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从北京返乡创业的张梦兵热心公益事业。麻城特大水灾时,他给抢险救灾的某部官兵送去猪肉和大饼包子;还与弘扬文化传媒,义工联,嘉良乐农庄一道,给白果贫困学生和贫困老人捐资捐物1.5万元;连续两年邀请木子店店基坪老人过重阳节。他的爱心善举赢得社会好评。

2018年1月5日,温度计定格在-2℃,寒潮袭击麻城市。即便大雪纷飞、狂风呼啸,奋战在一线的环卫工人,仍旧冒着严寒,坚守岗位,为城市的整洁辛勤劳作。上午10点,暖心老板张梦兵将一百双爱心手套送至市环卫处,给辛勤劳动的环卫工人送来了一份温暖。

张梦兵说:“寒冷的冬天,环卫工人很辛苦,恰逢这几天又是雨雪天气,看到有环卫工冬天光着手擦垃圾桶,就想着至少让他们冬天干活的时候不冻手。”其实,这并不是张梦兵第一次为环卫工人献爱心了,去年重阳节,他宴请环卫工人中的65岁以上的老人们吃吊锅喝老米酒。

不忘初心 情系故土

张梦兵生于1967年。那是一个物资匮乏,为温饱而发愁的年代。张家也不例外,家里人多粮少,能吃一顿饱饭就是最大的幸福,儿时的张梦兵就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全家人、全村人每天都能吃饱饭.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17岁那年,张梦兵来到首都北京从事建筑防水行业,他从学徒工干起,20多年年,他从一个山里娃干成了老板,过上了相对优越的生活。在木子店店基坪家乡人眼里,张梦兵已是创业的成功人士,防水行业里的专家。唯独张梦兵的心情很沉重,在京城呆久了,感觉城市里的猪肉没有肉味,鸡肉没有鸡味。只有每次回到老家吃到家里人自己种植的水稻,养殖的鸡鸭才感觉到这才是生活的本来味道。这可能就是思乡的情结吧。

现在人不缺吃喝,缺的是高品质的原生态美味,只有从源头上保证食材的品质,才能吃到真正的健康美味。如果在家乡建一座农产品生产基地,再建立一个农业合作社,整合乡亲们的农产品,通过体验店的方式推广原生态食品,最后建立一个强大的销售体系,这样一来,可以带动几百上千的农户致富,多好的事啊。

张梦兵定了,他就要这么干。

精准扶贫 造福一方

2015年的春天,张梦兵放弃了北京的多年的人脉资源和事业,毅然回到了老家创办思原农庄。从租地到建山庄,从办证到与合作农户洽谈,样样都要考虑周全,张梦兵说这叫“饮水思源”。2016年张梦兵流转耕地50亩,山林150亩,每年为村集体创造了3万多元的收入,每年带动村民打零工共支付劳务费10多万元,每年通过收购农户自产的土特产为乡亲创造了30多万元的销售收入。截止2018年张梦兵带动创收的农户达到了171户。

乡亲们慢慢富有了,当会计把报表递到张梦兵面前的时候,他还没看就说,亏了多少?会计不解地问,你知道啊!张梦兵说,莫着急,做农业是一个长线投资,目的是造福一方,更多的是找回童年的记忆,该是回馈家乡,为家乡做点实事的时候了。我原本就是一个农民,农民不能忘本啊。万千资产一日不过三餐,多大的房屋睡觉只要一尺三,我的想法就是要带动贫困户把我的200亩山庄搞好,把400头土猪养好,把2万只鸡养好,带领乡亲们一起共同脱贫致富,到那时我就心满意足了!

朴实的话语证印了张梦兵的思源情。有位名人说:钱聚人散,钱散人聚,这句话用在张梦兵的身上再恰当不过了,2016年当选麻城市第9届政协委员,麻城市工商联第六届执行委员。2017年被授予“爱心企业”。面对众多荣誉,众多称谓,他最喜欢的还是人家叫他老农民,因为他觉得农民才是自己的源头,才是自己最荣耀的身份。更多的是一种社会责任。

成功路上 思原有你

随着互联网的营销思维深入人心,张梦兵也想到了发展的方向,即充分发挥田园综合体的模式:“生态农庄+合作社+体验店+品牌销售”。

目前思原在麻城、武汉等地设立了品尝店。各品尝店都是严格保证食材的原生态品质。各品尝店的食材都来自于合作社的原生态种植养殖的产品。受到了广大顾客和美食行家的一致好评。思原的特色吊锅先后被麻城电视台、湖北电视台等众多媒体报道。在武汉举办的农博会上思原的楚养原品牌腊肉等产品成为畅销的产品,也得到了专家评委的高度赞誉。 张梦兵通过工商联的大平台和自身的不断努力,合作社先后与北京、武汉、山东等地签订了产品销售合同,对合作社的原生态产品进行订单式销售。保证了产品的销售渠道,保障了农民的收入,有效的提高了当地合作农户的收入。为当地的农民的脱贫致富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张梦兵算了一笔账,是原生态农庄产业链就像一台脱贫的机器,每年都能帮助几百户村民通过自己的劳动脱贫,再过三五年,一千多户的村民就都能致富了。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思源山庄,有山有水,有蝉鸣鸟唱,阡陌鸡犬相闻,是修身养性旅游的好去处。让我们一起去闻闻泥土气息,听听那些关于记忆里的故事,尝尝思原山庄的原生态美餐的味道吧。

内容来自:品读麻城官微。部分内容来源于麻城工商联和网络。

编辑:高汉平 冯梅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