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宮劇中,出現頻率最高的除了皇帝和嬪妃們外,就屬那些通過選秀入宮的秀女們了。在電視劇中,她們通常是圖上這樣的,個個花枝招展,面容姣好,令人眼花繚亂。但實際上,這些秀女們遠不如電視中演的的那樣動人。

清代選秀女的詳細情形,史書有這樣的記載:各旗每年將本旗內14—16歲(或13—17歲)的女子造冊上報。行選時,各旗的參領、領催負責將候選的女子送上專車、運往皇宮,集中在宮城北門——神武門。到達神武門後,候選的秀女們在內監的引領下,進入神武門,穿過門洞,在順貞門外等候挑選

這些女孩大多還不諳世事,命運卻已不受自己掌控,實在可伶。

這些秀女還分:“八旗秀女”和“包衣三旗秀女”。包衣秀女地位較八旗秀女低,在後妃宮中幹各項雜役,稍有不慎就被懲罰。圖上就是一個包衣秀女,即普通的宮女

入選秀女則送進後宮,供皇帝、太后、皇后挑選,有的成爲皇帝的妃嬪,有的則指配親王、郡王、皇子、皇孫,其他的則值役宮廷。圖上是一個剛入選不久,值役宮廷的小宮女。

長期的選秀,讓宮中秀女們的年齡相差懸殊。有些秀女們年齡很大了,還在宮中值役。

這張罕見的照片,就記錄了當時秀女等待挑選的狀態。圖上的就是列隊待選的正黃旗秀女,她們看起來都很小,甚至還不滿13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