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衆研究中心

公衆號ID:cuc-arc

關注

編者按

10月30日,愛奇藝數據研究院院長葛承志做客2018秋季“跨媒體傳播與效果評估前沿”系列課程。葛先生從互聯網視頻的變革、商業模式和技術產品創新等角度梳理了互聯網視頻的整體發展進程。此外,葛先生還從新舊對比的角度闡述了愛奇藝取消前臺播放量,改用“熱度值”來評定視頻內容價值的原因。現將演講內容摘要整理如下,以饗讀者。

01

在線視頻變革

使用場景(User experience)方面,互聯網視頻產生於PC時代,2010年起迅速轉向智能手機轉移,2016年起開始往智能電視去發展。

內容策略(Content Strategy)方面,互聯網視頻經歷了從UGC到購買版權和自制內容。UGC的代表是YouTube,版權購買的代表是hulu,Netflix從《紙牌屋》開始推出自制內容。

播放優先權(Priority of Broadcasting)方面,互聯網視頻早期都是購買版權,晚於電視臺播出,隨着市場行情的變化,話語權逐漸開始發生逆轉,出現“先網後臺”、“互聯網獨播”。

貨幣化(Monetization)方面,到目前爲止,愛奇藝的兩個支柱業務是廣告和會員發展,愛奇藝的會員訂閱方面的增長主要來自電影、劇集。展望未來的話,愛奇藝的收入還能來自授權業務,授權線下企業生產周邊商品。

採購模式(Producing mode)方面,第一個是愛奇藝參與節目具體投資,例如《延禧攻略》;第二個是定製劇,愛奇藝掌握着IP,製作公司去製作;第三個是自由工作室,愛奇藝爲自制綜藝提供團隊、場地支持。

02

商業模式:打造多樣化的貨幣化IP合作模式

愛奇藝的金字塔——視頻內容包含UGC、PGC、PPC。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是用戶上傳內容,這部分完全憑藉用戶興趣愛好,不能變現;PGC(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在商業模式上叫分賬本,以網絡大電影爲例,愛奇藝在貓眼專業版排行榜中公佈了網絡大電影的分賬本,視頻內容上傳之後,用戶每觀看六分鐘,愛奇藝就會向製作方分賬,通過這種方式徹底消滅了網絡大電影領域的數據造假;PPC(Professionally-produced Content)是指愛奇藝投資或全資製作的內容。

在金字塔兩邊的業務與核心業務是相關的,比如網絡文學、網絡漫畫,通過培養自己的IP做到不受制於人。再比如網絡遊戲、輕小說,輕小說這個詞發源於日本,可以理解爲是圖片和文字混編內容。除此之外,愛奇藝還擁有票務、網上商城、奇秀直播等業務。

愛奇藝的IP開發鏈,就是將小說、漫畫、輕小說改編成電影、劇集、動漫和綜藝,之後再進行授權服務、授權商品、授權遊戲。

在網劇方面,愛奇藝採取了天鵝、海豚、北極星、幼虎、蒼穹、雲騰六大人才計劃,從扶持、製作、採購、分賬內容方面推動網劇生態圈建設。

03

技術產品創新:AI賦能娛樂

智能創作,包含選角、流量預測等。智能選角方面,愛奇藝在嘗試用大數據幫助分析演員,例如通過大數據分析的方式來看演員氣質、調性,跟劇中人物是否契合。流量預測方面,愛奇藝通過以往的數據積累,把內容拆分爲300多個指標,然後將要採購的內容,拆成同樣的指標去進行比對,根據以往的流量來預測成績。

智能生產,具體是和智能剪輯相關。《中國有嘻哈》整場視頻切成短視頻的工作是由機器自動完成的,機器能自動分隔開評委的話。愛奇藝還嘗試用AI的方式幫視頻起標題,通過語音分析的方式重新組合。

智能標註,視頻關鍵幀裏面出現的場況、身份、情感,機器可以自動識別的,這個可以直接應用到商業廣告領域,產生實際效果。

智能播放裏值得講的是“綠鏡”,這是愛奇藝的一個數據分析工具,能夠分析每一秒的用戶的收看狀態,分析出爆點、笑點、槽點。“只看我”則是可以把電視劇裏面只有“他”出現的片段挑選出來生成專輯。

04

關於愛奇藝取消前臺播放量

1、熱度值告訴用戶“當下什麼內容最火”

播放量是二維指標,即觀看人數乘以每人觀看次數。用播放量去評價內容價值不太合適,因此愛奇藝創造出熱度值這個指標。時間維度,包含近期數據(30天用戶行爲數據)、實時數據(最近24小時用戶行爲數據)。

用戶行爲,包括觀看行爲、互動行爲、分享行爲三大類。觀看行爲涉及觀看的人數和次數;互動行爲是用戶觀看過程中產生的評論、點贊、彈幕;分享行爲涉及用戶觀看內容時產生的分享次數。權重分配方面,實時數據權重高於近期數據、正片權重高於片花權重、UV(Unique Vistor)指標高於VV(VisitView)指標。

2、升級播放量——播放指數定義內容商業價值

播放量是累計的,熱度值則是點狀值。愛奇藝的熱度值用顏色來表示不同區間的數值,用戶能夠直觀感受到哪部作品更火。但是,對於行業、製片方和廣告商來說不利。因此,愛奇藝升級了播放量,提出了播放指數的概念。

播放指數和播放量一樣,均是累計值。從上線開始,如果沒有發生嚴重的流量作弊的情況之下,這個數字是越來越高。播放指數相較於播放量的升級在於納入了UV、播放時長。

3、建立客觀、公平、可對比的播放量體系

第一,爲營銷客戶/版權方/內容合作伙伴開通專屬分析賬號,僅限查看自己內容的播放量;第二,利用技術手段、法律手段持續打擊刷量行爲;第三,與權威第三方監測機構探索開展長期內容級別全流量審計認證合作。

本期內容由“受衆研究中心”編輯整理,歡迎分享至朋友圈,其他媒體或公衆號轉載須獲得授權。

整理:殷欣

編輯:李宗奇

記錄/圖片:劉婉、高湘寧

監製:劉燕南

點擊“閱讀原文”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