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她在藝術節起步,也在這裏不斷成長。20年間,她不斷地從傳統文化中汲取靈感,書寫中國故事。這些年裏,她用自己的藝術作品感恩藝術節,“反哺”大衆。她就是田沁鑫。

  “很感謝上海國際藝術節這樣一個平臺,因爲我第一次來的時候,作爲一個沒有名的小導演,我很自信於我的戲劇會得到大家的喜歡,但是裝臺時間很緊張,所幸演出之後得到了大家的認可。上海國際藝術節給年輕導演提供了一個平臺,讓我的戲劇在上海,得到上海觀衆的認可,以至於讓我和上海這個城市就結下了不解之緣。”——田沁鑫

  1999年,田沁鑫帶着話劇《生死場》來到了第一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得到了上海觀衆的認可。從此,她便與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結下了不解之緣,不斷受到藝術節的委約,創作了《青蛇》、《狂飆》、《北京法源寺》等優秀作品,並獲得了“第十七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特別貢獻獎”。

  20年間,藝術節不斷播撒着藝術的種子,收穫了許多藝術的故事。

  就讓我們來聽聽田沁鑫和藝術節的故事吧!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