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日上午,國際美術教育大會主題演講在開幕式後舉行。

國際美術教育大會主題演講由大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範迪安主持。

列賓美術學院院長西蒙·伊里奇·米哈伊羅夫斯基、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哈佛大學設計研究院建築與城市規劃實踐專業教授雷姆·庫哈斯、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副院長納仁·巴菲爾、哈佛大學設計研究院院長莫森·穆斯塔法維、芝加哥藝術學院藝術史系教授詹姆斯·艾爾金斯分別從各自專業領域出發暢談了對美術教育的思考。

西蒙·伊里奇·米哈伊羅夫斯基

列賓美術學院院長

列賓美術學院院長西蒙·伊里奇·米哈伊洛夫斯基教授(Semyon Llyich Mikhailovsky)在主題演講中提出,俄羅斯藝術和中國藝術有着悠久的交流歷史,藝術教育在中國與俄羅斯伴隨着社會變革也形成各自的發展邏輯。談到中央美術學院的發展歷程,西蒙認爲,學校在建立之初主要發展思路是依託法國繪畫學派,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其重心則轉移到了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上,而這種現實主義也以其共產主義樂觀向上的精神補充了俄國的繪畫傳統。西蒙談到,列賓美術學院與中央美術學院以及中國其他美術學院都有着親密的淵源,從1950年代開始,列賓美術學院爲中國培養了一大批藝術家和學者,中國美術在數十年間受到俄國傳統的薰陶,蘇聯藝術家們向中國畫家們傳授的是融合了俄國巡迴畫派理念的歐洲繪畫傳統。

西蒙高度評價中央美術學院在當今所取得的成就,肯定學校在給予創作自由和支持高水平專業技能方面所做出的貢獻,“你們確實面向未來取得了真正的突破,保留了學校的獨特性,並且能時刻捕捉全世界藝術的各種動向;你們具備一種與生俱來的包容性,能夠去描繪所有的事物和所有的人,同時你們知道如何保持一種非常微妙的距離去觀察這個世界。”

演講最後,西蒙指出無論是擁有兩百六十年曆史的列賓美院,還是一百年曆史的中央美院,文化工作者的職責都是搭建橋樑,這能夠使我們更加註重如何根據自己國家發展的特徵,同時根據人類社會發展的共同特徵來思考藝術教育的落腳點。

許  江

中國美術學院院長

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教授向與會嘉賓介紹了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進入新世紀後,中國美術學院學科發展的歷程,讓大家瞭解了這座有古老和悠久傳統的美術學院如何迎向新時代的機遇和挑戰,在全球藝術教育背景下,積極建構中國藝術教育自主體系。

他表示,中國藝術院校面對全球領域與本土根性、傳統藝術與新技術文化、人文關懷與時尚潮流砥礪撞擊的洶湧大潮,領受20世紀中國藝術教育的文脈資源,紮根中國大地樹立自主發展的思想,共同構築大美術學科發展的新格局。由此,他談及在全球化背景下,構築源自中國文化傳統的自主體系所包含的時代特徵:一是校園與育人的境域建構與哲匠理念。在校園建設的背後,是人文山水的望境思想,是校園建設與心靈塑造同構的大學理念。二是國際與本土的雙輪驅動與互動機制,本土與國際相生相長,促生着學院學術的互動性機制,保證了學院學術的品質與高度。三是藝理兼通藝科融合的語言研究與東方現在學建構。科學技術與藝術融合在中國藝術教育自主體系中不僅是一種精神性的倡導,而且是最生動、最具創造力的專業設置,構成了整體教學的最前線。

回望40年發展歷程,從燎原野火到葵原大地,從40年前的百人學校到今天的萬人大學,從往昔的國油版雕,到今天的50多個學科專業及其鏈狀互動的研究結構,這是中國藝術教育自主體系的歷史建構過程。他強調,中國藝術教育應堅持以中國文化爲核心的東方藝術根源思想時代沃土中重新生髮的主體精神爲基礎,創造東方新體系。

雷姆·庫哈斯

哈佛大學設計研究院建築與城市規劃實踐專業教授

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首先闡述了作爲一名教師對於當下教育體系發展的思考,他認爲當下的教育體系正面臨着許多問題,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是所有美術學院在新形勢下如何進行發展。結合自身的教育實踐,庫哈斯談到,師生之間互相合作,促進教與學的平衡是教育實踐新的發展方向之一,而藝術教育正日趨學術化,而不是情感化,這也是我們所努力的方向。

作爲一名建築師,庫哈斯認爲,在當今語境下要去思考社會的不同層面,去思考建築自身及其與政治、經濟、文化、社會、歷史的相關性。他講述了歷史語境的變遷下藝術與政治、經濟的關係所發生的根本改變,以及從上世紀50年代、90年代到當今全球思維框架下的城市發展,並提出希望城市不是單一的,而是能構建一個協調一致的、自身相對自由的城市機體。

最後,庫哈斯指出,任何一個藝術學院在21世紀都應該去擁抱這樣一種全面的學習和發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有足夠的知識和智慧,指導學生在學習生涯的開始就能很好的發展並進行藝術的創造。他向大家展示了最新的研究計劃,也是一種新建築觀,即“超級包豪斯”,是一個連同政治、經濟、文化、地域多種因素而形成的一個新的建築體。

納仁·巴菲爾

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副院長

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副院長納仁·巴菲爾(Naren Barfield)教授在主題演講中以英國藝術設計教育的發展歷史爲例,談及他對藝術設計教育與科技關係的理解,以及藝術教育人才培養的目標。

他表示,英國的藝術教育與工業革命緊密相關,它是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中應運而生的。現在我們正在經歷第四次工業革命,這是以人工智能,清潔能源,機器人技術,量子信息技術,虛擬現實以及生物技術爲主的全新技術革命。這些技術並不會完全代替藝術,正如照相技術不會讓油畫消失一樣,它只會給我們的藝術設計教育帶來新的視野和手段,科技幫助我們提升想象力轉化的可能性,而我們藝術設計教育的結果反過來也能夠推進科學技術的發展,二者相輔相成,共同解決我們所面臨的問題和挑戰。由此,他認爲,未來的藝術設計教育不應是單一、割裂的藝術設計教育,而應與汲取其他學科的優長,將其化爲己用。未來藝術教育人才培養的目標也應是擁有不同專業、文化背景,同時兼具創造力、好奇心和擁有合作精神的人,想象力轉化爲生產力,生產力的提高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他隨後從“全球公民身份”的概念談及藝術教育的使命,他認爲在全球化的實際進程中,人類面臨着一些共同挑戰,爲了應對這些挑戰,需要國家、團體和個人突破國籍的界限,合作共榮,我們的藝術教育就應該培養有責任心的全球公民。

他最後談到,我們應積極利用最新的科學技術,促進不同文化教育的交流、碰撞,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全球公民意識,以創新精神解決全球化問題,共同促進人類的發展。

莫森·穆斯塔法維

哈佛大學設計研究院院長

來自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的莫森·穆斯塔法維教授(Mohsen Mostafavi)在建築教育領域有着豐富的理論成果與教學經驗。他引用畢加索的觀點表示,“藝術將生活的塵埃從靈魂中洗滌而去。”在每天的現實層面之上,還有大家需要追求的更高層次的東西——如共同探討藝術在社會變革中所發揮的作用,爲所有人創造更加富有意義的美好生活。結合哈佛大學所開展的博士項目、本科生項目以及藝術設計和公共藝術實踐,他介紹說,一是“院系專業”,在學院的框架內讓學科跨越邊際,調整藝術教育結構,通過開展多種項目,開展新時代藝術教育。如將繪畫、舞蹈和音樂結合在一起,讓藝術與設計結合,讓藝術參與環境發展、能源問題、社會轉型等問題,推進學科多元化發展和緊密接觸。二是“校際”,比如在倫敦,現在就已經將各個大學的藝術部門聯繫在一起,從很小的單位建立成一個大學。在大學中嘗試將科學理念融入到藝術學院的教學中,同時把藝術教育帶入到研究型大學中。穆斯塔法維表示,創造力即是聯想力,只有更好地瞭解到人類想像力,纔可以製造出更好的產品。開展藝術教育和藝術創造,不僅是高校藝術教育的問題,也是整個社會的問題。

詹姆斯·艾爾金斯

芝加哥藝術學院藝術史系教授

美國芝加哥藝術學院藝術史系教授詹姆斯·艾爾金斯(James Elkins)以“藝術教育未來的機遇”爲主題,批判性地分析了當前全球藝術教育中存在的“學位”和“概念”等問題。在他看來,我們現在已經處於多重當代性的超現代主義時期,藝術正朝着社會化、政治化、文化化、科技化等多個方向發展,但是藝術教育的語言和課程仍是上世紀的。各國學生在入學初所接受的新古典藝術、浪漫主義、現代主義包豪斯和後現代主義四種主要教學模型是拼合、不兼容甚至是衝突的。教師和管理評價藝術學生的標準和理念越來越多,比如“創造力”“反思”這樣的概念,但是我們對其表達的本質還沒有很好的理解。對於已經有的藝術類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我們還缺乏一種關鍵性的文獻作爲根本性定義。艾爾金斯提出,思考藝術教育的本質,一是重新考慮學生的第一年學習計劃,使它代表21世紀,促進學生反思,讓學生參與自己的教育。要教給學生美術史和美術教育史,讓他們明白自己習作的起源和意義。二是在學生評價和學位概念中,在研究“創造性”等定義時確保其準確性,明確藝術碩士和文學碩士在定義規則、表述風格上的區別。三是重新思考博士學位,開發不以“研究”和“知識”爲基礎的博士課程,闡明關於“好的藝術”及其評價標準二者之間關係的明確理論。

宣傳部/整理

主編 | 吳瓊

編輯 | 何逸凡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