大反彈。

原文 :《短長結合,助力中國經濟增長》

作者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教授 劉瑞明

“黑天鵝”下的六大判斷

結合大量數據和事實梳理,我們得出了六個重要判斷和建議。

判斷一:

受疫情“黑天鵝”衝擊,經濟下行壓力劇增,各項指標短期下行嚴重。3月份將出現反彈,但受1、2月份的負向影響,一季度經濟增速總體不容樂觀。

判斷二:

總體而言,疫情的國內衝擊是短期的,經濟總量將隨着有序復工和短期救助政策的實施逐步恢復,全年經濟將呈現出“低開高走”的態勢,年初負向效應將逐漸“平滑”。但疫情在全球蔓延,國外經濟金融波動可能會對國內經濟形成傳導和倒灌效應。

判斷三:

受疫情“黑天鵝”影響,經濟“多重分化”的特徵將進一步加劇。

判斷四:

“多重分化”態勢並非僅僅源於疫情,中國正處在急劇轉型時期,經濟本身就處於分化之中,疫情“黑天鵝”加劇了中國經濟的“多重分化”,但不是分化的源頭。

判斷五:

從政策制定的角度來看,千萬不能“頭疼醫頭,腳疼醫腳”,不能因爲疫情的“外傷”而忘了某些領域改革滯後的“內傷”,甚至因爲處理不當加劇“內傷”。政策實施要“短長結合,互爲搭配”。

判斷六:

疫情衝擊帶來的是“毀滅性破壞”還是“創造性破壞”取決於應對沖擊的手段,在短期內爲了避免疫情衝擊導致企業破產倒閉,可以採取“底線救助”思維來減輕疫情“黑天鵝”對於企業的衝擊。但絕不應該過度反應,如果繼續延續“四萬億”刺激計劃的思路,進行大規模刺激,將加劇中國深層次經濟問題。

更需要關注“灰犀牛”的風險

新冠肺炎疫情成爲中國經濟的“黑天鵝”,使我國國民經濟遭受重大損失。然而,我們必須要看到的是,2020年一季度的增速下滑,不僅是因爲疫情“黑天鵝”的短期衝擊,還體現了 中國經濟內長期性、深層次結構性問題的長期隱憂,“灰犀牛”的風險仍在不斷累積。

自2009年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呈現新常態特徵。2019年受到中美貿易摩擦等突發性事件影響,新老矛盾交織,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截至2019年第四季度,GDP同比增速跌至6%。

可見,即便疫情“黑天鵝”沒有發生,我國經濟下行壓力依然存在。近年來,一系列長期累積的深層次改革問題未能有效破解,結構性問題依然突出。可以說,疫情“黑天鵝”是短期的,“灰犀牛”纔是長期的,如果不能及時有效地破解“灰犀牛”,經濟分化與下行壓力將進一步加劇。

這些 深層次的改革問題集中表現在: 第一,部分民生領域存在壟斷,抑制產能供給,制約社會治理能力提升; 第二,土地供給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扭曲土地價格; 第三,銀行主導的金融體系資源配置能力有待提升,資金“脫實向虛”; 第四,部分民營經濟“預期不穩”“信心不足”,宏觀經濟後勁有待提升; 第五,行業壁壘問題依然存在; 第六,財政支出剛性固化,財政收入來源弱化,局部債務風險值得警惕。我們必須要看到,隨着疫情的逐步控制,“黑天鵝”的影響逐漸散去,但是“灰犀牛”的風險依然存在。

我國近年來持續的經濟下行壓力來源之一是 改革的不徹底和市場化不足。例如,本次疫情將我國醫療體制改革中的一些問題暴露出來。如果能夠對這些領域大力破除窠臼,重新佈局改革,那麼,新的經濟成長機會將被重新釋放。

我們認爲,應該從 短期和 長期兩個方面入手。 短期針對疫情“黑天鵝”,應採取“底線救助”思維,運用各種政策手段,助力受災地區、行業、企業脫離困局,積極組織各地有序復工,恢復正常的生產秩序。 長期應針對中國經濟中的“灰犀牛”,加大各項改革力度,破除現有的制度性壁壘和阻礙,逐步解決深層次結構性矛盾,釋放新一輪改革紅利。

文章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700期第2版,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