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斯塔夫·勒庞 Gustave Le Bon 1841.05.07-1931.12.13,法国社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群体心理学的创始人,有“群体社会的马基雅维里”之称。他出生于法国诺晋特-勒-卢特鲁(Nogent-le-Rotrou),逝于法国马恩-拉-科盖特(Marnes-la-Coquette)

首先关于群体的情感和道德观有如下几点:

1.群体的冲动性、易变性以及易怒性。群体往往很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触动,同时这一点也反映了群体容易引发露动的特点。这种骚动性产生的推动力非常专横,并且往往会以牺牲个人利益为代价。因此,群体往往最缺乏的就是预先设想的能力,这种现象被称作种族的影响力。

2.群体具有轻信的倾向并且容易受到暗示的影响。处于群体中的个体都会有服从集体命令的特征,对于那些能够激发思者的暗示现象,群体都有把它们当作现实的倾向。为什么这些现象对于所有处于群体中的个体都是一样的呢?因为在同一个群体里,饱读诗书者与愚昧无知者的地位是同等的,他们受同一种信仰的支配,即便这个群体里面存在多种信仰以及这些信仰都是错误的。此外,让群体作为信仰的见证者本来就是行不通的。纵观事实,众多目击者一致达成的观点都被视为最赞赏的证据之一。因此,这种观点在历史作品中所起的作用都是不值一提的。

3.群体情感的夺张性以及率直性。群体往往无法容忍质量和未知这两样事物,并常常会有情感极端的倾向,这导致了做们客易放纵情感。

4.群体的狭隘性、专制性以及保守性。引发群体这些情感的原因是,他们在面对一个强有力的权威时,往往会表现出一副奴颜媚骨的嘴脸。即使群体当中会突然爆发揭竿而起的黄金行为,那也无法根除他们性格当中的保守乘性,而保守住往是温制群体进行变革和改良的绊脚石。

5.群体的品行。群体在不同暗示力量的作用下所导现出来的品行是两种极端的表现,要公比形成它的个体要低,要从此它高。如果要举例来解释这种现象,那就是群体拥有教化的钱力,这是一种特立独往的能力,因此它不会轻易受到孤立个体自身的独立动机的影响。

乌合之众|群体的冲动性,易变性以及易怒性

其表现出来的冲动性、易怒性、无理行为、判断不力、片面看待问题的能力和情绪表现夸张等,这此往往都可以从低级的进化体身上察觉到,例如女人、奴隶以及儿童,不过我只是顺便提一下这个而已,有关这种现象的范例讨论并不在这个报告的研究范围内。

此外,人类能够洞穿原始人心理并不是一件非常了不得的事,而且这个事实也不会让对那些不懂原始人心理的人信服。

接下来我要阐述的不同特征都是在观察群体行为过程中获得的。

乌合之众|群体的冲动性,易变性以及易怒性

群体的冲动性、易变性以及易怒性,无意识动机行为是引导群体行为的专有属性。换句话说,群体的表现很多时候都是无意识行为,他们在没有进行思考的情况下就产生了此种类动。就这种层面而言,群体行为跟原始人的表现很相似。如果考虑群体的执行能力,那么他们的表现也许无可挑剔,但是这种行为是在没有经过思考的情况下进行的。而这种行为往往会受到外在因素的触动,外在因素的转变会使得群体中的个体行为表现有所不同,换句话说,外在因素是群体行为的一种促成要素。群体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这反映了群体容易引发骚动的特点。这个特点使得群体行为当中带有奴隶的冲动性。

乌合之众|群体的冲动性,易变性以及易怒性

限处于群体中的个体一样,孤立的个体也会有遭受同样的外在因素触动的机会。但是后者往往会进行有意识的思考,正是这个思考过程动摇了其屈服外在因素的念头,于是他选择不随波逐流,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这个事实说明,人类对事物的反应能力受其思考能力控制。而这个能力在孤立的个体身上可以找到、群体却缺乏这种能力。

由于存在不同的外在因素,影响群体行为的推动力也分为多种,博如乐善好施、暴虐无道、英勇无畏、胆小如鼠等情感倾向,但是这些情绪推动力通常都很横行霸道,它们的出现往往要牺牲个人利益,甚至是自我防卫能力,因此它们是情绪方面的常胜将军。虽然影响群体行为的外在因素常常在发生变化,但群体往往都是一副服从的姿态,因此群体时刻处于易变状态当中。群体的这种易变性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个群体的行为刚刚还被认为是极为嗜血残忍的,然而只需一眨眼的工夫,他们的所作所为就转变为乐善好施以及英勇无畏的极致之举。

乌合之众|群体的冲动性,易变性以及易怒性

比起当烈士,一个群体更容易陷入当剑子手的境地。一种信仰的成功建立,总是离不开群体抛头颅酒热血之举。我们无须重返那些英雄辈出的年代,去探究群体是否还会为信仰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群体从来就不会在暴动中血拼,直到那位广受爱戴的将军出现,因为只要他一声令下,马上就会有成千十万的土兵随时准备为他出战。

进行预先设想的这种举动根本就不可能在群体蜂拥而聚时产生。也许性格差异非常大的群众接二连三前来会让整个群体的气氛异常活跃,但是他们进行活动时还是会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此时,他们就像暴风雨中的树叶一般,先被卷起打转盘旋着,而后被狂乱吹散到各处,最后才飘然而下。

乌合之众|群体的冲动性,易变性以及易怒性

群体行为的易变性往往会给管理者带来很多难题,尤其当一项公共权力的实施要交给这个群体进行管治的时候。如果日常供需品的分配没有进行无形的调整,那么民主长存的可能性就大大减少。虽然在群体的要求下多次改革民主,但是民主的波及范围仍然有限。总之,群体还是暂时无法进行有意识的思考和行动。

除了冲动性和易变性:群体行为还具备其他特征。跟一个还没开化的野蛮人一样,在欲望出现到实现欲望的过程中,群体还没有做好随遇而安的准备。由于一些不可阻挡的诱惑力本身就极为强大,因此群体对它们所产生的阻碍性总是百思不得其解。处在群体中的个体通常会坚信一切皆有可能。而孤立的个体则清楚地意识到,靠自己单枪匹马是无法让一座宫殿或一家商场付之一炬的。即使他会滋生这样的想法,但是现实很快会让他打消这种念头。而处于群体中的个体则会意识到人心齐东山移――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此外,这种众志成城的力量会让其产生奸淫携掠的念头,而这种念头又不断出现在他的潜意识中,这样一来,这个人很快就陷入这种诱惑的沼泽当中而无法自拔。那些不在意料之中的干扰也会为发狂式的让路。作为一个有机体,人类是否会让狂怒式的激情永葆青春呢?群体在实现自身愿望的过程中踌躇不前的这种常态就是一种狂怒式的激情!

叔本华|你可能根本没认清自己

叔本华|一贫如洗,也可以是你的优势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